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短命的内阁
安倍晋三上台之初在发表施政演说时强调修改宪法的必要性,接着在10月18日举行的朝野政党党首电视辩论会上,再次明确表示“要将修改宪法尽早提上政治日程,发挥应有的政治领导力量”,甚至声称“自民党总裁任期为三年,连任不可以超过两届,将考虑在任内完成修改宪法”。NHK在2005年1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当时赞成修改宪法者为61.9%,反对者为17%,但赞成修改第九条者为39.4%,反对者为39%。 (1) 尽管为修改宪法做准备的《国民投票法》未能通过2006年秋季召开的临时国会,但该届国会通过了旨在提高国民爱国心的《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以及《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法案》。2007年4月13日和5月14日,众参两院分别通过允许就修改宪法举行全民投票并制定相关法律程序的《国民投票法》。
尽管如此,内阁成员丑闻不断,例如行政改革担当大臣佐田玄一郎因其政治支持团体涉嫌违反《政治资金规制法》被迫辞职、厚生劳动大臣柳泽伯夫把妇女称为“生育机器”引起民众(特别是女性)的强烈批判、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因涉嫌政治资金丑闻上吊自杀、防卫大臣久间章生则因替美国对日使用原子弹辩解而下台、新任农林水产大臣赤城德彦又被曝虚报办公费用、日本税制调查会长本间正明因在政府津贴的高级住宅内“包二奶”被迫悄然离任等等。
特别是丢失养老金交纳记录事件曝光更引起国民的不满。2007年5月,日本社会保险厅丢失5000多万份养老金交纳记录浮出水面,使本来就因老龄化、少子化而处在危机状态的养老金制度更陷困境,许多已经缴纳保险费的日本国民担心无法按期领取养老金。为消除民众对养老金问题的不安,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仓促通过《取消养老金时效特例法案》和《社会保险厅改革相关法案》,其内容是取消养老金领取者的5年请求权时效,在查清养老金记录遗漏的情况下,全额补发养老金;2010年解散社会保险厅,新建一个由非公务员组成的“日本养老金机构”,从而健全日本的社会养老金体制。同时,在自民、公明两党的主导下,国会会期延长12天,参议院在6月30日也通过了这两个法案以及《国家公务员法修正案》,从而使其成为法律。即使如此,7月初的舆论调查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迅速降到30%以下。
在此形势下7月29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严重地打击了自民党。在需要改选的121个席位中,民主党当选60席(改选32席),自民党37席(改选64席),公明党9席(改选12席),加上未改选席次,民主党共有109席,超过自、公执政党合计的103席。在攸关参议院选举胜败关键的29个“一人区”中,自民党以6胜23败的成绩输给在野党,是历史第二大惨败。
选举结果使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参议院失去了第一大党的地位,在野的民主党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加上日本共产党、社民党等党派的席位,在野党总共拥有242个总席位的138个席位,不仅占据多数席位,而且远远超过执政党。因此,在随后召开的临时国会上,民主党的江田五月、西冈武夫分别当选参院议长和参院运营委员长,标志着日本国会进入执政党控制的众议院与在野党领导的参议院分庭抗礼时代。
尽管安倍不得不暂时搁置所谓“建设美丽国家”“脱离战后体制”等政治理念,在推动修宪等敏感议题上顾虑主流民意,并通过改造内阁提高支持率,但终究无望在国会通过即将到期的《反恐特别措施法》。因而他在临时国会召开后的第三天——9月12日宣布以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出于过急改革引发不满的反省,自民党选择了性格温和、政策稳健、擅长协调的福田康夫为该党总裁和政府首相。
10月1日,新首相福田康夫在临时国会发表施政演说,首先对自民党总裁选举使临时国会停止运营三个星期表示歉意,强调当前的紧迫课题是实现海上自卫队继续在印度洋开展支援活动,表示执政党今后将与在野党进行充分讨论,进一步提高政治资金的透明度,恢复国民对政治和行政的信赖,并将继续进行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改革,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站在国民的立场上对养老金、医疗和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自民、公明两党在10月17日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向临时国会提交《新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以替代即将到期的《反恐特别措施法》。新法案删除了原法案中“救援灾民”和“搜索救助”的内容,将自卫队在印度洋的支援活动限定在供应燃料和供水两项,实施期限也改为一年。10月23日,众议院举行全体会议举行新法案的目的说明及质询,福田首相再次要求在野党方面给予理解。民主党则表示如果能传唤日前曝出违规与军火商打高尔夫丑闻的前防卫省事务次官守屋武昌出庭作证,该党将灵活对待委员会的审议工作。守屋武昌不久前被查出涉及受贿,即在任期间触犯自卫队有关法规,与一名军备供应商甚为亲密,经常接受对方招待去打高尔夫球。民主党同时追究防卫省的另一件丑闻,即海上自卫队为美军提供的燃油数据不实问题。
