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正芳政权
在“倒三木运动中”,福田赳夫与大平正芳达成协议,约定福田担任两年的自民党总裁后大平接任,并为此将自民党总裁的任期从三年改为两年。但随着日期的临近,福田赳夫首相希望继续连任。大平正芳早在1978年2月就表示参加自民党总裁竞选,10月20日专门访问福田赳夫的私宅传达此意,但24日福田赳夫以派内成员的意见为由表示继续参选。
自民党在1977年4月的临时大会上修改总裁选举规则,实施全体党员、党友投票的预备选举。以都道府县为单位,每1000票算为1点,得分较多的两名候选人由自民党国会议员选举其中一人为新总裁。在田中派的支持下,大平获得748点,福田638点,中曾根93点,河本46点。 (35) 1978年12月1日,在自民党国会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大平正芳当选自民党总裁。然后顺利通过国会的指名,当选为新首相。在组织内阁时,照顾到派系平衡,同时起用年轻议员担任重要职务,例如任命财界转入政界的小坂德太郎为经济企划厅长官、中曾根派的渡边美智雄为农林大臣、田中派的桥本龙太郎为厚生大臣等。
大平内阁成立后首先面临的工作是编制1979年度政府预算方案。尽管编制方针是“刺激景气”与“重建财政”,但编成后的预算方案一般会计规模为38.6万亿日元,比前一年增长12.6%,为1965年以来增长率最低。因收入不足,国债发行量达到15.27万亿日元,国债依存度达到历史最高的39.6%,而且赤字国债超过建设国债。 (36)
为准备1979年6月在东京召开的第5次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同年4月30日大平正芳首相访问美国,与卡特总统就东亚问题、中东问题、战略核武器问题、防卫问题特别是日美贸易摩擦问题交换意见,并在日美贸易摩擦问题上达成原则性协议。 (37) 6月28日,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在东京召开,新闻报道人员超过400人,政府动员41万警员加强保卫工作。
由于1979年1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阶段性提高石油价格,同时主要产油国伊朗爆发革命,停止出口石油,导致石油价格在两个月之内从每桶14美元涨到24美元,形成“第二次石油冲击”。另外,石油输出国组织6月26日日内瓦会议上再次决定将石油标准价格提高23.7%。因此,在东京发达国家首脑会议的第二天会议上,法国总统德斯坦突然提出“发达国家应各自制定1985年限制石油进口具体目标”的建议。其他国家均有自己的油田,但日本98%的石油需要进口,该建议对日本形成较大的压力。
当时日本每天进口石油540万桶,根据东京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前政府制定的《新经济七年计划》,1985年每天进口石油为710万桶,如果接受法国的建议,进口量将减少25%。因此,大平正芳首相自然以坚决的态度拒绝。但其他6个国家赞成法国的提案,经过午间休息期间的紧急磋商,各国同意日本对限制幅度稍加修正,1985年的石油进口量控制在630万—690万桶之间。在最后通过的《东京宣言》中除限制进口石油具体目标外,还根据大平正芳首相的建议,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开发援助、粮食增产援助等内容。
为解决因大量发行赤字国债引发的财政危机,大平正芳首相主张实施一般消费税。其在1979年1月的施政演说中向国民呼吁探讨实行一般消费税的可能性,在同年夏天自民党全国研修会上再次明确在国民理解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负担。但党内以福田派为中心的反对派组成“财政再建议员恳谈会”,反对实施一般消费税。尽管如此,在为解散众议院而召开的临时国会上,大平正芳首相再次明确在削减支出的同时增加收入,遭到在野党的批判。
本来选举形势对自民党较为有利,因为同年8月的舆论调查显示,自民党支持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52%。在选举过程中大平正芳首相也表示并非实施一般消费税,但在野党齐声攻击自民党要增加税收,结果大选围绕是否实施一般消费税展开。受其影响,自民党候选人也出现反对的声音,迫使大平正芳首相明确表示不实施一般消费税。但自民党仍然遭到惨败,仅得到248席,比上一次大选减少1席,没有达到半数。社会党也减少17席,新自由俱乐部从14席减少到4席,日本共产党从17席跃进到39席。自民党发展无党派14位当选者,勉强过半数。
福田、三木、中曾根等非主流派以选举失败为由要求大平正芳首相下台,但遭拒绝。多次协商无结果,非主流推荐福田为首相候补,主流派推荐大平为首相候补。10月30日召集特别国会,11月5日指名选举首相因此推迟到第二天。第一轮投票大平和福田均未过半数,第二轮投票大平当选。尽管第二届大平内阁仍然是照顾个派系的全党一致政权,但从10月7日开始的自民党内“40日抗争”为大平政权留下阴影。
1978年底,中国政府采取改革开放政策,需要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资金与技术合作。1979年8月,为建设港湾、铁道、发电厂等而向日本提出政府贷款的申请。同年9月访日的谷牧副总理与日本政府达成借款协议。10月,日本派遣政府调查团为大平首相访华时签署提供贷款协议做准备。12月5日,大平正芳首相访华,在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会谈中就民间务实关系以及政府开发援助问题达成共识。日本在1979年度向中国提供500亿日元、年利3%、偿还期为10年可延迟20年的贷款,原则上不带有附加条件。
为消除欧美国家对日本将垄断中国市场的担心,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担心来自日本的援助可能减少,大平正芳首相特意向访日的谷牧副总理传达日本对华经济合作的三项原则,即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经济合作与欧美各国协调、顾及与东盟各国的平衡、不进行军事合作等。
作为大平正芳首相访华的回访,中国政府总理华国峰在1980年5月27日到6月1日访问了日本。双方在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中强调日本继续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在资源和能源方面加强合作。华国峰总理访日期间,达成了中日合作开发渤海湾石油(1981年4月开发成功)、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促进文化交流、交换留学生、设置“中日会馆”等协议。
在大平政权时期,中日经贸关系得到急速的发展。197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进出口合计仅为11亿美元,1975年因日本正式进口中国原油而增加到35亿美元,1978年超过50亿美元,1981年达103.7892亿美元。在日本的贸易对象国中,1981年出口中国为第七位,所占比例为3.4%,从中国进口为第六位,所占比例为3.7%。从进出口总额来看,中国在美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之后,占重要地位。 (38)
1980年1月,大平首相连续访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三国,在5月初黄金周时间又访问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途中到南斯拉夫参加了铁托总统的葬礼。5月11日回国后的第5天,社会党在国会中提出内阁不信任案。自民党非主流派组成“自民党刷新联盟”,并在投票表决不信任案时拒绝进入会场,导致以243票对187票的结果通过了不信任案。大平首相立即决定解散众议院,并在6月22日同时举行众参两院选举。
5月30日,大平正芳首相在东京开始首次选举演说,一天之内进行了5场。他夜间回到家后感到身体不适住进医院,6月12日因病情恶化去世。因大平正芳去世,在野党难以批判政府,自民党内也放弃对立合作竞选,另外也获得许多国民的同情票,所以自民党在众参两院均获得稳定多数席位的胜利。自民党获得众议院284席,社会党107席,公明党33席,民社党32席,日本共产党29席,新自由俱乐部21席,社民联3席等。自民党在参议院135席,社会党47席,公明党26席,日本共产党12席,民社党11席,新自由俱乐部2席,社民联3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