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市情简介

新闻报道与访谈

“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举行

光明日报9月3日讯(记者曹建文)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到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家乡湖南省益阳市,参加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湖南省益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就传承周立波文学精神,促进地方文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繁荣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周立波1908年出生于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反映农村变化,塑造农民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南益阳力促“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

由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共湖南省益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周立波家乡湖南省益阳市举行。

周立波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1928年投身革命文化运动。他始终与时代同步前进,与人民血脉相通,坚持深入群众生活,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品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

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就传承周立波文学精神,促进地方文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繁荣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与会者认为,我们今天纪念、研究周立波,就是要学习他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宝贵经验。周立波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因而他的创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喜爱和尊重。

会上,中国丁玲研究会、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和益阳三周研究会签订了学术研究合作协议。(2012年08月29日《文艺报》第二版,作者邹 理)

研讨其创作 传承其精神“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湖南日报8月15日讯(记者 尹虹 郭云飞 通讯员 周为)“在充分肯定、深入挖掘一代文坛巨匠周立波先生的文学价值,学习他的人品、学识、才华的同时,我们更要学习他坚持不懈深入基层与实际、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坚持文学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由中国新文学学会、益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周立波家乡益阳市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出席研讨会。

周立波1908年出生于益阳城郊谢林港镇清溪村,终身追随时代的步伐前进,坚持投身于革命激流之中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给周立波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滋养,他创作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因此与山西的赵树理、陕西的柳青被誉为新中国文学史上的“三驾马车”。在周立波的帮助与带动下,湖南文坛群星灿烂,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周立波因此还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作家,就传承周立波先生的文学精神、创作态度、创作经验,促进湖南地方文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今年正值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70周年,深入总结周立波同志的文艺创作经验,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意义重大。

“三周”研究结硕果 文化强市谱新篇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召开蔡力峰 胡忠雄 黄永林 蒋祖烜 讲话 贺新致开幕词

益阳日报讯(记者 李双建 杨石明)2012年8月15日,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云集银城,交流研究成果,缅怀这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巨匠,学习、继承和发扬周立波同志的创作经验、文学精神,共同推动益阳、湖南地方文化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和中共益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忠雄,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祖烜在开幕式上讲话。市政协主席贺新致开幕辞。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周小毛,市领导黄加忠、罗智斌、张群华,副厅级干部、市长助理曾宪军等出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光明日报、新华社、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教授向大会提交了50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蔡力峰指出,周立波是从益阳走出来的文坛巨匠,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学贯中西的作家、才华横溢的学者,还是出色的翻译家和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村各阶段的历史性变化,深刻描写了中国农民参与革命与建设的人物群像,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这次研讨会的举办,就是要充分肯定周立波的成就和贡献,深入挖掘周立波作品的文学价值,学习他几十年坚持革命文学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中国现代化服务的崇高精神。我们要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文艺创作的全过程,多出精品力作,多反映富民强省和现代化进程中先进人物的精神风貌,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核心价值理念、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胡忠雄说,益阳历史传承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益阳山水相依,风景秀丽。益阳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益阳是湖南“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建设示范区、长株潭“3+5”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益阳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黑茶之乡、苎麻之乡、小有色金属之乡和羽毛球之乡。益阳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良好势头。未来益阳的建设,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建设绿色益阳,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文明;就是要建设文化强市,包括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队伍强、文化品牌强。我们要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活动搭台,文化唱戏。通过“三周”研究、散文诗笔会等形式聚焦益阳、繁荣益阳文化。

会上,益阳“三周”研究会与中国丁玲研究会、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签订了学术研究合作协议。

研究会加强合作与交流很有必要——访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涂绍钧

8月15日,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举行。开幕式上,中国丁玲研究会、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益阳三周研究会签订了学术研究合作协议。“丁玲和周立波的私交本来就很好,就因为这个,我们两个研究会也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涂绍钧说。

涂绍钧称自己见过周立波一面,“但可惜是在他挨批斗的时候”。他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那是一种折磨。“那么知名的一个作家啊,低着个头,想想都心酸。”后来,他把这事告诉丁玲,丁玲听后,也是很久没有作声。

涂绍钧介绍,丁玲和周立波的私交很不错。1979年9月14日,刚获平反不久,万事还没理出头绪的丁玲听说周立波生病住院了,放下一切杂务,急忙赶往医院探望。9月28日,周立波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丁玲又亲自前去吊唁。

涂绍钧认为,丁玲、赵树理、周立波他们三个都对农村、农民非常关心,他们关于农村、农民的作品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研究他们的作品,分析其创作思想和主张,便会发现,这是合乎时下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因此,三个研究会以后要经常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与沟通。

涂绍钧是常德人,曾无数次路经益阳,但对益阳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印象。他这次来参加研讨会才发现,益阳有些东西是很超前的。他觉得,“宜居城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益阳日报记者 邢玲 见习记者 张星)

农民需要这样的作家和作品——访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8月15日,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山西省晋城市赵研会名誉会长赵魁元,在签订与中国丁玲研究会、益阳三周研究会的学术研究合作协议后如是说。

