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周立波先生的作品作为文学文本的另一个重要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文学性,也在于其精神文献性,在于其作为真实叙述在历史里的绵延性。
一方面,周立波先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这些作品有周立波先生作为作家的个人精神文献性以及当时人们精神状态的文献性。另一方面,周立波先生的作品有记录当时历史状态的文学和文化史的文献性。
周立波先生的作品是一个周立波先生的个人精神空间以至私人精神空间,它表达和记载周立波先生的个人精神和情感,并将个人事件转化为艺术事件,从而表达周立波先生对公共事件的思考,即对那个时代与生活的思考。这个空间的单纯性,使周立波先生获得一个相对自由的生命、生活以及社会的领域,这种单纯性和自由性使人们可以相信和贴近那种生活,由信任他们以达到对我们自己的信任,从而达到对一种真实、一种品质、一种精神的相信。
比如,在周立波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1960年代的现实和理想、日常生活与宏大主题仍然相互配合,并且具体化为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但现实与理想已经不像1950年代那样自然贴合。1960年代的现实开始绑架理想、生活开始抽象革命,让人们以为正在发生的现实就是已经实现的理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生活的普遍内容,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追寻一个高高在上的理想幸福。
即是说,周立波先生的作品既具有一种历史叙事的价值,也具有一种精神文献保存的价值。这种历史叙事和精神文献保存价值,来源于这些作品中单纯而不虚假的记述,这使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真实地面对那个时代以及当时人们的精神生存状态。如果没有周立波先生的这些作品,那么,我们就很难真正了解周立波先生以及当时与他相关的许多人物,同时,这些生活内容和风貌以及相关的精神状态可能就此淹没在历史中、消失在绵延的日子里,再也没有人知道、不会有人关心、也不会影响后人,更不可能对人们今后的文化研究和文化生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