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至1948年,在东北参加土改,创作《暴风骤雨》

六、1946年至1948年,在东北参加土改,创作《暴风骤雨》

1946年,周立波来到东北哈尔滨珠河县(尚志县)元宝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担任区委副书记。

1947年5月,周立波调到松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松江农民报》(计出三十二期),撰写了小演唱《张丕谟抓坏蛋》,同时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7月,周立波来到五常县周家岗参加土改“砍挖运动”,历时四个月,边工作边修改《暴风聚雨》上卷初稿。《暴风骤雨》上卷在《东北日报》上连载,由东北书店于1948年4月出版。上卷完成后,周立波到过拉林、苇河、呼蓝县长岭区深入生活,创作《暴风骤雨》下卷。下卷由东北书店于1949年5月出版,成为土改工作必备参考书。东北文学工作委员会于5月19日召开《暴风骤雨》座谈会。1951年底《暴风骤雨》荣获该年度颁发的苏联斯大林文学奖金,被译成英、法、俄等文字。

1948年7月周立波调到东北文协主编《文学战线》,次年又被任命为鲁迅文艺学院研究室主任。1949年7月在北京参加全国文代会第一次会议,为东北文艺工作者代表团九人团委之一,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前身)委员,并和郑振铎一起担任全国文协研究部负责人。第一次文代会后,调任文化部编审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