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事年表
1945年
8月15日 天皇宣布战争结束诏书(玉音放送)。铃木贯太郎内阁总辞职。
8月17日 皇族东久迩稔彦内阁成立。
9月2日 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在投降文书上签字。
9月10日 GHQ下发《有关言论及新闻自由指令》,实行报道限制。
9月11日 GHQ发表逮捕东条英机等39人甲级战犯嫌疑。
9月22日 美国政府发表《投降初期美国对日方针》,事实上规定美国单独占领。
9月27日 天皇访问麦克阿瑟。
10月4日 GHQ发布《民权自由相关指令》(自由讨论天皇、释放政治犯、废除思想警察等。)
10月5日 东久迩内阁因无法实施上述指令总辞职。
10月9日 币原喜重郎(原外务大臣)内阁成立。
10月10日 政府释放政治犯439人。共产党合法化。
10月11日 麦克阿瑟向币原首相发出民主化五大改革的指令。
12月6日 GHQ发布逮捕近卫文麿、木户幸一等九人指令。
12月9日 GHQ发布农地改革有关指令。
12月22日 公布劳动组合法。保障结社权、团体交涉权等。
1946年
1月1日 发布有关建设新日本的诏书(人间宣言)。
1月4日 GHQ发布剥夺军国主义者公职的指令。
2月3日 麦克阿瑟命令GHQ民政局拟定确立放弃战争等三原则的宪法草案。
4月5日 对日理事会首次会议。
4月10日 第22回大选(自由党141席、进步党94席、社会党93席、协同党14席、共产党5席、无党派及其他各派119席)。产生女性议员39人。
5月3日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开庭,起诉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嫌疑。
5月22日 第1次吉田茂内阁成立。石桥湛山担任大藏大臣。
8月16日 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成立(代理理事石川一郎)。
10月21日 公布农地调整法修改方案(第二次农地改革)。
11月3日 公布日本国《宪法》(1947年5月3日施行)。
12月27日 政府采用以煤炭、钢铁为中心的倾斜生产方式。
1947年
1月4日 GHQ在经济界、言论界、地方公职等领域扩大剥夺公职令,追加20万人。
4月20日 第一次参议院选举(社会党47席、自由党38席、民主党28席、国民协同党9席、共产党4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24席)。5月17日,以无党派议员为中心成立绿风会(92人)。
4月25日 第23次大选(社会党143席、自由党131席、民主党126席、国民协同党31席、共产党4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31席)。
5月3日 日本国宪法实施。
6月1日 片山哲内阁成立。社会、民主、国协三党联合政权。外务大臣芦田均、递信大臣三木武夫。社会党公约“重要产业国有化”等从政策协定中删除。
12月31日 废除内务省。
1948年
1月6日 美国陆军部长发表《日本是反共壁垒》的演说(修改非军事化、民主化政策)。
3月10日 芦田均内阁成立。民主、社会、国民协同三党联合政权。
3月15日 本自由党与原民主党币原派合并,成立民主自由党(总裁吉田茂)。
7月31日 公布根据麦克阿瑟书信制定的政令201号(否认公务员的罢工权、团体交涉权)。
9月18日 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联合(全学联)成立(委员长武井昭夫,公私立145校加盟)。
10月7日 因昭和电工事件芦田内阁总辞职。
10月7日 美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决定《美国对日政策劝告(NSC13-2)》,转换占领政策。
10月19日 第二次吉田茂内阁成立。
11月12日 东京审判判决25名被告有罪。12月23日东条英机、广田弘毅等7人执行绞首。
12月18日 GHQ发表紧缩支出、平衡预算、强化收税等稳定经济九原则。
1949年
1月23日 第24次大选举(民主自由264席、民主69席、社会48席、共产35席、国民协同14席、劳农7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29席)。民自党过半数,社会党大败,共产党大增。佐藤荣作、池田勇人等官僚出身10余人当选。
2月16日 第三次吉田茂内阁成立。大藏大臣池田勇人。
5月24日 设置通商产业省。
8月26日 肖普税制调查团发表肖普劝告。
1950年
1月1日 麦克阿瑟在年初致辞中声明“日本国宪法不否定自我防卫权”。
4月15日 公布公职选举法(统一众参两院、地方自治体首长、议员等)。
4月28日 民主党在野派、国民协同党等联合成立国民民主党。
6月4日 第2次参院选举(自由52席、社会36席、绿风9席、国民民主9席、共产2席、劳农2席、无党派及其他各派22席)。自由、社会两党增加,绿风会骤减。
6月6日 麦克阿瑟剥夺共产党中央委员24人的公职(德田等主流派转入地下,共产党分裂)。
7月8日 麦克阿瑟指示设立75 000人的警察预备队和海上安保厅增员8000人。
7月11日 日本总评劳动议会(总评)成立(议长武藤武雄,17个工会397万人)。
10月13日 政府解除10 090人的剥夺公职令。
12月13日 公布地方公务员法(禁止地方公务员、公立学校教员的政治活动及罢工)。
1951年
1月21日 社会党大会决议在和平三原则的基础上加入反对重新军备,成为和平四原则。
2月23日 共产党提出武装斗争方针。4月11日 麦克阿瑟因在朝鲜战争中持强硬政策,杜鲁门总统解除其职务。4月16日归国,约20万人送行。
