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财政改革

一、 行政财政改革

“第二临调”在中曾根政权成立后的1983年2月、3月分别提出第四次、第五次咨询报告。第四次咨询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改革的推进体制,第五次咨询报告为最终报告,由总论的序章和论述不同领域的8章组成,详细分析了行政组织、特殊法人、国家地方关系及地方行政、补助金等、许认可制度、公务员、预算及财政投融资、行政信息公开及行政程序等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共提出1350项建议。

在财界的推动下,本来“第二临调”的中心课题是“不增税前提下健全财政”,铃木内阁也是将消除赤字国债作为目标而成立该机构。但中曾根早在担任铃木内阁行政管理厅长官并具体负责“第二临调”事务时将其作为改革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转换国家发展方向的舆论机构,为此将自己的智囊公文俊平、佐藤诚三郎等人任命为专门委员,使咨询报告有利于自己希望的改革,担任首相后更是如此。

最终咨询报告提出后,“第二临调”解散。1983年7月,成立了中曾根首相私人咨询机构“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简称“第一次行革审”),仍然是土光敏夫任会长。“第一次行革审”在1984年12月提出题为《国家对地方公共团体干预、限制的合理化整顿》的咨询报告,在1985年7月提出题为《关于内阁综合协调机能》的咨询报告,在1986年6月提出题为《未来行政财政改革的基本方向》的咨询报告后解散。1987年4月,又成立了新的“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简称“第二次行革审”),会长为大槻文平。

“第一次行革审”进一步改变方向,其审议的课题主要集中在民间活力和放松政府管制上。除主观因素外,客观上也有国际收支不均衡现象进一步突出、技术革新迅速发展、行政服务化及柔软化等背景。因此,需要强调市场原理基础上的经济活性化以及培养民间活力,为此有必要放松政府的管制。例如在对外经济方面,外汇市场、金融市场进一步透明化;在科学技术政策方面,进行各种制度的自由化及缓和限制等改革;在行政服务化方面,与高速增长时期行政决定社会资本供给以及国民财富再分配,但未来行政主要是构筑能够自由发挥个人及企业活力的秩序框架,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15)

1985年“第一次行革审”放松管制部会专门提出“推进放松管制具体方针”,分别就金融、运输、能源、城市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放松管制的具体内容,并认为原来的行政管制大多针对环境保护、城市计划、基础设施、安全标准等社会性措施上,没有注重培养民间的活力,对经济活动造成各种限制,结果妨碍了技术革新的实施,保护了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和产业。在此咨询报告的基础上,自民党提出“促进民间活力方针的第二次报告”,通过民间的活力,推动横跨东京湾大桥、明石海峡大桥、首都圈中央联络道路等三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以实现经济的活性化。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了国铁、电信电话、专卖等三大国营企业的民营化改革。“第二临调”在1982年7月向政府提出对电信电话公司(简称“电电公社”)实行分割民营化的建议。对此,其工会组织——日本全国电气通信劳动组合(简称“全电通”,日本最大的企业工会,会员28万,组织率为99.52%)明确表示反对。其理由是,第一,电气通信事业的公益性较高,因而电电公社不应成为民营企业,否则将有损于向社会提供公平服务的原则;第二,电气通信设备是国民的公共财产,不能将其分割出售;第三,在电气通信事业领域导入民间企业,以防止电电公社的垄断性经营;第四,电电公社应成为由政府和利用者共同出资的特殊法人,对国民开放。

1984年4月,中曾根内阁将电信电话公司民营化相关三法案提交特别国会审议,社会党表示不全面反对民营化,但要求对有关法案内容进行修正,并在7月6日提出11项修正要求。由于自民党表示难以对有关法案进行大幅度修正,社会党再次确认将大臣许可制改为呈报制、废除董事以外职员的许可制、废除罢工限制等三项主要修正要求,否则将阻止有关法案通过国会审议。由于自民党考虑到在该国会上同时审议的重要法案还有《健康保险法修正案》和《临时教育审议会设置案》等,而且该党总裁选举即将来临,因而自民党多数领导人主张避免与在野党发生冲突,遂表示可以对在野党做出让步。但因自民党未能在彻底废除罢工限制上做出让步,社会党拒绝参加众议院通信委员会的审议活动。

