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6月17日,佐藤荣作首相在参加完冲绳归还纪念仪式后宣布辞职。在任时间长达七年八个月,是1885年内阁制度实施以来最长的连续政权。由于未能解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报纸为中心的纸质媒体给予许多批评,结果在记者会上,其将文字记者全部赶出会场,孤零零一个人对着摄像机宣布辞职。
佐藤荣作宣布辞职后,没有指定后继者,在田中角荣和福田赳夫两个得力助手中,比起自己所属派系的田中来,佐藤更希望继承岸信介派系的福田接任,因而处处帮助福田并在两人之间进行协调。但田中很早已开始做其他派系的争取工作。当时自民党内部存在“三角大福中”五大派系,即三木武夫派、田中角荣派、大平正芳派、福田赳夫派、中曾根康弘派,其中继承了池田勇人派系的大平正芳与田中是盟友关系,三木从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立场出发希望田中获胜,中曾根派的年轻议员考虑到选举问题,也支持田中。
1972年7月5日,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除中曾根以外的其他派系首脑参加竞选。在第一轮投票的476张有效选票中,田中获得156张,福田获得150张,大平获得101张,三木获得69张。在第二轮决胜投票中,田中获得282张,福田获得190张。7日,第一届田中内阁成立,大平正芳担任外务大臣,中曾根担任通产大臣,三木担任副首相。
田中出身于日本海沿岸偏僻的农家,只有小学毕业的学历,但他既有“日本列岛改造论”的大胆构想,也有“决断和实行”的魄力和能力,被称为“推土机加电脑”。他当选首相时仅有54岁,为当时战后最年轻者,对厌倦佐藤长期政权的国民来说充满新鲜感和期待感。在8月底朝日新闻社所做的舆论调查表明,田中内阁的支持率为62%,为历届首相最初组织内阁时最高数字,其中支持的理由分别为:平民型19%、实行型13%、能做些什么11%、已经成立5%、期待政策4%、支持自民党3%、担心其他政党1%、谁做都一样1%、说不清楚4%、无回答3%等。 (1)
实际上,在田中角荣内阁之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机基本成熟。1971年8月,很早以前就积极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三木武夫曾与到日本参加松村谦三葬礼的中国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王国权会谈。同年9月,以藤山爱一郎为团长的推动中日恢复邦交议员联盟访华团到达北京,与中日友好协会发表共同声明,确认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废除非法且无效的“日台条约”、应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内的联合国所有机构中的合法权利等。 (2)
在地方自治体中,1971年6月,冈山县议会首先表决了恢复中日邦交的决议,到10月已有20个府县通过相同的决议,其他26个县也通过了恢复邦交的“意见书”,另外包括横滨、京都、名古屋、神户在内的市町村也通过了相同的决议。财界从通过中国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立场出发,也开始推动中日恢复邦交的活动,1971年4月,经济同友会木川田一郎发表“代表干事所见”文章,提出应努力推动中日两国交流的发展。 (3)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上海公报。同年4月,三木武夫访问中国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与此同时,社会党、民社党、公明党相继访华,了解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原则。因为中国在前一年10月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因而过去的四原则变为三原则。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前,田中角荣、大平正芳、三木武夫等三位候选人达成政策协议,即通过政府间谈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条约。7月7日,田中首相在第一次内阁会议后发表了“迅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激烈变化的世界形势下大力推进和平外交”的谈话,中国政府立即表示欢迎。
7月10日,中国上海舞剧团到日本访问。20日,藤山爱一郎举行欢迎舞剧团团长孙平化和中国驻日贸易代表处首席代表肖向前的宴会,大平外务大臣、三木副首相、自民党及在野党首脑、财界人士等参加。其后大平大臣数次与孙平化、肖向前会谈,相互传达了周恩来总理邀请田中首相访华、田中首相接受邀请的信息。8月12月,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在北京宣布:“周恩来总理为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欢迎并邀请田中首相访华。”
在此期间,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与田中首相、大平外务大臣进行数次会谈后,在7月25日到达北京,与中国政府领导人会谈。中国提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方针,即除回复邦交正常化三原则外,田中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发表关系正常化的共同声明、日美安保条约不会成为关系正常化的障碍、钓鱼岛所属问题也不会成为关系正常化的障碍、中日之间的战争状态结束并为将来友好而放弃赔偿请求权、中日之间签订新的和平友好条约等。
日本自民党内设置“中日邦交正常化协议会”,7月24日举行了249人参加的首次会议,8月9日的全体会议做出两点决议,即中日邦交正常化及田中首相访华。但岸信介等亲台湾议员强烈反对,其理由是不要“抛弃”台湾。外务省也比较消极,因为中国提出的“复交三原则”均涉及有关法律问题。外务省认为日本在《旧金山对日和约》中仅放弃了对台湾的领有权,“日台条约”也只能“自动消失” (4) 。
