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民族主义
冷战国际体制解体以后,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对立结束,日本国内政治体制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以自民党及社会党代表的保守、革新对立终结,“55年体制”崩溃,甚至两党组成联合政权。从社会思潮上看,要求发挥独自性国际作用的民族主义开始抬头,主要体现在修改宪法的动向以及围绕战争及其责任认识的争论上。
海外战争爆发以后,社会舆论形成的“国际贡献”逐渐改变了日本国民的宪法意识,即和平宪法造成的“一国和平主义”妨碍了日本在人员方面的“国际贡献”,不仅修改宪法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而且也推动了其意识的产生。1993年4月,《每日新闻》的舆论调查显示,赞成修改宪法者为44%,反对修改宪法者为25%;《读卖新闻》的舆论调查也显示,赞成修改宪法者为50.4%,反对修改宪法者为33%,是50年代以来第一次赞成者超过反对者。1986年中曾根康弘政权呼吁“战后政治总决算”时,反对修改宪法者为56.6%,赞成修改宪法者只有22.6%。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日本国民赞成非军事性国际贡献,即使支持派遣自卫队到海外,但只能进行不行使武力的国际贡献。《每日新闻》的舆论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赞成修改第九条者为25%,反对者为33%。 (55)
1993年6月,小泽一郎出版主张成为“普通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日本改造计划》,成为当年发行72.5万部的畅销书。1994年,《读卖新闻》发表《宪法修正草案》,内容包括废除第九条第二款、保持自卫“军队”、承认集体自卫权和参加联合国部队、多国部队以及国际联合军事行动等。1996年后的“日美安保再宣言”“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周边事态”等进一步推动了修改宪法的必要性。
1997年,除日本共产党和社民党的议员之外,269名众议员和105名参议院组成跨党派团体“宪法调查会设置推进议员联盟”(1999年改为“宪法调查推进议员联盟”),会长为中山太郎。在该议员联盟的推动下,2000年1月,国会众参两院分别设置了宪法调查会,规定五年后提出调查报告。同年11月,该议员联盟通过决议,设置以制定国民投票法为目标的“国民投票制度小委员会”。2001年11月,该委员会发表了《国民投票法案》和《国会法修正案》。 (56)
经济同友会的宪法问题调查会在2003年4月发表意见书,要求尽快制定推动修改宪法的国民投票法。2004年,经团联设置探讨包括修改宪法在内的国家形态为目的的“国家基本问题探讨委员会”,在2005年1月提出《思考我国基本问题》的报告书,明确指出“现在最应修改的部分是与现实脱离较大的第九条第二款,以及修改宪法程序的第九十六条”,并提出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明确规定维持自卫队等修改宪法等具体内容。与此同时,“日商”也发表修改宪法的意见,主张保持进行自卫的战争力量。
2004年1月13日,《读卖新闻》社论呼吁尽快制定《国民投票法》,以便为修改宪法创造条件。同年5月3日,《读卖新闻》发表第二次宪法草案,进一步推动了修改宪法社会舆论的高涨。根据该报进行的一系列舆论调查,2004年赞成修改宪法者达到战后历史的最高水平,为65%,反对者为22.7%。其后赞成者逐渐下降,反对者逐渐上升。 (57) 另一方面,《朝日新闻》在2004年春季进行的舆论调查也表明,认为“有必要修改宪法”的人为53%,认为“没有必要修改”的人为35%。在“修改的理由”中,认为“规定新权利和制度”的人为最高的26%,认为“自主性修改美国强加宪法”的人为14%,认为“第九条有问题”的人为7%等。 (58)
在2003年的大选中,自民党提出修改宪法的选举公约,计划在2005年自民党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宪法草案。执政伙伴公明党也以“加宪”的方式赞成修改宪法,最大在野党民主党提出“创宪”的主张。自民党在2004年11月发表《修改宪法草案大纲》,民主党的“宪法调查会”也发表了《宪法建议中间报告》。2005年自民党正式发表《新宪法草案》,在前文中删除“反省战争及和平生存权”的规定,明确规定自主防卫精神,“自己具有保卫所属国家及社会的责任”,以“公益及公共秩序”取代公共福利,第九条第一款保留,取消不拥有战争力量的第二款,规定保持自卫军,可以进行“为确保国际社会和平及安全的国际合作活动”,修改宪法动议的规定也从三分之二下降到过半数。 (59) 比起在军事大国化构想和新自由主义理念基础上全面修改的《修改宪法草案大纲》,《新宪法草案》主要集中在第九条的修改上,因为如果没有民主党、公明党的赞成难以修改宪法。
日本共产党和社民党反对修改宪法,并支持市民组织“九条之会”。该组织在2004年以文学家井上厦、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文学评论家加藤周一、市民运动家小田实等人为中心成立,认为修改宪法是建造从属美国的再次发动战争国家,因而呼吁国民捍卫宣誓非战的宪法第九条。日本各地各界自发组成类似机构,而且发展迅速,2006年达到5000多个,形成一种新的市民运动。
2005年4月,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提出最终报告。关于争论最大的第九条,一种意见认为应保留第一款的放弃战争,承认集体自卫权;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当限制行使集体自卫权,但两者均认为有必要修改第二款。对规定政教分离的第二十条,有意见认为“如果在社会性礼节或风俗、文化活动的范围之内”,可允许国家及国家机关的宗教活动。改宪派主张因为有规定“个人尊严与本质上的两性平等”的第二十四条,所以造成了家庭崩溃和道德衰退。
