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民期望稳定
由于民主政权不稳且民望急剧下降,因而引发其他政治势力纷纷出现,其中以大阪市长桥下彻最为积极。桥下彻本是一名律师,因出演日本热门电视节目《大家都想去的法律事务所》而成为日本知名人物。2008年1月,桥下彻在38岁时当选为大阪知事,成为当时日本最年轻的知事。为推进大阪府与大阪市合并的“大阪都构想”,2010年4月成立由大阪府、大阪市议员等组建的地方政党“大阪维新会”,桥下担任党代表,大阪府议会议员松井一郎出任干事长。在2011年的统一地方选举中,该党获得大阪府议会过半数议席,在大阪市和堺市两地选举中也分别成为第一大党,该党成员分别当选大阪府议会、大阪市议会和堺市议会的议长。桥下彻竞选大阪市长成功,松井一郎竞选大阪府知事成功,同时该党成员竞选吹田市、守口市的市长成功,其后将目光投向国家政治。
2012年2月,“大阪维新会”宣布面向下届众议院选举举办的“维新政治塾”将于3月24日开讲。最初目标是招收600名学员,从中选出400人参加大选,争取拿下200个众议院议席。但招收学员通知发出后,各地报名者蜂拥而至,最多达3326人,“大阪维新会”不得不对报名者进行严格筛选。9月12日,由“大阪维新会”创立的新党“日本维新会”在大阪成立,该党以参与国家政治为宗旨,计划参加下届众议院选举。新党总部设在大阪,党代表由桥下彻担任,其后有9名来自民主党、自民党、大家党的众参两院议员加入“日本维新会”。
9月26日,自民党总裁选举在其党总部举行,经过2轮投票,最终原首相安倍晋三战胜前政调会长石破茂、干事长石原伸晃、原官房长官町村信孝、代理政调会长林芳正等其他4名候选人,当选为新一任自民党总裁,任期为3年。
10月25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辞去东京都知事一职,宣称纠集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组建新党,争取在即将举行的大选中“重返国政”。早在2010年4月,石原已经与平沼赳夫等人组建“奋起日本”党,平沼担任党代表。2010年7月该党参加参议院议员选举,尽管在比例区获得123万张选票,但仅当选1人。石原宣布购买钓鱼岛附属岛屿后,该党支持其行为,并专门设立募捐的银行户头,其后提出的“政策宣言”中也接受了石原主张的自主制定宪法、在钓鱼岛部署自卫队等。11月13日,石原慎太郎举行记者会,宣布新党“太阳党”正式成立,平沼与石原共同担任新党党首。。
11月17日,桥下彻和石原慎太郎等人宣布日本维新会和太阳党合并,由石原慎太郎担当代表,桥下彻担任代表代行。该党主张打破中央集权体制、消费税地方税化、参加TPP谈判,强化农业竞争力,在能源政策方面没有明确提出废除核电站时间,但加进建立安全标准等规则以及电力市场的自由化等。
为迎接大选、纠集主张“摆脱核电站”、“反对增加消费税”、“反对TTP”、“地方分权”势力组成第三极政治势力,国民生活第一党党首小泽一郎积极推动滋贺县知事嘉田由纪子在11月27日宣称将高举去核电大旗组建“日本未来党”,拥有3名众议员和5名参议员。第二天,国民生活第一党召开常务干事会,决定与日本未来党合并,“脱核电党”也宣布并入日本未来党。“脱核电党”前身是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2010年4月26日成立的政治团体“减税日本”。2011年统一地方选举后拥有47名地方议会议员,2012年10月31日发展成为拥有5名国会议员的政党。先后计划与太阳党、日本维新会合并,但未能获得实现,其后在11月22日与“实现反TTP、脱核电站、消费税冻结党”共同组成“实现减税日本、反TTP、脱核电站党”。
除以上新党外,还有国民新党(2005年8月由反对邮政民营化法案的绵贯民辅等5名国会议员脱离自民党组建,2012年因消费税问题发生分裂)、新党大地(2005年8月由原北海道开发厅长官铃木宗男发起成立,以北海道为据点)、新党日本(由反对邮政民营化改革相关法案的自民党议员小林兴起等4人和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在2005年8月成立)、新党改革(前身是2008年由前民主党离党议员渡边秀央等人成立的改革俱乐部,2010年自民党实力派议员舛添要一加入后改为现名)、大家党(前身是渡边喜美组建的政治团体“国民运动体日本黎明”,2009年8月成立该党)等政党参加大选。
