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混乱的政局

一、 混乱的政局

2009年8月30日,民主党在国会众议院选举中大获全胜,新增加193个议席,拥有480个总议席中的308席,从而成为执政党。9月16日,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在特别国会会议上当选首相,民主党与社民党、国民新党联合组成政权。主要内阁成员有菅直人任副首相及国家战略大臣、冈田克也任外务大臣、平野博文任内阁官房长官等。另一方面,自民党举行新总裁选举,谷垣祯一当选。

同年10月26日,鸠山首相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宣布实行“国政变革”,指出“今日的维新,是从依赖官僚到国民(主导)的‘大政奉还’,是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是从岛国到开放性海洋国家,是改革国体的尝试”。也就是在内政上强调打破依赖官僚体制并实行“战后行政大扫除”,在外交上希望日本成为连接东方与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多样文明之间的“桥梁”。 (8)

鸠山政权成立时内阁支持率高达71%,但很快急速下降。《朝日新闻》在12月21日发表的民意调查显示鸠山内阁的支持率下降到48%,不支持率从上升到34%。 (9) 进入2010年后,鸠山政权呈现不稳定状态。日本共同社在2010年3月初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显示,鸠山内阁支持率已跌至36.3%,是支持率首次跌破40%,不支持率则上升至48.9%。舆论普遍认为接连不断的“政治与金钱”丑闻和悬而未决的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已成为鸠山政权的两大致命伤;共同社4月底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鸠山内阁支持率大幅度跌至20.7%。多数受访者认为鸠山首相缺乏领导能力,而且鸠山本人与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的政治资金问题以及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久拖未决也是导致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政治资金问题在民主党执政前就已出现,并一直困扰着该党。2009年3月,时任民主党代表的小泽一郎秘书大久保隆规涉嫌伪造“陆山会”政治献金报告书被捕,“陆山会”办公室遭到检察机关的搜查。“陆山会”是管理小泽政治资金的团体,该团体曾在2004年购买东京最繁华地区的一块房产,耗资约3.5亿日元,但在2004—2005年的账目中没有这笔开支的纪录,检察机关怀疑这笔资金来源是某些企业或团体给小泽提供的不正当政治献金。同年5月,小泽因政治资金问题辞职,鸠山继任党代表。

一个月后,鸠山也在记者会上承认其政治资金管理团体的收支报告书存在虚假记录,对此表示道歉,但将此事责任推给了秘书,并表示自己不会为此辞职。就任首相一个月后,鸠山又被曝出暗中接受母亲的资金援助,可能涉嫌偷逃赠与税等问题。鸠山当时表示,将根据检方查明的事实,将母亲提供的资金作为赠与进行申报并尽快纳税。此项资金的总额达到12.6亿日元,纳税额将超过6亿日元,鸠山因此被自民党称为“平成时代的逃税王”。12月24日,鸠山的两名前秘书因涉嫌参与鸠山资金管理团体及相关政治团体的收支报告作假而被起诉,现任首相前秘书被追究刑事责任,在日本尚属首次。

比起政治资金丑闻来,给予鸠山内阁致命打击的是在美军驻日基地问题上处理不当。普天间基地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冲绳的主要航空基地,位于城市中心,四周人口密集。长期以来,因其造成的噪音污染和飞行安全等问题,冲绳地方居民一直要求该基地迁离。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时任日本首相的桥本龙太郎与美方签订原则协议,决定迁出基地,并在冲绳本岛东部的边野古地区新建一处机场。在2009年大选前的竞选期间,民主党声称要推翻其协议,将普天间基地迁出冲绳,并将其作为竞选纲领的重要部分。尽管该主张得到联合执政伙伴社民党和冲绳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但美国方面强烈反对。12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紧急约见日本驻美大使,敦促日本尽快履行两国在多年协商后达成的现有方案。5月4日,鸠山首相访问冲绳县,正式宣布放弃将普天间美军基地完全搬出冲绳的计划,引起冲绳居民的强烈抗议。5月28日,日美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普天间基地迁址方案基本沿袭2006年日美政府达成的协议。5月30日,社民党因不满普天间基地搬迁方案决定退出联合政府,在野党纷纷指责鸠山违背竞选承诺。

另外,鸠山政权也受到民主党内小泽一郎派系的制约。民主党由多个政党组合而来,党内派系林立。2009年大选后,小泽派势力迅速增大,拥有150名国会议员。在鸠山政权成立后,小泽继续担任民主党干事长,负责竞选事务和国会运营,权力很强。在上述多重压力下,鸠山首相被迫在6月2日宣布辞职,同时小泽一郎宣布辞去民主党干事长的职务。