9月4日 举行旧金山媾和会议。
9月8日 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10月26日 众院《媾和条约》以307对47票、《安保条约》以289对71票获得通过。11月18日参院通过。
12月24日 吉田首相在向杜勒斯的致信中保证与台湾媾和。
1952年
2月28日 《日美行政协定》签订(不需国会批准便可向美军提供基地)。
4月28日 《媾和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生效》。GHQ被废除。《日华和平条约》签订(8月5日生效)。
7月21日 公布破坏活动防止法、公安调查厅设置法(总评等以自由权受侵害发起反对罢工)。
7月31日 公布保安厅法。
8月13日 日本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10月1日 第25次大选(自由240席、改进85席、右派社会57席、左派社会54席、劳农4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26席)。共产党全军覆没,鸠山一郎、石桥湛山等恢复公职的139人当选。
10月30日 第4次吉田茂内阁成立。
1953年
4月19日 第26次大选(自由199席、改进76席、右派社会66席、左派社会72席、分党派自由35席、劳农5席、共产党1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2席)。
4月24日 第3次参议院选举(自由46席,左派社会18席、绿风16席、右派社会10席、改进8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30席),分党自由党全军覆没。
5月21日 第五次吉田茂内阁成立(少数党内阁)。
8月1日 公布《恩给法修正案》(恢复军人恩给)。
12月25日 奄美群岛归还日本。
1954年
1月2日 皇居普通朝贺者38万人,在二重桥发生大混乱,16人死,69人伤。
3月1日 日本渔船第5福龙丸,受到美国在比基尼岛进行氢弹试验的辐射。
3月8日 签定《日美相互防卫援助(MSA)协定》《美国剩余农产品购买协定》《经济措施协定》《投资保证协定》等。
6月9日 公布《防卫厅设置法》《自卫队法》(7月1日陆海空三军自卫队成立)。
11月24日 日本民主党成立(总裁鸠山一郎、干事长岸信介。由自由党鸠山派、岸派、改进党、日本自由党合并而成。众院121席、参院18席,为修宪、反吉田联合党)。
12月7日 吉田首相因财界、党内反对解散而内阁总辞职。
12月10日 以早期解散为条件获得左右社会党支持,成立鸠山一郎内阁。
1955年
2月27日 第27届大选(民主185席、自由112席、左派社会89席、右派社会67席、劳农4席、共产2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8席)。革新派确保阻止修宪必须的三分之一席位。
8月5日 政府发表为利用喷气式飞机扩大横田、立川等美军机场的声明。
9月13日 为扩大立川基地强行测量,砂川町反对派居民、工会与警察冲突。
9月10日 日本正式加盟关贸总协定。
10月13日 社会党统一大会,委员长左派铃木茂三郎、书记长右派浅沼稻次郎。
11月15日 自由民主党(自民党)成立,形成保守联合。
1956年
4月29日 农林大臣河野一郎在莫斯科开始日苏渔业谈判。5月14日签订《日苏渔业条约》,12月12日生效。
7月8日 第4次参议院选举(自民61席、社会49席、绿风5席、共产2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0席)。革新派确保三分之一议席。
10月19日 签订《恢复日苏邦交的共同宣言》。
12月14日 自民党大会总裁选举投票,石桥湛山以258对251票击败岸信介。岸、石桥、石井、大野、河野、三木、松村、吉田7大派系形成。
12月18日 联合国大会全体一致通过日本加入联合国。
12月23日 石桥湛山内阁成立。
1957年
2月25日 岸信介内阁成立。
4月22日 社会党访华团长浅沼稻次郎与中方发表共同声明。
5月20日 岸首相历访东南亚6国,为战后首位访问东亚国家的首相。
6月19日 岸首相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会谈。9月28日 外务省首次发表外交蓝皮书。
10月1日 日本首次当选联合国安保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1958年
5月10日 中国抗议长崎国旗事件中日本政府的应对,停止日中贸易。
5月22日 第28次大选(自民287席、社会166席、共产1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3席)。社会党议席、得票率(32.9%)均为战后最高水平。
7月25日 政府全额出资设立日本贸易振兴会。
10月8日 政府向国会提交《警察官职务执行法修正案》。10月13日社会党、总评等65个团体成立反对修改警职法国民会议(10—11月发动5次全国统一行动)。11月22日岸、铃木自社两党党首会谈,警职法审议未了。
1959年
3月9日 社会党访华团长浅沼稻次郎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上表示“美帝国主义是日中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
3月28日 社会党、总评、禁止原子弹氢弹日本协议会等成立阻止修改日美安保条约国民会议。
6月2日 第5次参议院选举(自民71席、社会38席、绿风6席、共产1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1席)。创价学会6人全部当选。