12月4日,第46届众院选举报名工作截止,竞选活动拉开帷幕。各党党首及候选人连日在各地街头发表演说,奋力宣传本党主张。此次大选共有12个政党登记参选,是日本自1996年实行现行选举制度以来参选政党最多的。另外有1504名候选人参选,是现行宪法1947年实施以来最多的。从政策主张来看,最大政党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差别不大。例如在财税政策方面,民主党主张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的同时,提高低收入者补贴、增税所得收入用于社会保障,2015年将财政收支赤字减半,2020年实现财政结余、改革所得税和继承税,促进所得收入的再分配。自民党的主张是2014年4月消费税提高到8%,2015年10月提高到10%,但在实施年限到来半年前由内阁做最后判断、消费税全额用于社会保障费用,争取在2020年度国家和地方实现财政结余、国家和地方削减公务员费用共计2万亿日元;在刺激经济计划方面,民主党主张摆脱通货紧缩,2013年年初编制大规模的预算修正案、通过改革税制调整对企业投资建厂的支持和限制,构筑有利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大环境、果断采取措施以应对过度的日元升值和剧烈的外汇变动。自民党则主张为摆脱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的局面设定2%的物价目标、实施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实现3%的名义经济增长目标、为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法人税;在外交政策方面,民主党主张深化日美同盟,同时加强日美经济关系、遵守专守防卫的原则下,基于民主党执政期间所制定的防卫大纲,切实加强防卫力量,以海上保安厅为核心,确保日本领土及领海的绝对安全、平稳地维持及管理尖阁(钓鱼)诸岛、全力应对朝鲜的核试验与研制部署导弹。自民党则主张重新构筑日美同盟、阻止朝鲜进行核开发、改革行政改革推进法适用自卫队军官的相关规定,解决日本部队实有人员不足的问题、设置管辖日本领土及主权问题的政府机关、为强化对尖阁诸岛的实际控制,探讨在岛上常驻公务员、反对对所有行业毫无关税保护的态度参加TPP谈判等。
12月16日大选的投票结果,自民党、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公明党、大家党、日本未来党、日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国民新党、新党大地等党获得议席。自民党的席位从选举前的118个增加到294个,民主党从230个骤减为57个,维新会从11席增加到54席,公明党从选举前的21席增加到31席,大家党从选举前的8席增加到18席,未来党从选举前的61席减少到9席,共产党从选举前的9席减少到8席,社民党从选举前的5席减少到2席,新党大地从选举前的3席减少到1席,国民新党从选举前的3席减少到1席等。
盘点此次大选,民主党惨败的原因首先是许诺的政权公约实现不到三分之一,反而提高了政权公约没有的消费税税率,导致党内分裂和选民不满;其次,一味敲打官僚,高唱政治主导,结果未能发挥精英官僚的主观能动性,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再次,一方面减少政府投资,公共事业开支从2009年的7.1万亿日元减少到2012年4.6万亿日元,引起地方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增加其他经济效果不佳的开支,致使政府预算2009年的88.5万亿日元增加到2012年的96.7万亿日元,为弥补税收不足,每年发行超过30万亿日元的赤字国债,从而使国债余额从594万亿日元增加到709万亿日元;另外,在核电站泄露事故处理及其核能政策方面未能得到国民的认可,在恢复经济发展问题上与经济界精英人士的协调出现障碍等。结果在大选中不仅议席骤减,而且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文部科学大臣田中真纪子等8名内阁成员落选,打破3名阁僚落选的原纪录。
自民党大胜反映选民希望具有长期执政经验的政党稳定局势,正如工商会主席冈村正立所指出的那样:“选民对自民党执行政策的能力寄予厚望。”但此次大选投票率创新低,小选区为59.32%,比例选区为59.31%,与上届相比均下降9.96个百分点,创二战结束以来最低记录。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选民对政治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边倒的无风险选举、即自民党肯定获胜的局势降低了选民的投票热情。
此外,维新会、未来党等第三政治势力未能获得增长也反映了选民希望政局稳定的心态。尽管维新会赢得54席,大大超过选举前的11席,成为众院第三大党,但真正成为足以影响政坛的一极尚有距离。石原慎太郎认为选举结果“可以接受”,“一个新党不可能第一次参选就赢得多数席位”,桥下彻底也认为维新会“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必须组建能够对抗执政党的力量”;未来党打出“零核电”旗号,同样期待成为“第三极”,遭遇惨败,党首嘉田由纪子说:“我们的政策主张没有为选民所充分了解。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