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阅读周立波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体验书中的历史和人物,而且是理解一种生命经历并尊重一种生命精神的价值。
在我们这个被时尚情趣轰炸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淹没在随处可见的生活和文学的时尚情趣中,也容易对文学作品看过即忘。于是,我们在一个充满繁华和问题而又特别应该反省自身的时代,而市场中国很缺反躬自问的精神,要反省就要有尊重、负责任,我们就要学会周立波先生的写作精神那样的对生命有尊重和负责任。
周立波先生怀着一种虔敬和真诚去记载下来当年这些生活,这让后来人可以进入、体验、回顾、记住这样的经历而珍重历史、关注生命。当我们没有体验过书中描写的那种生活,我们就无权否定和轻视那样的生活、无权说它们并不重要。二十世纪1980年代以前的中国生活,有残酷的一面,也有要珍重的一面,我们必须思考那些作品中的历史、人性和生命价值以及文学存在的意义和形式,我们无权轻浮地评价以至蔑视那些生活和生命以及那样的文学。
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写实风格显示的,其实就是一种幸福风格。半个世纪的天灾人祸之后,获得幸福的感受遍布于1950年代的日常生活中,在195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发生的政治运动和文艺运动中,虽然这种民间生活与时代巨变交织产生的生活幸福被分解了,文学中单纯明朗的生活幸福感也被瓦解了,逐渐形成以政治概念影响生活与文学的风格和形式,但那种单纯明朗的幸福追求的尾声仍然延续在1960年代的生活和文学中。
这些作品中被记载的生活虽然离今天已经遥远以至无法被关注、被理解,人们更关心身边欢乐和现实幸福,但对经历过那些生活的人来说,无论看上去多么遥远都近在眼前,那些被记载的生活由于切身体验而刻骨难忘,它们对亲历过那样的生活以及那个时代的人,是很珍贵的回忆和很重要的经验。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那些经历必须被理解、被尊重,他们的那段生命才有价值,因为他们曾经真诚地追求过和生活过,而周立波先生的作品使它们能够保存这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