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有价值的科研论文,让中山的团队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

撰写有价值的科研论文,让中山的团队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

我们那个年代的医生写文章主要是为了解决疾病治疗的问题。如果踏踏实实地客观记录好研究的内容,通过论文和会议交流的形式进行报道,成稿的文章就会是非常实用的、有科学价值的文章。

我在超声方面的第一个报道,是1964年4月第一届全国声学学术会议及1964年11月全国超声应用学术会议上,关于研制超声仪器的内容,使我院的超声研究总结为全国所知。继而于1983年6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乳癌超声诊断会议、1994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进行的世界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WFUMB)学术会议,以及1992年于韩国首尔举行的亚洲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第3届学术会议,均由中华医学会组团,任命本人为团长。1985年8月5~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世界超声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国际会议,我任主席。鉴于我和同事们完成了很多国际领先、国内首例的发明,我在1988年的世界超声医学会的联合会上获得了“国际超声先驱者奖”。

为了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超声医学人才,《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于1991年创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超声专业权威杂志。1996年,我牵头与美国杰弗逊大学医院超声教育培训中心联合成立“中国上海中山-美国费城杰弗逊超声教育培训中心”,并担任主任。2000年,我代表中山医院申请并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

上述所有成就,是我们科室团结一致、共同劳动的收获,是我院、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学院与其他协作单位的领导大力支持与有关科室专业人员共同协作的结晶,更是全国医学超声专业人员长期努力的成果。

(徐智章)

——专家简介——

徐智章

徐智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教授,曾任超声科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982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二等甲级);1988年获国际超声先驱者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并获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