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会造成肿瘤转移吗
不少患者可能曾经听说过甚至经历过“穿刺活检”。他们中的大部分对这四个字心生抵触,这并不奇怪,主要是人们对它还不甚了解。作为一种现代微创医学技术,人们今后会越来越多地与之相遇。
简单地说,穿刺活检就是使用具有针一样形状的医学器械透过患者的皮肤或者自然体腔(比如胃、直肠、阴道等)的内表面,扎入需要到达的目标内,取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对病因的确定、后续治疗方法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外科手术开放活检而言,穿刺活检具有方法简便、只需局部麻醉、损伤小、出血及感染机会少等优点,是得到病理诊断的安全、有效途径。 目前,超声医生还可以借助超声实时引导,使穿刺针尖准确进入病灶内,并且成功避开重要结构,实现了动态监测、精确定位、精准穿刺,进一步保证了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穿刺活检虽然创伤轻微,但还是有创伤的,理论上讲也有可能造成肿瘤细胞发生脱落、沿着穿刺针道播散。针对这个问题,穿刺针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比如针做得越来越细,针的表面做得越来越光滑,其目的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减少细胞的脱落和播散。
那种“穿刺操作不会造成肿瘤细胞脱落、播散”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实际。但是,肿瘤细胞脱落、播散是否一定会造成穿刺针道甚至更远的地方出现肿瘤转移呢?虽然不是绝对没有,但统计发现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穿刺导致的转移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并且肿瘤细胞的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种植不等于就可以形成新生的肿瘤。许多肿瘤在刚发现时(还没有经过任何穿刺或手术操作)就已经发生远处转移了,而许多肿瘤即使穿刺活检后经过10~20年的随访也未见转移。因此,患者不需过分担忧,更不必拒绝这项利远大于弊的微创诊断技术。
(章建全)
——专家简介——
章建全
章建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超声诊疗科、超声医学教研室原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甲状腺热消融学组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学组组长,解放军超声医学委员会介入学组副组长、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浦江分会主任委员。擅长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结节、乳腺结节、淋巴结肿瘤的热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旋切治疗,非血管超声造影诊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