1960年
1月19日 签订《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新安保)、《有关设施区域内美军场所协定》、有关事前协议交换公文等。
1月24日 民主社会党成立大会,选出西尾末广委员长(众院40席、参院16席,反对《新安保条约》,也反对立即废除《安保条约》)。
3月24日 社会党大会选出浅沼稻次郎委员长、江田三郎书记长。
5月19日 自民党动用警察排除社会党议员干扰,在众议院单独表决通过《新安保条约》。5月26日空前规模的国会游行(17万人)。
6月15日 阻止修改安保行动,580万人参加。6月19日 零时33万人包围国会,《新安保条约》自然成立。6月23日《新安保条约》批准书交换、生效。7月15日岸内阁总辞职。
7月19日 池田勇人内阁成立。
10月12日 浅沼社会党委员长在日比谷公会堂被右翼少年刺杀。
11月20日 第29次大选(自民296席、社会145席、民社17席、共产3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6席)。
1961年
6月12日 公布农业基本法。
11月27日 创价学会成立公明政治联盟,委员长原岛宏治。
1962年
1月13日v社会党访华团团长铃木茂三郎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发表共同声明,确认“美帝国主义是中日人民的共同敌人”。
7月1日 第6次参议院选举(自民69席、社会37席、公政联9席、民社4席、共产3席、参院同志会2席、无党派3席)。公政联全员当选,革新派占三分之一议席。
11月4日 池田首相历访欧洲7国(至11月25日)。日本加盟OECD,要求废除对日出口限制等。
11月9日 高碕达之助与廖承志签订有关中日综合贸易备忘录(简称LT贸易)。
1963年
2月20日 日本上升为关贸总协定第11条国家,不能以国际收支为理由限制进口。
3月31日 公布《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7月20日公布《中小企业基本法》。
11月21日 第30次大选(自民283席、社会144席、民社23席、共产5席、无党派12席)。民社避免解散危机。
1964年
4月1日 日本上升为IMF第8条国家,禁止以国际收支为理由实施外汇限制。
10月10日 第18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
11月9日 池田内阁总辞职,佐藤内阁成立,前阁僚继任。1965年8月13日池田勇人去世。
11月17日 公明党成立大会,委员长原岛宏治,书记长北条浩。
12月8日 社会党大会通过纲领性文件《日本的社会主义之道》。
1965年
1月10日 佐藤首相访美(至1月17日)。1月13日佐藤、约翰逊发表共同声明。
5月6日 社会党大会选出佐佐木更三委员长。
6月22日 签订《日韩基本条约》及附属规定。
7月4日 第7次参议院选举(自民71席、社会36席、公明11席、民社3席、共产3席、无党派3席)。
8月19日 佐藤首相成为战后首次访问冲绳的首相,在那霸机场声明“只要冲绳没有回归,战后就没有结束”。
1966年
1月15日 椎名悦三郎作为现任外务大臣首次访问苏联。
3月31日 总人口突破1亿。
5月30日 美国核潜艇首次进入横须贺港。
12月8日 建国纪念日审议会建议建国纪念日为旧历纪元节2月11日 。12月9日公布政令。国民文化会议、纪元节问题恳谈会等声明抗议。
1967年
3月10日 佐藤首相在参议院表明返还冲绳以“无核、基地本土化为方针与美国谈判”。
5月23日 政府首次发表《公害白皮书》。
11月17日 佐藤首相访美。11月19日与尼克松总统会谈。11月21日发表日美共同声明(坚持安保条约,确认在不损坏美军基地机能的前提下于1972年返还冲绳。没有明确说明无核化)。
12月27日 第32次大选(自民288席、社会90席、公明47席、民社31席、共产14席、无党派16席)。社会党减少50席。自民党得票率降低,但吸收无党派议员,达到300名。
1968年
5月30日 颁布《消费者保护基本法》。
6月10日 颁布《大气污染防止法》《噪音规制法》。
7月7日 第八次参院选举(自民69席、社会28席、公明13席、民社7席、共产4席、无党派5席)。全国区石原慎太郎(301万票)、青岛幸男、今东光、大松博文、横山诺克等五位明星高票当选。
10月17日 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0月23日 明治百年纪念典礼在日本武道馆召开。
1969年
5月16日 公务员的《总定员法》颁布,国家公务员总定员限制为50万6571人。
5月23日 政府发表首部《公害白皮书》。
5月24日 内阁向国会提交《大学运营临时措置法案》。8月3日,该法案通过。8月7日,该法案颁布。
11月17日 佐藤首相访美。与尼克松总统会谈,发表日美共同声明,1972年返还冲绳。
12月27日 第32次总选举(自民288席、社会90席、公明47席、民社31席、共产14席、无党派16席)。社会党减少50人,大败。
12月1日 东京都开始实行70岁以上老人医疗免费。
1970年
1月19日 日本纤维产业联盟成立,在对美出口限制问题上对政府施压。
3月14日 大阪世界博览会开幕。
4月19日 松村谦三、周恩来签订《中日贸易协定备忘录》。周恩来总理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复活。
6月22日 政府声明自动延长《日美安全保障条约》(6月23日自动延长。反安保统一行动约77万人参加)。
10月20日 政府首次发表防卫白皮书《日本的防卫》。
11月15日 冲绳实行战后首次国政选举。
12月4日 超党派恢复日中邦交促进议员联盟成立(会长藤山爱一郎,参加议员379人)。
12月9日 社会党大会,选出成田知巳委员长、石桥政嗣书记长。
