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政权的外交政策

三、 桥本政权的外交政策

1996年4月1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日本,与桥本首相会谈后发表了《日美安保共同宣言》,在重新确认日美安保体制重要性的基础上,表示缩小冲绳美军基地、为亚太地区的稳定美军在远东维持10万人的兵力、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应付远东地区出现紧急事态等。在首脑会谈之前,日美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将占冲绳美军基地总面积20%的11处设施归还日本,其中包括在5—7年之间将普天间机场全面归还日本。1997年4月25日,桥本首相与克林顿总统再次举行首脑会谈,在驻日美军的兵力构成上达成维持现状的一致意见。

1997年9月,日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完成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改,公布了“新指针”。其主要内容为平常时期的合作、日本受到武力侵略时的合作以及日本周边地区发生不测事态时的合作,特别是对最后一项作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即在日本周边地区发生“对日本的和平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事态时,第一,日美两国战时援救难民、海上搜索、撤离非战斗人员等的各自行动;第二,日本在提供自卫队以及民间设施、为美军运输战争物资、后勤服务等方面与美国军队进行合作;第三,日美在收集情报、警戒监视、扫雷等方面进行合作。为落实“新指针”所规定的具体内容,桥本内阁在1998年4月将有关三个法案即《周边事态安全保障法案》《日美相互提供物品及劳务协定修正案》及《自卫队法修正案》提交国会审议。 (46)

1996年12月2日,在东京召开的日美安全协商委员会批准冲绳特别行动委员会有关普天间机场的最终报告,在冲绳县名护市的美军施瓦布兵营附近建设海上航空基地。1997年12月21日,名护市居民为此进行投票表决,结果反对票为52.86%,导致市长辞职。1998年1月,大田昌秀冲绳县知事表示反对建设海上航空基地,但在2月举行的名护市市长选举中,推进建设的候选人当选。1999年底,名护市同意建设海上航空基地,但附加了使用期限为15年的条件,后来日美双方达成暂时搁置使用期限问题。

桥本龙太郎在担任村山富市内阁的通产大臣时经历了艰难的日美贸易谈判,尽管在1994年9月经过20多天的谈判,桥本通产大臣在华盛顿与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就政府采购和保险市场领域达成协议,但1995年1月25日开始的汽车贸易谈判十分困难。由于汽车有关产品在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中占一半以上比例,自然不肯让步,双方在汽车零部件采购、外国汽车经销商、放宽修配零部件限制等三个问题上始终相持不下。到4月中旬,美国表示如果不能在汽车贸易上达成协议,将在5月对日征收数十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 (47)

5月5日,桥本通产大臣与坎特贸易代表在温哥华的谈判破裂,坎特在16日宣布拟对从日本进口的13种豪华车征收100%关税,约59亿美元。在6月19日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中,村山首相要求美方收回制裁措施。6月22日,日美双方代表在日内瓦举行谈判,在美国规定的最后期限6月28日,桥本通产大臣与坎特贸易代表终于达成妥协。其内容主要是美国单方面提出的数值指标:到1998年日本汽车公司将增加67.5亿美元的美国汽车零部件采购、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从210万台增加到1998年的265万台、到1998年日本汽车公司将增加60亿美元的外国汽车零部件采购用于在日本生产汽车、到1996年底美国公司将在日本获得约200个新汽车销售点,到2000年增加到1000个。 (48)

桥本担任首相后日美贸易摩擦及其谈判仍然持续。1996年1月19日,美国政府通告正在访美的池田行彦外务大臣希望日本在克林顿访日之前在空运货物、保险、照相胶卷、半导体等四个领域与美国合作,即延长日美在1991年缔结的半导体协定、日本进一步开放胶卷市场、维护美国航空公司在日本的利益、维护美国保险公司在日本的利益等。克林顿总统访日之前,日美就空中货物沿着扩大双方权益的方向制定了协议文件,在保险问题上也开始进行谈判。克林顿总统访日之后,美国不断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在半导体和保险问题上做出让步。