8月31日,田中首相、大平外务大臣前往夏威夷,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两天的会谈,最后发表了包括坚持日美安保条约、中日邦交正常化、解决日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共同声明。 (5) 9月初,古井喜实等人以谈判1972年度备忘录贸易为名访问中国,向中方提出日本的最终方案,并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9月25日,田中首相、大平外务大臣、二阶堂进官房长官、外务省亚洲局局长、外务省条约局局长及随员共49人到达北京,周恩来总理等在机场迎接。在当天举行的第一次首脑会谈中,双方就中日邦交正常化达成原则同意。在当天晚上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田中首相致辞时谈到近代日本对中国国民带来很大“麻烦”,受到中国方面的质疑,另外在第二天的外长会谈中,外务省条约局长主张中日之间的战争根据“日台条约”已经宣布结束,也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
经过四次首脑会谈、三次外长会谈,双方在台湾的归属和战争状态结束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在首脑会谈中达成全面协议。期间田中首相在27日晚上到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的住处,与毛泽东会谈一小时,并得到六卷本《楚辞集注》。
9月29日,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声明》。该文件由前言和九条正文组成。前言分三个方面:第一,“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具有长期传统的友好历史。两国人民殷切希望结束两国之间不正常的状态。战争状态的结束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这种国民愿望在两国关系历史上揭开新的一页”;第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通过战争给中国国民带来重大损失的责任,并进行深刻反省”;第三,“尽管中日两国之间社会制度不同,两国应当也有可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关系正常化,发展相互睦邻友好关系符合两国国民的利益,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正文由九条组成,即“日本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至今的不正常状态在联合声明发表之日终结”;“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日本国政府十分理解、尊重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坚持基于《波茨坦宣言》第八条的立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偿请求权;“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中日邦交正常化不针对第三国,两国不在亚太地区争取霸权;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关系为目的的谈判”;为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关系和扩大人员往来,同意进行以缔结贸易、航海、航空及渔业等协定为目的的谈判等。
《联合声明》没有涉及“日台条约”问题,大平外务大臣与二阶堂官房长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会见记者并发表《联合声明》,大平外务大臣在发言的最后指出:“日本政府的见解是,作为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结果,‘日华和平条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承认其结束”,宣布“日台条约”失效。 (6)
尽管中日邦交正常化是田中政权的最大业绩,因而在回国时社会、公明、民社三在野党党首均到机场迎接,但在物价和公害,特别是在地价上涨对策方面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所以在大选中自民党惨遭失败。同年12月10日举行大选,自民党从300席减到284席,议席占有率也从60%下降到57.8%;社会党从90席增加到118席,势力得到恢复;日本共产党从14席增加到40席,呈现跃进式的增加;公明党受“政教分离”的影响,从47席减少到29席;民社党也从32席减少到19席。 (7)
选举后组成第二届田中内阁,为实现党内一致体制,田中首相对福田派采取缓和对立的态度,任命福田赳夫担任行政管理厅长官、福田派的仓石忠雄担任党政务调查会长。在1973年1月27日的施政演说中,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物价问题,特别将土地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课题。实际上,田中首相和自民党最关心的是导入小选区制度。面对日本共产党议席的跃进,自民党内部的危机意识增加,因而改革选举制度的呼声高涨。自民党选举调查会主张在参议院全国区实施比例代表制的同时,在众议院实施小选区制度,并在4月决定了“国会议员选举制度改革基本方针”,自民党总务会也认可了该基本方针。四个在野党采取统一行动,阻止修改选举制度,并在5月11日开始实施拒绝国会审议的战术,另外发动社会运动增加声势,媒体对此也采取批判的态度。
虽然以前就主张小选区制度的福田赳夫支持田中首相的行动,但鉴于在野党的强烈反对,大平、三木、中曾根等派系首脑持慎重态度,纷纷劝告田中打消将小选区法案提交国会审议的念头。5月16日,内阁会议决定放弃提交国会审议。尽管如此,田中首相仍然提出了许多执政党与在野党严重对立的法案,例如《土地对策相关法案》《提高国铁运费相关法案》《健康保险法修正案》《防卫相关两法案等》,并试图强行表决。自民党单独表决两次延长国会会期的决议,但在长达280天(1992年12月22日到1973年9月27日)的国会会期中,国会审议活动中断就有160天。
在国会会期结束时,在朝野对立的法案中,通过了《提高国铁运费相关法案》《健康保险法修正案》。另外,自民党强行表决通过了将东京教育大学迁往筑波并改为筑波大学的《筑波大学法案》、在冲绳配备自卫队的《防卫厅设置法及自卫队法修正案》,但在田中首相特别注重的《日本列岛改造相关法案》中,除《自然公园法》和《自然环境保全法》以外几乎没有通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