1971年
6月27日 第9次参议院选举(自民62席、社会39席、公明10席、民社6席、共产6席、无党派2席)。
7月1日 环境厅成立。
7月1日 日本纤维产业联盟实施对美出口自主限制,将出口年增长率控制在5%—6%。
8月6日 佐藤首相作为在任首相首次出席广岛和平祈祷仪式。
11月17日 自民党在众议院特别委员会上强行通过《返还冲绳协定》。11月19日总评等200万人罢工抗议。11月24日众议院全体会议,自民、公明、民社出席,通过返还协定。决议将无核三原则作为附带决议。12月22日参议院通过。
12月19日 10国财政部长会议决定1美元兑换308日 元。
1972年
1月3日 签订《日美纤维协定》,限制对美出口。
1月7日 日美首脑会谈,宣布5月15日 返还冲绳。
6月11日 通产大臣田中角荣发表《日本列岛改造论》。
6月17日 佐藤荣作表明辞意。田中角荣、福田赳夫、大平正芳、三木武夫出马竞争。7月5日自民党大会,田中击败福田就任总裁。
7月7日 第一次田中角荣内阁成立,官房长官二阶堂进。
9月25日 田中首相访华。9月29日发表中日共同声明,恢复中日邦交。大平外务大臣声明日台条约失效。
12月10日 第33次大选(自民271席、社会118席、共产38席、公明29席、民社19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6席)。
1973年
6月22日 自民党在众议院委员会强行通过《筑波大学法案》《设置防卫厅法》及《自卫队法修改案》。
7月17日 中川一郎、石原慎太郎等自民党年轻鹰派31名议员组成青岚会,代表渡边美智雄。
7月25日 设置资源能源厅。9月7日通产省发表首份《能源白皮书》。
12月10日 三木武夫副总理作为克服石油危机特使访问中东8国。12月25日OAPEC将日本作为友好国家,决定提供必要的石油。
12月22日 公布国民生活安定紧急措施法、石油供求合理化法。
1974年
1月7日 田中首相访问东南亚。1月9日曼谷发生反日游行。1月15日雅加达发生反日暴动。爆发对日本利己经济投资的反感。
7月7日 第10次参议院选举(自民62席、社会28席、公明14席、共产13席、民社5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8席)。
10月 立花隆在《文艺春秋》上发表《田中角荣研究——其资金来源与人事关系》,批判田中金权政治。
11月11日 田中内阁改造(强行实行田中、大平、中曾根主流3派体制)。
12月4日 自民党两院议员总会,副总裁椎名悦三郎裁定,选出三木武夫为总裁。
1975年
8月5日 三木、福特日美首脑会谈。8月6日共同声明韩国安全对东亚安全至关重要。
8月15日 三木武夫作为在任首相首次于战败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私人参拜)。
9月30日 天皇、皇后首次访问美国。10月2日会见福特总统,10月14日归国。
10月31日 天皇在记者会上表示“投放核弹在战时是无奈之举”。
12月1日 三木首相否认公共事业体劳动者罢工权,要求终止罢工权罢工。
1976年
2月4日 美国上院多国籍企业小委员会公开洛克希德公司向日本高官行贿事件,洛克希德事件曝光。
6月13日 河野洋平等6人脱离自民党。6月25日组成新自由俱乐部。
7月8日 日美安保协议委员会决定设置日美防卫合作小委员会。
7月27日 东京地方检察院因洛克希德事件逮捕田中前首相。10月29日 政府决定防卫计划大纲。11月5日决定防卫费不得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
12月5日 第34次大选(自民249席、社会123席、公明55席、民社29席、共产17席、新自由俱乐部17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21席)。
12月17日 三木首相因选举大败表明辞意。12月23日自民党两院议会总会选举福田赳夫为总裁。
12月24日 三木内阁总辞职。福田赳夫内阁成立。
1977年
1月27日 东京地方法院首次公开审判洛克希德事件。
3月26日 社会党前副委员长江田三郎因与社会主义协会对立而脱党,表明成立社会市民联合意向(5月22日猝死,后继者其子江田五月)。
4月26日 革新自由联合成立。
7月10日 第11次参议院选举(包括非改选自民124席、社会56席、公明28席、共产16席、民社11席、新自由俱乐部4席、其他各派3席、无党派9席)。
8月6日 福田首相出访东南亚6国。
12月12日 社会党大会,选出飞鸟田一雄委员长、多贺谷真稔书记长。
1978年
3月26日 社会民主联合成立(社会市民联合和社会党脱党者组成,代表田英夫)。
7月5日 农林水产省成立。
8月12日 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0月22日 邓小平访日。10月24日拜访天皇、田中前首相。
12月1日 自民党临时大会选举大平正芳为新总裁。
12月7日 第一次大平内阁成立。干事长斋藤邦吉。
1979年
1月17日 国际石油资本通知削减对日原油供给。第2次石油危机。
4月19日 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秘密合祭(1978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一事曝光。
6月6日 参议院通过《年号法案》。年号法制化。
10月7日 第35次大选(自民248席、社会107席、公明57席、共产39席、民社35席、新自由俱乐部4席、社民联2席、无党派19席)。自民党未能确保众议院的“安定多数”。
1980年
5月16日 社会党提交内阁不信任案,在自民党非主流派69人缺席情况下得到通过。5月19日众议院解散。
6月12日 大平首相猝死。代理首相伊东正义。
