儿童的年龄分期及发育特点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量变,又有质变,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发育阶段。根据儿童的平均发育水平,人为地将生长发育过程划分若干个年龄期,便于针对不同年龄期的身心特点,在教养、生活、学习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并进行保健指导。但是也要明白,各年龄期相互是连续的,并无固定、明显的界限。
(一)胎儿期
胎儿期是指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分娩的这个时间段。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1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怀胎十月”。
胎儿期特点是: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对胎儿健康影响较大,尤其是胎内前3个月胚胎期,是胎儿各系统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之后胎儿的良好发育起关键性作用。
母体的身体状况、情绪、营养、卫生环境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这个阶段应注意孕期保健,如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多摄取富含营养的食品;防止各种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防止接触各种有毒物品和放射源等。以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预防各种先天性畸形,以达到优生的目的。
(二)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是指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到出生后28天。新生儿期特点是从胎内依赖母体生活转到胎外独立生活,全身各系统面临着巨大挑战。从胎内转到胎外生活,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巨变,要面临和母体内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的刺激。新生儿面临着“闯三关”,即营养关、温度关、感染关。如新生儿首先要自主呼吸、血液循环发生改变、自己吃奶、自己消化和排泄,还必须自己去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如易变温度、声光刺激等。因此,要注意新生儿的保健,加强护理,包括喂养、保暖及脐带、皮肤和黏膜的清洁,预防感染性疾病,帮助新生儿顺利度过这一重大转折期。最好进行母乳喂养,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三)婴儿期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29天到1岁,也称乳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例如,身长在第一年中增长了50%,体重增长了2.2倍。从一天把2/3的时间用在睡眠上,变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活泼可爱的小宝宝。此阶段婴儿所需营养以母乳为主,并逐渐添加辅食,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另外,由于生长迅速,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相对较大,但消化功能尚不完善,容易发生腹泻和营养不良。到出生后5~6个月,来自母体的免疫力逐渐消失,抵抗力较差,容易患传染病。此阶段要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检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生活护理,经常接触新鲜空气、晒晒太阳,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避免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增强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四)幼儿前期
幼儿前期是指1~3岁这个阶段。幼儿前期主要特点是身长、体重的增长减慢,乳牙全部出齐,动作发展迅速,语言思维能力增强,智能发育较快。此期膳食从母乳转换到普通饭菜。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外界危险事物识别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等事故;另外,由于此时的免疫力仍然较低,容易患传染性疾病,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强预防接种;同时防止中毒或创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五)幼儿期
幼儿期是指3~6岁,即幼儿园阶段。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有体格发育减慢,但四肢增长较快,神经系统发育也仍然较快,智能发育进一步增强,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运动的协调能力不断完善,能从事一些精细的手工操作,也能学习简单的图画和歌谣,这些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奠定了生理基础。保教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和教育,发挥幼儿的智力潜能,同时注意言教、身教,为幼儿树立榜样,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加强户外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和水,进行体格锻炼,供给充足的营养,进行安全教育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六)学龄期
学龄期,指的是从6~7岁入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结构发育基本完成。智能发育加速发展,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完善,感情逐渐稳定,自觉性开始发展。此阶段应注意培养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防治龋齿,保护视力。此期心理、情绪容易波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较大,所以还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七)青春发育期
青春发育期是指从13~20岁,从生长突增开始到生长完全停止,又称发育期。此期可塑性大,应注意引导和培养。
请分享从出生前一年到步入大学校园这段时间里,与你的生长发育有关的、令你感动的或难忘的事件,通过事件分享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