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超声医生,你了解多少
在很多患者的印象中超声医生往往有点神秘:超声医生整天坐在昏暗的小房间里,把黏糊糊的药液在患者身上涂来涂去,看着小小屏幕上黑白的、彩色的“电影”,就能知道患者得了什么病。但是,也有部分患者认为超声医生就是接收临床医生开出的检查申请单后,按要求做检查的,就像个照相的。甚至,许多本身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对超声医生的工作也不够了解、不太熟悉、存在不少误解。其实,超声医生既不像大家想象中这么神秘,也不像大家想象中这么简单。那么,究竟什么是超声医生?一名优秀的超声医生是如何养成的?超声医生的日常工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什么是超声医生?超声医生首先是医生,和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生一样,需要在医学院校先完成完整的医学通识教育,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并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及执业医师证书。而超声医生的专业方向是超声影像的诊断及治疗,即能够通过超声影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初步诊断,为临床医生的后续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必要时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或进一步进行介入治疗。
一名优秀的超声医生是怎样养成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超声医生首先需要熟悉常见内、外、妇产、儿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掌握人体解剖及相应疾病的典型超声表现,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另外,超声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意观察、总结经验,不断钻研疑难及少见病例,不断学习超声的新技术及新知识。
超声医生的日常工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超声医生日常最为基础的工作固然是按照临床医生开具的检查申请单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时会观察器官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肿块。如有肿块则需进一步观察肿块的具体位置、肿块的大小、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边缘是否光整、肿块内部的质地(囊性、实质性或囊实混合性)及肿块内的血流灌注情况,必要时超声医生还会向患者询问发病的诱因、起病的缓急、主要的症状、既往诊治的经过和结果,如有检验报告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也可作为参考。另外,超声医生也可能会对所需检查部位进行触诊(例如:浅表软组织肿块、乳腺及甲状腺肿块等)。此时,超声医生好比是侦探探案一般,收集线索、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综合分析后大多可以得出初步的诊断。
根据获得的初步诊断,超声医生有时还会决定给患者加做相应部位的超声检查,例如:超声医生在检查患者颈部时若诊断甲状旁腺肿大,则可加做双侧肾脏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肾脏多发结石的情况,以印证并完善诊断。但是,当常规超声检查还不足以做出诊断时,超声医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借助超声新技术获得更多的线索,例如:超声造影可以获得肿块内微小血流灌注的信息、弹性成像可以获得肿块硬度的信息,也有利于超声医生做出诊断。另外,除了患者所熟悉的常规超声检查以外,超声医生还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获取肿块或脏器中的部分组织,送到病理科化验,最终获得病理诊断(诊断的金标准)。此外,超声医生在部分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超声引导下积液的穿刺引流、囊肿的抽液及硬化治疗、肿瘤的热消融治疗。
综上所述,超声医生,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超声医生必须学习广博的医学基础知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具备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训练出逻辑思维分析的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进行超声引导下活检或介入治疗时,心灵手巧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是患者们身边平凡而努力的超声医生,也是患者们并不够熟悉的超声医生。
(陈亚青)
——专家简介——
陈亚青
陈亚青,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超声医学组组长,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医学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擅长腹部、浅表器官、介入超声及儿科超声诊断,尤其是前列腺、乳腺、甲状腺和儿童肿瘤性疾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