6月22日 首次众参两院同日选举(众议院自民284席、社会107席、公明33席、民社32席、共产29席、新自由俱乐部12席、社民联3席、无党派11席。参议院包括非改选自民135席、社会47席、公明26席、共产12席、民社11席、新自由俱乐部2席、社民联3席、其他各党派2席、无党派13席)。自民党大胜。
7月17日 铃木善幸内阁成立。外务大臣伊东正义。
1981年
1月6日 政府决定2月7日为“北方领土日”。2月7日各地开展要求返还集会。
4月6日 中日石油开发,渤海开采成功。
5月1日 轿车对美出口自主限制达成一致。
5月4日 铃木首相访美。铃木、里根会谈发表共同声明,明确“同盟关系”。
10月29日 社会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展望80年代内外情况和社会党路线”,重新审视“日本的社会主义道路”。
12月20日 社会党委员长选举,选出飞鸟田一雄委员长。
1982年
7月6日 中国政府指责日本教科书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中国等。
8月3日 韩国政府抗议日本统治殖民地的记述,要求改正。
7月30日 第3次临时行政调查委员会答辩。提议分割国铁、日本电信电话公社、专卖三家公司,使之民营化等。
8月18日 《公职选举法修正案》确定。决定在全国导入比例代表制。
11月27日 中曾根康弘内阁成立。官房长官后藤田正晴。
1983年
1月11日 中曾根首相访问韩国。决定进行总额4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和解决教科书问题,声明进入“日韩新时代”。
1月14日 在美国要求下,政府决定提供武器技术。在野党抗议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
6月26日 第13次参议院选举(包括非改选自民137席、社会44席、公明26席、共产14席、民社11席、新自由俱乐部2席、二院俱乐部2席、工薪职工新党2席、福祉党1席、无党派6席、其他4席)。
10月12日 东京地方法院判决田中角荣有期徒刑4年,追缴罚金5亿日元。10月28日,中曾根首相劝告田中前首相“自发辞职”。
12月18日 第37届大选(自民250席、社会112席、公明58席、民社38席、共产26席、新自由俱乐部8席、社民联3席、无党派16席)。
1984年
3月23日 中曾根首相访问中国。与胡耀邦总书记、共产党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等中国首脑会谈,讨论日本扩大对中国经济合作等。
4月7日 日美农产品谈判结束,就大幅增加牛肉、柑橘进口达成一致。
12月6日 自民党金丸信干事长与黑川武总评议长会谈(自民、总评两首脑首次会谈)。
12月15日 社会党决定承认核能发电政策下的既有设施。
1985年
1月1日 中曾根首相在日美首脑会谈中表示理解战略防卫构想(SDI)。
1月7日 社会党定期大会,石桥政嗣委员长强调强化、发展新社会党路线。
4月1日 日本电信电话会社(NTT,资本金7800亿日元),日本烟草产业(资本金1000亿日元)成立。
8月7日 中曾根首相在国防会议上指示具体探讨撤除防卫费限制GNP1%框架。
8月15日 中曾根首相成为战后首位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首相,阁僚18人也正式参拜。在野党等批判。
9月22日 日、美、英、法、联邦德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为纠正美元升值,推进协调达成一致。签署广场协定。
1986年
6月7日 中国政府要求修改日本教科书。韩国也给予批判。6月17日政府要求修改教科书。7月7日修改后合格。
7月6日 众参两院同日选举(众院追加公认自民304席、社会85席、公明56席、民社26席、共产26席、新自由俱乐部6席、社民联4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5席。参院包括非改选自民及无党派142席、社会41席、公明24席、共产16席、民社12席、新自由俱乐部2席、社民联1席、工薪职工新党3席、二院俱乐部2席、税金2席、其他各党派及无党派6席)。自民党大胜。
9月6日 社会党委员长选举,土井多贺子当选。日本历史上首位担任较大政党首领的女性。
11月28日 国铁分割、民营化关联8法案成立。
12月30日 政府决定预算案。防卫费突破GNP1%。解除冻结整备新干线。
1987年
4月1日 国铁结束114年历史,分割民营化,JR6家公司成立。
4月1日 国土厅公布地价。东京住宅地、商业用地比前一年上涨76%,为历史最高。
7月3日 自民党竹下派113人成立经世会。
11月6日 竹下登内阁成立,副首相、大藏大臣宫泽喜一。
1988年
4月1日 国土厅公布1月1日 地价。东京地价比前一年增加68.6%,史上最高。
7月5日 确认中曾根前首相、宫泽喜一大藏大臣、安倍晋太郎干事长等的秘书获得利库路特公司未上市股票。7月6日利库路特公司会长江副浩正引咎辞职。
8月25日 竹下首相首次访华,与李鹏总理会谈。就第3次日元贷款达成一致。
11月10日 自民党在众议院税制问题等调查特别委员会上强行单独通过消费税等税制改革相关6法案。国会审议停止。11月16日部分修改后在参议院通过。
12月24日 税制改革6法案通过参议院全体会议。在野党采用牛步战术抵抗约26小时。
1989年
1月7日 天皇因十二指肠癌去世,享年87岁。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元平成(1月8日)。
2月24日 昭和天皇葬礼在新宿御苑进行。
4月1日 开征消费税。几乎所有商品、服务征税3%,年税收约6万亿。
6月2日 宇野宗佑内阁成立。官房长官盐川正十郎。