90年代中期以后,在日本出现有关战争历史认识的论争,参加者有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文艺评论家、教育学家、漫画家等。论争的“舞台”有《近现代史的授课改革》《民族主义与性别》《战败后论》《国民国家的范围》《“历史认识”的争论》等刊物。主要的焦点问题是从军慰安妇、历史教科书、国民国家论、历史主题、战争责任、战后责任等。 (60) 其背景是冷战结束以后,冷战时期未能深入探讨的战争责任问题、战争赔偿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日本国内保守的自民党下台,较为左翼的政党上台,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试图与战争受害国家及国民达成和解。例如1993年8月,非自民党联合政权首相细川护熙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那场战争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战争”,1995年社会党为中心的政权不仅在国会通过“不战决议”,而且村山富市首相在8月15日正式发表了对过去战争“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讲话。这引起一场较大的争论,以自民党为首的保守政治家、知识分子纷纷表示不同意见,甚至迫使细川首相将表述改为“侵略行为”。 (61)
1993年自民党组织“历史检讨委员会”,邀请各大学的保守派学者演讲,并在1995年汇集出版《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看作正义的战争而全面肯定。在具体内容上掩盖侵略事实,美化殖民统治,例如认为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和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维护日本的正当权益”、“七七卢沟桥事变由中国军队引起”、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满洲事件使满洲变得非常稳定,发展速度是中国的好几倍”等。
1995年9月,东京大学教授藤冈信胜等人组成“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并创办季刊《近现代史教学改革》。其成员认为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是基于日本为“恶”的自虐史观,是接受东京审判结果的“东京审判史观”。该团体其后相继出版了《教科书中没有教授的历史》《污蔑的近现代史》《历史教科书中的15年战争》《历史之本音》等书籍,充满美化侵略战争的语言,并否认“南京大屠杀”,坚持“慰安妇是商业行为”“生化武器未用于实战”等错误史实。
1997年1月,以藤冈信胜、电气通讯大学教授西尾干二、漫画家小林善纪等保守派学者、人士组成以推翻战后历史学界研究成果和重新改写日本历史教科书为目标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除此之外,主张修改宪法、独特历史观的保守势力还在同年2月成立“思考日本前途及历史教育议员之会”,在同年5月成立“日本会议”和“日本会议国会议员恳谈会”。“日本会议”的基本运动方针是强调以皇室为中心的“民族一体感”、反对恶意地自我断罪的历史教育、主张行使集体自卫权以对应中国军事势力增强与朝鲜发射导弹、自主制定值得骄傲的新宪法等。 (62)
2001年4月,“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撰、扶桑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和社会教科书通过文部科学省的审查,书中存在许多亚洲各国和部分日本民众反对的暧昧、争议的内容及写作手法等,并夸大、美化甚至扭曲日本传统文化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在亚洲邻国的所作所为。2005年4月,扶桑社将新版《新历史教科书》送呈文部省,在进行百余处文字表述修改后审定合格,但书中许多争议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甚至内容比上一版更为失实。
在“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历史教科书发行之前,一桥大学教授滨林正夫等889名历史学家在《日本与中国报》上联名呼吁“不能采用这种教科书进行历史教育”。许多地方教育工会、出版界工会也呼吁地方教育委员会抵制采用该书。据统计,该历史教科书的采用率在2002年和2006年均未超过1%,甚至东京都杉并区居民在2005年6月以采用肯定侵略战争及主张修改宪法的属于违宪行为为由起诉区政府。
在学术界,90年代以来出版了许多反省侵略战争及其责任的书籍,其中代表作的著作有:笠原十九司的《亚洲的日本军队——战争责任与历史学、历史教育》(大月书店1994年)、粟屋宪太郎的《未决的战争责任》(柏书房1994年)、粟屋宪太郎编的《战争责任·战后责任》(朝日新闻社1994年)、三浦永光的《战争牺牲者以及日本的战争责任》(明石书店1995年)、西野留美子编著的《年轻人们思考的战争责任》(明石书店1995年)、荒井信一的《战争责任论》(岩波书店1995年)、吉田裕的《现代历史学以及战争责任》(青木书店1997年)、高桥哲哉的《战争责任论》(讲谈社1999年)、早川纪代编的《殖民地与战争责任》(吉川弘文馆2005年)等。这些书籍在日本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认为靖国神社是战争动员机器、主张以政教分离原则解决问题的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哲哉从思想角度分析靖国神社的书《靖国神社》甚至成为2005年的畅销书,而且2004年4月7日,福冈地方法院判决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违反宪法,2005年9月30日,大阪高等法院判决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违反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