经过多次谈判,日美在1996年8月达成有关半导体贸易的协议,即取消由政府进行外国半导体市场占日本市场份额的调查和进行市场监督、由日美欧发起成立“半导体主要国家会议”取代日美双边协议、成立日美发起的“世界半导体会议”等,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没有加入民间调查外国半导体在日本市场份额的内容;在胶卷问题上,日本认为不存在排他性市场封闭问题,因而拒绝与美国进行协商。于是美国在1996年6月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诉讼,但同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宣布日本胜诉;在空运物资方面,1996年4月日美达成大幅度扩大双方航空公司权益的协议,但在旅客运送方面直到1998年1月才达成对等性的临时协定;在保险领域,日美双方在1996年12月达成协议,即汽车和火灾保险的保险费1998年7月1日前自由化、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的损失保险子公司从1997年1月1日起有限进入疾病保险和伤害保险等领域、2001年前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的保护措施等。 (49)

1996年12月17日,14名恐怖分子袭击了正在举行天皇诞辰招待会的日本驻秘鲁大使公邸,将参加招待会者作为人质,要求释放监狱中的同伙。秘鲁总统藤村表示决不让步,双方进入僵状态。1997年2月,桥本首相在加拿大与藤村总统会谈,同时在3月派遣首相特使到古巴,请求卡斯特罗议长合作接受犯人。4月22日,秘鲁特种部队突击进入日本大使公邸,经过激烈枪战,救出包括日本大使在内的71人,一名人质和一名士兵死亡,犯人全部被打死。

上述事件结束后,桥本首相积极展开对俄外交。1997年6月,俄罗斯首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发达国家首脑会议,桥本首相表示欢迎。同年7月,桥本首相提倡与中亚各国等进行交往“欧亚外交”,并提出“信赖”“相互利益”“长期视角”等对俄三原则,表示可以脱离“政经不可分原则”解决北方领土问题。11月,桥本首相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参崴会见叶利钦总统,双方就尽力在2000年之前缔结日俄和平条约问题达成一致意见。1998年4月,桥本首相邀请叶利钦总统访问日本,并在静冈县川奈举行首脑会谈,桥本首相提出在择捉岛和乌鲁普岛之间划分最终国境线、目前暂时承认四岛的施政权、不明确归还日期的解决领土问题新提案。

在对华关系上,桥本内阁也表示出较为积极态度。1995年5月和8月,中国分别进行两次核试验,日本政府表示根据1991年4月海部俊树内阁发表、1992年6月宫泽喜一内阁决定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中有关针对开发和制造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规定冻结对华无偿援助。中国政府宣布1996年7月30日之后停止核试验,并在同年9月签署联合国禁止核试验条约,1997年3月日本政府恢复了因中国核试验而冻结的无偿援助。

但桥本内阁时期中日关系也有不和谐之音。1997年2月24日,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小和田恒向安南秘书长提出“钓鱼群岛为日本领土”的书信。5月6日,新进党众议员西村真吾及原运输大臣石原慎太郎等10多人在钓鱼群岛登陆,这是国会议员在战后第一次登陆钓鱼岛。在“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涉及的“周边地区”范围上,桥本首相始终持模糊态度。1997年7月自民党干事长加藤紘一访问中国时表示“周边有事的对象没有假设中国”,但官房长官梶山静六立即在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理所当然地包括台湾海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此进行强烈的抨击,但桥本首相依然含糊其词,一再强调着眼事态的性质,而不是地理概念。

1997年9月4—7日,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邀请,桥本首相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李鹏总理同桥本首相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地交换意见,江泽民主席、乔石委员长等中国领导人分别会见了桥本首相。访问期问,桥本首相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并在国家行政学院发表了题为《新时代的日中关系》的演讲。桥本首相还作为战后日本首相首次访问了中国东北地区,在沈阳参观了“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并在留言薄上写道“和平是重要的”,明确表示“之所以访问沈阳是因为我希望正视过去并建立着眼于未来的关系,在今天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后,这一愿望就更加强烈”。

1997年11月11—16日,中国总理李鹏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1989年之后首次访问日本。访日期间李鹏总理与桥本首相举行了会谈,会谈后一起出席了《中日渔业协定》和《中日发展资金合作项目换文》两项文件的签字仪式。另外李鹏总理还拜会了日本天皇明仁,会见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海部俊树、细川护熙、羽田孜及日本社民党首土井多贺子、新进党党首小泽一郎和民主党代表菅直人、日本众议院议长伊藤宗一郎和参议院议长斋藤十郎等人,并参观了NEC、本田技研、丰田汽车厂等大企业,访问了奈良、名古屋和大阪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