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进餐

任务二 进餐

请完成表2-5-2进餐环节实习任务单(二)。

表2-5-2 进餐环节实习任务单(二)

备注:请同学们课前预习本任务点的内容,并完成以上表格内任务。

“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是吃出来的。”由此可见,吃是何等重要。进餐为幼儿身体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物质前提。而现实中,幼儿园进餐环节活动的组织却有些不尽如人意:进餐无序、环境嘈杂;有的教师催促幼儿吃饭,使原本轻松、愉快的进餐活动变得紧张起来;有的教师强迫幼儿吃饭,使幼儿感到焦虑、不安,降低了食欲;还有的教师对偏食、挑食的幼儿缺少关注引导,忽视对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教师应将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观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因此,加强幼儿园进餐环节各个方面的组织和指导,对促进幼儿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在幼儿进餐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使幼儿喜欢在洁净、安全的环境中进餐,能维护进餐环境的安静、有序;二是使幼儿进餐时有愉快的进餐心境,有独立进餐的意识和能力;三是使幼儿喜欢吃多种食物,饭量适中,营养均衡;四是培养幼儿安静进餐、细嚼慢咽、餐后有序整理等良好的进餐行为和习惯。当然,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在进餐环节表现出的进餐状态、进餐需求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并适时加以帮助、指导,以实现进餐环节的温馨、有序,保证幼儿充足的营养,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比如:托、小班幼儿进餐活动受周围环境、情绪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小肌肉发展相对较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加强练习,更需要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中、大班幼儿的情绪相对稳定,他们的进餐技能明显提高,自主性发展到了关键期,更需要教师的肯定与要求。

根据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幼儿园应为幼儿每天安排三餐两点(早餐、午餐、晚餐以及早点和午点),两餐间隔时间一般为3~4个小时,提供的餐点应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幼儿园的进餐活动包括:进餐前心理准备、餐前盥洗;进餐中幼儿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养成;进餐后的整理、餐后盥洗等。幼儿的进餐质量与进餐前的准备、进餐中的指导、进餐后的整理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