7月23日 参议院选举,执政党在野党逆转。社会46席、自民36席、公明10席、共产5席、民社3席、联合11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5席。
7月24日 宇野首相因参院选举惨败和女性问题表明辞意。
8月9日 海部俊树内阁成立,大藏大臣桥本龙太郎。
12月29日 东京证券平均股价3.89万日元,为史上最高值。
1990年
2月18日 第39次大选(自民275席、社会136席、公明45席、共产16席、民社14席、社民联4席、进步1席、无党派21席)。自民党加上追加议员共286席,达到稳定多数。
3月23日 国土厅公布1月1日 地价,大阪圈住宅地比前一年上涨56.1%,历史最高。
8月20日 首相发布向多国军队提供10亿美元资金援助等中东支援政策。9月29日决定向埃及等3国提供20亿美元支援。
9月24日 以金丸信原副首相、田边诚社会党副委员长为团长的自社两党访朝团进入平壤。9月28日提案对日本殖民统治谢罪和邦交正常化。
11月12日 天皇即位典礼。
1991年
1月24日 政府、自民党首脑会议,就海湾战争支援政策追加支出90亿美元。决定派遣自卫队飞机等运送难民。
4月24日 安全保障会议、临时内阁会议决定派遣海上自卫队至波斯湾。4月26日六艘军舰出发。
6月30日 文部省发表小学教科书审定结果,明确说明日之丸为国旗、君之代为国歌。
11月5日 宫泽喜一内阁成立。
11月27日 自民、公明两党在众议院国际和平合作委员会强行通过PKO法案,社共通过牛步战术抵抗。11月28日全体会议决定延期。12月3日众议院全体会议通过。
1992年
5月22日 细川护熙成立日本新党。
6月5日 参议院国际和平合作特别委员会自公民强行通过PKO法案。6月6日参议院全体会议,社共放弃牛步战术通过法案。6月14日众议院全体会议通过。
7月26日 第16次参议院选举,首次即日开票。自民67席、社会22席、公明14席、共产6席、民社4席、日本新党4席、无党派及其他各派9席。
10月23日 天皇夫妇访华。
1993年
1月6日 山花贞夫当选社会党委员长,1月19日选出书记长赤松广隆。
6月18日 内阁不信任案255票赞成通过。众议院解散。
6月23日 自民党羽田派44人脱党,成立新生党。党首羽田孜,代表干事小泽一郎。
7月18日 第40次大选,自民223席、社会70席、新生55席、公明51席、日本新35席、共产15席、民社15席、社民联4席、无党派30席、其他党派13席。
8月9日 细川、非自民8党派联合内阁成立。结束自民党38年政权。
8月10日 细川首相在记者会上表示以前的战争是“侵略战争”。
9月17日 政府提出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政党活动助成金等政治改革相关4法案。11月18日众院全体会议通过。
9月20日 村山富市当选社会党委员长。
1994年
3月4日 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政党活动助成金等政治改革4法案。
4月8日 细川首相因从佐川急便收取1亿日元等问题表示辞意。
4月22日 新生、公明、社会等联合执政党决定新生党党首羽田孜为首相候补。4月26日社会党脱离联合政权。4月28日羽田内阁成立。少数党政权。
6月25日 羽田首相决定总辞职。
6月30日 村山内阁成立。副首相、外务大臣河野洋平。
9月22日 临时内阁会议决定从1997年4月开始将消费税率提高至5%。
12月10日 新生、公明党等组成新进党。众参214名议员。
1995年
1月17日 阪神、淡路大地震。
3月20日 奥姆真理教地铁毒气事件。
6月9日 众议院通过《战后50年国会决议》,“侵略”“殖民地统治”模糊化。
7月23日 第17次参议院选举,执政党改选过半数。自民46席、新进40席、社会16席、共产8席、无党派及其他各派13席。
8月15日 发表战后50年首相谈话,就“殖民地统治和侵略”对亚洲各国“致歉”。
9月22日 自民党总裁选举,桥本龙太郎当选为第17代总裁。
12月27日 小泽一郎当选新进党党首。
1996年
1月11日 桥本龙太郎内阁成立。副首相、大藏大臣久保亘社会党书记长。
1月19日 社会党大会召开,改名为社会民主党。第一任党首为村山富市。
6月25日 内阁会议正式决定从1997年4月1日 起将消费税提高至5%。
7月29日 桥本首相以生日为理由,作为总理大臣参拜靖国神社。
10月21日 第41次大选,首次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自民239席、新进156席、民主52席、共产26席、社民15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0席,投票率59.7%。
1997年
4月23日 公布施行《驻留军用地特别措施法修正案》。冲绳美军基地用地在使用期限到期后仍可合法使用。
9月16日 民主党代表菅直人,干事长鸠山由纪夫。
9月23日 日美政府就包括有事情况下扩大日美合作在内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方针”达成一致。
11月2日 日俄首脑会谈,就“2000年缔结日俄和平条约而努力”达成一致。
11月17日 北海道拓殖银行破产。
11月22日 山一证券破产。
12月5日 公布财政结构改革法。
1998年
4月27日 新民主党成立(民主、民政、新党友爱、民主改革联合4党合并),代表菅直人、干事长羽田孜。
4月28日 政府内阁会议决定伴随新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的《周边事态安全保障法案》等相关法案和协定修改案。
5月29日 通过《财政结构改革法》。
6月12日 公布中央省厅等改革基本法。