赵魁元认为,现在大家研究赵树理、丁玲和周立波,其意义无外乎两点。一是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三个人,最大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带着浓烈的农民感情,写农民事,为农民言。二是现在的农民需要这样的作家和作品。他们三人,都是敢于说真话的人,也都是跟党走不跟风走的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周立波和赵树理两人,更因为在农村合作化运动方面有表现突出的作品,传出了“南周北赵”的美誉。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去弘扬。

目前,三个研究会已经初步拟定,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即丁玲诞辰100周年、赵树理诞辰110周年的时候,共同召开有关的研讨会,进一步促进交流与沟通。

赵魁元是第一次到益阳。他觉得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但更神奇的是,这个地方同时出了三位在当代文化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任何当代史都是有历史烙印的,这方水土,一定还有着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他认为,对“三周”的研究,要重在对其精神的研究,要挖掘出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展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并将之运用到益阳奋力后发赶超的大潮中来。(益阳日报记者 邢玲 见习记者 张星)

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进步——访三周研究会会长周宪新

8月15日,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会上,中国丁玲研究会、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与益阳三周研究会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影响将是长远的。”8月20日,三周研究会会长周宪新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周立波是从益阳走出来的文坛巨匠,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学贯中西的学者,还是出色的翻译家和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的作品中对家乡人物细致入微的刻划,对家乡民情风俗饱含深情的展示,对家乡山水浓墨重彩的描绘,成为益阳对外宣传的名片,同时,也为外地朋友了解益阳感知益阳提供了窗口和平台。

我市曾举办过三次周立波学术研讨会,分别是在1986年、2006年和2008年,“但一些论题还是没有发掘清楚。”周宪新说。因此,此后几年,再次举办周立波学术研讨会的活动一直在酝酿中,今年2月我市开始筹备第四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得到了益阳市委书记马勇,市长胡忠雄,市政协主席贺新等领导高度重视,并且得到了华中师大副校长黄永林为会长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的大力支持。董之林、贺绍俊等北京文艺理论批评界的顶级专家们专门为会议撰写论文并参加会议。

周宪新介绍,此次研讨会邀请到学者专家65名,其中国内著名大学文学院长7人,博士生导师12人,规格是最高的一次,共收到学术论文50篇。“这不仅是对周立波研究的纵深推进,更成为宣传推介益阳的好机会。”周宪新说,很多专家认为,市委、市政府这样重视文化,而且又有这么多研究成果,在地州市中,是不可多得的。

此次三家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对我们三周研究会而言,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取得他们的学术支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周宪新说,丁玲、赵树理和周立波都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成长的革命作家,写作题材也多来自农村,如今对他们三人的研究都已形成各自的学术圈,尤其是中国丁玲研究会和赵树理研究会,“办得早也办得好”,值得好好地交流和学习。

周宪新透露,三家研究会已经拟定,将分别于2014年丁玲诞辰110周年、2016年赵树理诞辰110周年、2018年周立波诞辰110周年之际,召开三次大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益阳日报记者 邢玲)

益阳市市情简介

侯耀森/湖南省益阳市委政研室科长

益阳市地处湘中偏北,背倚雪峰山,怀抱洞庭湖,辖安化县、桃江县、南县、沅江市、赫山区、资阳区、大通湖区和国家级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8.7万人。

益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中心城区距省会长沙不足70公里,离黄花机场仅1小时车程。石长铁路和洛湛铁路在此交汇;319国道和长常高速公路穿越市区,银城大道对接长沙大河西“两型”社会先导区,杭瑞高速、二广高速穿过市境;资江流经全境注入洞庭湖,境内水系发达,千吨级船舶可通江达海。

益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代初期设立县治,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汉传佛教策源地之一、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久远厚重的文明积淀,形成了梅山文化、南洞庭湖渔耕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竹文化、黑茶文化等诸多地域特色文化,素有“诗歌之乡”、“花鼓戏窝子”、“羽毛球之乡”的美誉。唐代诗僧齐己,清末诗僧海印,明清重臣郭都贤、陶澍、胡林翼和书法家黄自元,现代文化名人周谷城、周扬、周立波,华侨领袖张国基、“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都出生在这里,还先后走出了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等羽毛球世界冠军。山的高峻、水的灵动、竹的品质造就的人文环境,培育了益阳人“崇文尚义、通达超越”的精神。

益阳山水相依,风景秀丽。安化茶马古道古韵悠悠,令人神往;桃花江竹海、南洞庭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声名远播,景色迷人;中心城区依山傍水,绿树掩映,自然生态良好,长年空气质量优良,人居环境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4%,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最适宜人居城市”和“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

益阳资源丰富,物产丰饶。这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黑茶之乡、苎麻之乡、芦苇之乡、竹子之乡,是国家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苎麻、生猪、水产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益阳还被誉为“小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锑、钨、钒、石煤储量均居湖南前三位。

益阳是湖南省“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建设示范区、长株潭“3+5”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益阳中心城区被纳入长株潭都市区。近年来,中共益阳市委、人民市政府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开放带动等四大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保障,突出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5%;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83.63亿元,财政收入60.0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2%、32.8%;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