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资聚智 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景点挖文脉,理地脉,文化旅游产业蒸蒸日上

凝资聚智 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景点挖文脉,理地脉,文化旅游产业蒸蒸日上

清溪村历史悠久,三国黄忠、南宋牛皋、元末的朱元璋等均曾屯军至此,唐代忠懿王李三墓葬于该村。全村以邓周两姓为主,占90%以上。据考周氏为三国名将周瑜的后代。几百年来,邓周两姓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一直推行勤、俭、忍、让、孝、礼、义、耕、读的处世之道。该村人才辈出,先后出了林煦春(益阳早期地下党领导人)、领导益阳“二五”减租的革命烈士邓梅魁、周立波(作家)、姚芷青(地下党员,周立波前妻)、周健明(作家,原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周彦邦(中国航天航空研究专家)、周小仪(北京大学博导)等大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人才。该村文风颇盛,有重文习武的传统,先后开办了湖南省立第五师范、蔚南女子中学、益阳县立二中、周氏蜚英中学、小学等。其中益阳早期地下党领导人林煦春就在蔚南女中兼课并立了地下党支部。民国初期清溪村成立了清溪诗社、花古戏剧团。遇婚丧嫁娶、生子祝寿和重大节日,盛行唱花古戏、打地花鼓、耍花灯、唱皮影戏。

凭借丰富的人文底蕴,清溪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清溪文化旅游经营开发有限公司,对清溪村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经营管理。委托国家旅游局规划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北京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中国•清溪——山乡巨变第一村景区总体规划》,通过修缮故居、再现故景、恢复故园(“三故”)等方式和途径,逐步形成了“红色”、“古色”为主题的清溪文化旅游品牌。其中以周立波故居、山乡巨变展览馆、立波文化广场、梨园纪念馆、山乡巨变情景雕塑群等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清溪讲堂、清溪书社、民俗艺术广场、山那面人家老屋、立波小街、游客中心等为核心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清溪村“新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纪念地”和“乡村民俗文化聚集地”这两张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