7月12日 第18次参议院选举,自民44席、民主27席、共产15席、公明9席、自由6席、社民5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20席。自民党从61席降为44席地,惨败。7月13日,桥本首相表明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
7月30日 小渊惠三内阁成立。大藏大臣宫泽喜一、经济企划厅长官堺屋太一。
12月1日 特定非盈利活动促进法(NPO法)施行。
1999年
1月14日 小渊内阁自由党干事长野田毅入阁任自治大臣,自自联合内阁成立。
5月14日 公布信息公开法。
5月24日 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相关法案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自民、自由、公明3党等多数赞成通过,成立。5月28日公布。
7月16日 公布中央省厅相关联法、地方分权一揽子法。
10月4日 小渊首相、小泽一郎自由党党首、神崎武法公明党代表就成立自自公3党联合政权达成一致。
2000年
4月1日 自公、自由党联合政权解体。
4月2日 小渊首相脑梗塞紧急住院,5月14日去世。青木官房长官就任代理首相。4月4日内阁总辞职。4月5日国会指名森喜朗为首相。自公保联合内阁成立。
6月25日 第42次大选,自公保获得绝对稳定多数。自民233席、民主127席、公明31席、自由22席、共产20席、社民19席、保守7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21席。
9月3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日北方领土,和平条约问题无进展。
2001年
1月6日 中央省厅再编,1府12省厅。
3月10日 森喜朗首相表明事实上的辞任。4月6日正式表明。
4月1日 实行信息公开法。开始信息公开制度。
4月24日 小泉纯一郎当选自民党总裁,获压倒性胜利。就自公保继续联合达成一致。4月26日小泉内阁成立,外务大臣田中真纪子。
7月29日 第19次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大胜。自民64席、公明13席、保守1席、民主26席、社民3席、共产5席、自由6席。
8月13日 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1996年桥本首相以来。
9月19日 政府决定派遣自卫队支援美国反恐。11月27日国会通过。
10月8日 小泉首相访华,与国家主席江泽民首次会谈。
10月29日 反恐相关3法成立。
2002年
4月21日 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5月21日 批准通过《京都议定书》。修改《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
5月28日 经团联与日经联合并。
9月17日 小泉首相访问朝鲜。在平壤与金正日总书记会谈。北朝鲜承认绑架13名日本人,其中8人死亡,并谢罪。发表《日朝平壤宣言》。
2003年
1月14日 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6月6日 有事法制相关3法案成立。
10月17日 布什总统访日 与小泉首相进行首脑会谈。
11月9日 第43次大选。自民237席、公明34席、保守新党4席,执政党确保安定多数。民主177席、共产9席、社民6席,无党派及其他各党派13席。11月10日保守新党解散,并入自民党。
12月9日 政府决定基于《伊拉克复兴支援特别措施法》,制定派遣自卫队基本方针。
12月26日 支援伊拉克复兴第一批航空自卫队先遣队出发。
2004年
6月2日 道路公团民营化相关4法案成立。
6月5日 养老金改革相关法案成立。
7月7日 日本政府开始调查东海油气田。
7月11日 第20次参议院选举,含非改选自民115席、民主82席、公明24席、共产9席、社民5席、无党派7席。
2005年
4月1日 《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
4月22日 小泉首相在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首脑会议上演讲,表示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反省和道歉。
8月8日 参议院否决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小泉首相解散众议院。10月14日邮政民营化法案成立。
9月11日 第44次大选。自民296席、民主113席、公明31席、共产9席、社民7席、国民新党4席、新党日本1席、新党大地1席、无党派18席(其中反对邮政民营化13席)。自民党大胜。与公明党席位占三分之二议席。民主党惨败。
9月30日 大阪高等法院判决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违宪。
2006年
3月29日 文部科学省公布教科书审定结果,要求高中教科书书表述钓鱼岛、独岛等属于日本领土。
5月18日 中日第五轮东海问题磋商在东京举行。
9月15日 最高法院判处奥姆真理教原教主麻原彰晃死刑。
9月26日 安倍晋三当选第90任、第57位首相。
10月8日 安倍首相访华,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11月16日 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相关法案在众议院得到通过,12月15日 通过参议院审议。
11月30日 《教育基本法修正案》通过众议院审议,12月15日 通过参议院审议。