10月30日,福田首相与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举行会谈,但双方未就允许海上自卫队继续在印度洋上进行燃油补给活动的《新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达成一致。11月1日,由于《反恐特别措施法》到期,防卫大臣石破茂下令撤回在印度洋为美国等有关国家军舰供油的海上自卫队舰船,结果引起美国等国家的不满。福田首相再次会晤小泽一郎,寻求尽快重启自卫队在印度洋的供油活动。
11月9日,在自民、公明两党的多数赞成下,决定将临时国会会期延长35天到12月15日。13日,众议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新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然后送交参议院审议,民主党再次强调将在参议院否决该法案。在访问美国和参加东亚合作系列峰会后,福田首相22日下午在首相官邸与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举行会谈,再次请求民主党对《新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的审议给予合作,使法案能在国会会期内获得通过,并表示即使不提供合作也希望能在参议院审议通过该法案。小泽对此表示拒绝,导致会谈无果而终。12月14日,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决定将15日到期的临时国会会期再次延长到2008年1月15日,以便使《新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获得通过。
由于纠缠于《新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致使9月10开始的临时国会没有通过任何与国家利益、国民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法案,至于普通百姓十分关心的养老金问题更是毫无进展,结果导致内阁支持率急剧下降。据共同社进行的全国电话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福田内阁的支持率仅为35.3%,比11月上旬进行的调查大跌11.7个百分点,支持与不支持的比率首次发生逆转。
2008年1月11日,执政党控制的众议院以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再次表决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修正案》,但在通常国会上,在野党故伎重演,两次在参议院否决政府提出的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总裁人选,使这一职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出现空缺,参议院甚至在6月11日通过针对福田首相的问责决议案。2008年下半年召开的临时国会将再次审议《新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福田首相自知难以过关,而且在内阁支持率低迷的状态下也难以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只好以辞职了之。
本来福田首相辞职后,下一届政权的主要任务是解散众议院举行大举,以改变执政党、在野党分别控制众参两院的局面,但其目标难以实现,因而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党内重量级人物纷纷回避,使数次参加竞选、性格直率、政治统率能力较弱的麻生太郎脱颖而出。
尽管在对外方面麻生首相的“大嘴”有所收敛,但在国内却失言不断。例如舆论指责麻生首相在日本面临经济衰退之际时常光顾豪华饭店的酒吧和夜店,但他毫不在乎地对记者说:“幸运的是,我有钱。我自己埋单”,甚至居高临下地当面责问记者;11月19日,麻生首相就地方医生不足的现状发表了意见,认为很多医生缺乏社会常识,结果引发日本医师会等方面的严重不满;26日,在经济顾问团的会议上再次失言,“我为什么要给那些生病的老年人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他们只是坐在那里吃喝,成天看医生”,这番言论立即引起更多人的不满。另外,麻生首相漫画性的直线思维、经常读错汉字发音也成为媒体甚至政界讽刺的对象。
据共同社12月6日、7日进行的全国电话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麻生内阁的支持率大跌至25.5%,较11月调查时下降了15.4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大幅上升至61.3%,较上次增加了19.1个百分点。受麻生内阁支持率低迷影响,自民党内被视为“反麻生”的倾向日渐活跃起来,甚至出现与在野党联合或者脱离自民党的动向。由于麻生太郎已经难以成为选举的“面孔”,自民党内部出现寻找新总裁的动向,以便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前干事长中川秀直正在联合前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等人,组成“社会保障相关议员联盟”,参加的国会议员有100多名,表示将在政界改组过程中发挥作用;前行政改革大臣渡边喜美明确提出创建新党的可能性,首先组织了对麻生首相的政权运营公开提出异议的“要求迅速实现政策议员会”,批评麻生首相放弃提出2008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案;前干事长加藤纮一和前副总裁山崎拓则着眼于政界重组,通过国民新党代理代表龟井静香的牵线搭桥,与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