2010年6月4日,民主党选举副首相兼财务大臣菅直人出任新代表,并众院全体会议上当选日本第94任、第61位首相。尽管菅首相任命反小泽的人物担任内阁官房长官和民主党干事长,但由于民主党没有在提高消费税问题上达成全党一致,也没有在舆论导向上获得民众的充分认同,因而在7月11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惨遭失败。在改选51议席中仅获得44议席,总议席减少10议席。11月初,菅内阁首次出现支持率低于反对率的情况,其中支持率跌至40%,反对率增加到48%。

菅直人首相2011年1月4日召开新年记者会,明确表示在任期间不会解散众议院,强调今年要与政治资金问题做了断,并显示出推动讨论提高消费税的决心。菅直人首相14日改组内阁,民主党代理干事长枝野幸男接替仙谷由人出任内阁官房长官,在野党日本奋起党共同党首之一、前财务大臣与谢野馨出任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主持税制改革。

尽管3月1日预算案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但菅直人内阁支持率已跌至17.8%。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大地震、海啸、核泄露,菅直人首相频频发表电视讲话,通报救灾进展,安抚民众情绪。12日身着浅蓝工服的菅直人乘坐直升机前往重灾区福岛、宫城两县察看灾情,访问了紧急冷却系统出现异常导致核泄露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并从空中视察地震海啸灾情严重的两县沿海地区。富士电视台20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舆论调查显示,菅直人内阁的支持率从当月3日的24%猛增到35.6%。

尽管如此,在4月初的统一地方选举中,民主党在东京都、北海道和三重县的知事选举中输给了最大的在野党自民党,在41个道府县议会选举中获得的议席低于选举前的384个议席。菅直人与民主党领导层决定向自民、公明两党提出以书面方式保证《2011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案》《公债发行特例法案》以及《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通过国会审议为条件辞职。国会众议院22日通过民主党提交的国会会期延长方案,决定将原定于当天结束的本期国会会期延长70天至8月31日。

7月20日,政府2011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案在众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该预算案包括大地震灾民援助政策所需的经费等。众议院7月28日通过了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赔偿法案,即《原子能损害赔偿支援机构法案》。8月11日,众议院通过了《特例公债法案》,23日《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同样顺利通过众议院的审议。因此,26日菅直人出席民主党高层干部会议,正式宣布辞去党首职务。

8月29日,民主党所属国会两院议员参加的选举大会经过3个多小时的两轮投票,财政大臣野田佳彦战胜其他4位候选人成为新任党首。当选党首后,野田邀请民主党参院议员会长、与小泽一郎关系密切的舆石东出任民主党干事长一职,并表示要以此“作为党内融合的象征”。

野田首相9月13日下午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发表施政演说,表示新内阁将致力于实现灾后重建、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及重振日本经济。政府及民主党明确表示已经将社会保障及税制一体化改革的重点——增加消费税的改革步骤确定为两阶段,实施时间截至2015年,实施额度为上调10%。另一方面,为推动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野田首相在内阁记者招待会上对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持积极态度。

为实现增税政策目标,野田首相在1月13日改组内阁,17名阁僚中12名留任,新阁僚最受注目的是民主党前干事长冈田克也出任副首相兼任社会保障和税制一体化改革和行政改革担当大臣。但舆论反映不佳,根据《朝日新闻》的调查,野田佳彦内阁支持率已下降到29%,反对增加消费税的民众也上升到57%。到6月4日,野田首相再次次改组内阁,冈田克也和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等13名前内阁大臣留任,更换防卫大臣和国土交通大臣等5名大臣。尽管社会舆论肯定此次改组内阁,支持率有所上升,但反对提高消费税率者增加6个百分点。

由于得到自民、公明两党的支持,6月26日众议院全体会议以363票赞成、9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消费税增税法案。但在表决中,以小泽派议员为主的57名民主党议员投了反对票,还有部分议员未出席国会审议。根据民主党相关规定,决定对其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结果民主党在众议院的席位从289个下降到251,仅比半数多出11个席位。7月11日,小泽一郎率领50名国会议员成立新党,名称为“国民生活第一党”,小泽一郎为党首。7月24日,退出民主党的参议院议员谷冈郁子等3人与退出国民新党的龟井亚纪子等4名女性议员成立新党派“绿之风”。

尽管消费税增税法案通过国会审议,但野田内阁仍将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最大的焦点是关系到2012年度预算财政来源的《公债特例法案》。7月6日,财务大臣安住淳在记者会上表示,如果发行赤字国债所需的《公债特例法案》迟迟无法通过的话,预计10月底政府财政将面临枯竭,并对国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第181届临时国会开幕后,野田首相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发表施政演说时表示将坚决履行“面向未来的责任”,旗帜鲜明地表示继续维持政权运营的决心,但在野党控制的参议院拒绝参加会议。其后民主党和主要反对党同意尽快在国会通过发行赤字国债的《公债特例法案》修正案,满足野田首相提出的解散国会众院条件。11月14日,相关法案在参众两院获通过,同时野田首相宣布解散众院,随后11人离开民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