12月26日v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2007年
3月1日v安倍首相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战时日本政府曾强迫亚洲国家的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
3月27日 最高法院就光华寮诉讼案作出判决,认定台湾当局在该问题上不具有诉讼权。
4月11日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开始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
5月14日 《国民投票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4月13日 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7月29日 举行第21届参议院选举,自民党惨败,民主党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
9月25日 福田康夫当选首相。
10月27日 福田首相开始访华,28日 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30日 访问曲阜孔子故里。
2008年
5月 6日 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7日 与福田首相会谈,两国签署《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5月22日 福田首相发表演讲,阐述“新福田主义”的亚洲外交政策。
6月18日 中日两国政府就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达成共识。
6月24日 日本海上自卫队“涟”号驱逐舰访华。
8月8日 福田首相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9月24日 麻生太郎当选首相,随即组成内阁。
2009年
2月4日 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常驻机动型巡逻船,11日 中国政府向日本驻华大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3月9日 日经平均股指跌至泡沫经济崩溃后最低点,收于7086.03点。
4月29日 麻生首相访华,与温家宝总理会谈,30日 胡锦涛主席会见麻生首相。
5月27日 麻生首相与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举行首次党首辩论。
6月7日 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东京举行。
8月30日 众议院议员选举揭晓,民主党获胜。
9月16日 麻生内阁总辞职,民主党派党首鸠山由纪夫就任首相。
12月10日 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率庞大代表团访华。
2010年
4月30日 日本政府通过《邮政改革法案》。
5月22日 日美就普天间基地搬迁达成协议。
5月30日 社民党宣布退出联合政权。温家宝总理访日。
6月4日 鸠山内阁总辞职,菅直人当选首相。
6月15日 日本政府决定伊藤忠商社顾问丹羽宇一郎为新任驻华大使。
9月7日 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与在钓鱼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发生碰撞,日本扣留中国渔船和船员,中国政府提出外交交涉与严正抗议。
2011年
1月13日 日美两国政府举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双边磋商。
3月11日 日本东北地区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特大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
8月30日 野田佳彦就任首相。
11月11日 野田首相宣布日本参加TPP谈判。
12月17日 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雾雨”号抵山东青岛进行友好访问。
2012年
1月3日 冲绳县石垣市议员等四人先后登上钓鱼岛寄附属岛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严正立场。
4月17日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发表“钓鱼岛购买计划”,引起极大争议。
8月15日 中国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日本警察以违反入境管理法嫌疑逮捕,中国抗议,17日,遭逮捕者得到释放。
8月19日 10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引发中国各地发生示威活动。
9月10日 日本政府决定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日本政府“购岛”。
12月26日 安倍晋三再次当选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