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视域下的文学诉求及其反思——《讲话》与周立波的文学创作

政治视域下的文学诉求及其反思——《讲话》与周立波的文学创作

杨向荣/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立波的文学创作历来颇受争议,一方面,周立波在文学创作的民间性以及对乡村文学的题材开拓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而另一方面,在革命的年代中,周立波的创作无疑带有很深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倾向,也正是这种革命情结与政治倾向的过于极端化,导致周立波的创作受到了不少学者的非议。笔者以为,要深入分析周立波的文学创作及其意义,必须结合当时的文艺环境,而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应当说对周立波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以为,剖析《讲话》对周立波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为我们审视周立波创作中政治视域与文学视域的双重悖论性视域提供一个极富意义的反思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