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为“新肝”保驾护航

36.超声检查为“新肝”保驾护航

肝移植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整个移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都离不开对移植肝脏及其血管的监测。超声检查可实时动态观察肝脏实质情况、肝脏血管通畅性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整个移植的围手术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及血流动力学评估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进一步提高移植肝存活率及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超声检查在肝移植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可以说超声检查贯穿肝移植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

(1)术前检查:终末期肝病患者宜在肝移植手术前1~2周进行术前超声检查,检查时需空腹。常规超声评估病变肝脏、胆道系统情况,了解有无肝内外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肝脏血管通畅性,血流速度,及时发现会影响手术操作的病变。

(2)术中检查:术中超声检查在肝脏血管吻合后关腹前进行,以手术室专用隔离带包绕超声探头检查,以了解供肝的内部血管情况,确定血管的通畅性及血流速度,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

(3)术后检查:成人术后连续监测3天;小儿由于血管相对较细,术后连续监测7天,然后根据实验室指标调整检查次数。术后超声检测的内容包括:肝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肝内外血管情况及流速、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无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并发症;了解肝内外胆管情况,有无胆管扩张;有无胸水、腹水。

超声检查通过对肝移植患者的术前评估、术中诊断、术后监测与随访中的应用,为肝移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特别提醒

围手术期是围绕外科手术的整个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后患者基本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顾莉红 李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