为恢复国会正常审议活动,于7月18日再次召开各党国会对策委员长会议,结果除罢工限制问题外,执政、在野党达成各自做出让步的协议。社会党再次提出三年后废除罢工限制以及废除附带业务许可制的要求,自民党接受其要求,在众议院通信委员会上以自民、公明、民社三党共同修正的形式通过了电信电化公司民营化三法案,次日众议院全体会议也通过了三法案。但在参议院的社会党以国会即将休会审议时间不多为由,提出将三法案转交下届国会审议的建议,同时提出10多项再修正要求。执政、在野党首脑会谈的结果为:决定将三法案移交下届通常国会继续审议。1984年12月1日,第102届通常国会一开幕,参议院通信委员会开始审议电信电话公司民营化三法案。在接受了在野党提出的修正要求后,法案于14日通过委员会的审议。20日,参议院修正过的相关三法案再次通过众议院全体会议的审议。

1985年4月1日,作为民营企业的日本电信电话股份公司(NTT)及日本烟草产业股份公司(JT)成立,垄断电气通讯事业115年的国营电信电话公司和持续经营80年的国营烟草公司告别市场。NTT拥有7800亿日元资本金,从业人员37.4万人,总资产10.9万亿日元,年销售额4.7万亿日元。 (16)

实际上,1982年7月“第二临调”的第三次咨询报告的中心是国铁改革问题。该报告指出:“1981年度国铁累积债务达到16.42万亿日元,其原因是国铁没有适应急速增加的运输需求变化、当事者缺乏能力带来日本家庭式经营方式、不稳定的劳资关系带来工作纪律混乱及异常的人事费用等。因此,只有通过分割民营化的方式使经营方式效率化,以达到重建国铁的目标。”

各大报纸也以较大篇幅报道国铁问题,例如《读卖新闻》刊登了《如何治理处在病态的国铁》、《朝日新闻》刊登了《国铁的现状》、《每日新闻》刊登了《重建国铁的基础》、《产经新闻》刊登了《确实需要国铁吗》等文章。结果形成政府、自民党、“第二临调”、媒体对国铁大批判的高潮。在此背景下,在中曾根内阁成立后不久的1982年12月7日,政府决定设置“国铁再建对策推进本部”。

1983年6月,成立“国铁重建管理委员会”,在更换了两任国铁总裁后,该委员会在1985年7月提出最终咨询报告。其主要内容为:到1987年4月1日,国铁分割为北海道、东日本、东海、西日本、四国、九州等6个客运公司和一个货运公司,实施民营化;新公司职员为18万人,在剩余的9.3万人中,新公司吸收3.2万人,其余人员自己希望退职或通过特别立法再就业;总额为37.3万亿日元的长期债务,14.2万亿日元由新公司负担,通过买卖股票和土地偿还9.2万亿日元,其他由国家承担。 (17)

政府在同年8月成立“国铁剩余人员雇佣对策本部”,10月内阁会议决定“国铁改革基本方针”。政府将国铁改革相关8法案提交1986年通常国会审议,但因很快解散众议院成为废案。大选后再次将法案提交临时国会审议,11月28日,法案在自民党、公明党、民社党等的赞成下得到通过,拥有115年历史的国营铁路画上句号。

在行政机构改革方面,中曾根内阁将原行政管理厅和总理本府的大部分机构合并,组成新的总务厅,加强编制和人事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同时修改了《国家行政组织法》,把原来需根据法律设置各种审议会和各省厅的机构改为由内阁政令设置,既方便对省厅内部机构的改组,又加强了首相的权力。此外,还对中央政府的地方派出机构进行了精简;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实行养老金制度一元化,并通过提高缴纳数额、减少领取数额以及提高领取年龄的方式减少政府负担。与此同时,还废除老人医疗免费制度,提高健康保险制度中的个人负担率,减轻国库负担;在改革行政程序方面,通过废除和简化审批手续等形式,放松对企业和居民经济活动的限制。其中废除和简化审批手续约390项,委托转让权限260项,移交和简化机关委任事务约120项。 (18)

但在流通业团体、农业团体以及自民党、行政官僚的抵抗下,加之当时的日本经济也处在繁荣时期,中曾根政权进行的行政财政改革并不彻底。不仅其提出的许多目标没有实现,国债发行余额从1982年中曾根上台时的90万亿日元增加到1987年其下台时的150万亿日元,政府所拥有的审批权限也从1985年12月的10054项限制增加到1989年3月的10278项。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