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长“东西”,超声医生来定性

39.肾上长“东西”,超声医生来定性

当发现肾脏上长了个“东西”——占位性病变时,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心里都很难过,特别想知道这个“东西”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检查中的专用名词,常常出现在超声、X线摄片、CT、 MRI等检查结果中,简单来说就是在被检查部位发现了一个多出来的东西,对周围组织形成压迫。

肾占位性病变是一个统称,指长在肾脏部位的病灶,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占位常见的有肾囊肿、肾错构瘤、肾血管瘤等;恶性占位主要有肾细胞癌、肾盂癌等。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那么,如何判断肾占位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呢?超声检查有何作用呢?

超声检查是肾脏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实时、无创等优点。常规超声能显示肾脏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血供情况,寻找肾内有无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具体的大小与位置、病变边界是否清晰、内部成分(囊性、实质性还是囊实混合性)、血流信号的多少,以初步鉴别病灶的良恶性。

常规普通超声之外有没有进一步的检查方法?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做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可通过外周血管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脏器或病灶内微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如再结合常规超声,能够明显提高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也就是说,对常规超声检查后需明确性质的病灶,可进一步行超声造影检查。良性占位病变定期查,恶性占位病变早治疗。

(杨文琪 李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