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肝上容易生恶果

35.“小三阳”,肝上容易生恶果

“大三阳”或“小三阳”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广大群众而言,这两个名词并不陌生,基本上人人都听说过,但却不甚了解。大家通常认为“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就没事,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存在病毒复制的乙肝患者中,高达30%的人可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其中“小三阳”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是“大三阳”患者的2倍,而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可达3%。故“小三阳”患者的肝脏上更容易结出“罪恶果实”,需要密切关注。

肝细胞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动态发展的演变过程,经历肝硬化再生良性结节、异型增生结节,最终发展为肝癌。 目前,“大三阳”“小三阳”患者首选的监测手段是超声检查,间隔时间一般为6个月,已有肝硬化背景伴结节(直径<1厘米)者间隔时间缩短为3个月。

超声检查具有实时动态、分辨率高、无创、无辐射、重复性好等特点。常规超声依据病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检出肝脏肿瘤性病变的准确率为53%~77%;超声造影能实时显示肝脏肿瘤的微血流灌注,极大地提高了早期肝癌以及肝癌卫星病灶的检出率,它的敏感性可提高到91%~97%,其结果与增强CT或增强MRI有很好的一致性。

在肝硬化良性结节到恶性转变的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监控,才能及时发现早期恶变的病灶,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所以说,肝上更易生“恶果”的“小三阳”患者必须3~6个月做一次超声检查。

(虞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