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小肠气”,超声助诊断
2025年08月10日
41.怀疑“小肠气”,超声助诊断
通常情况下在腹股沟区看到或摸到包块,在站立、行走、跑步、劳动、咳嗽、哭吵等情况下明显,平卧休息后或用手推压包块又会消失,此时应首先考虑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或“小肠气”。
腹股沟疝由腹腔内肠管、大网膜通过腹股沟区腹壁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疾病早期疝块小,可回复,一般无特殊不适症状,仅偶尔伴局部疼痛或酸胀感,患者很容易忽视。但是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症状会逐渐加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有可能会发生嵌顿甚至绞窄,致肠管缺血坏死,进而威胁生命。怀疑腹股沟疝时应及早就诊、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
那么如何确诊腹股沟疝呢?其实做个超声检查就可以了。超声检查可明确疝发生的部位、腹壁缺损的范围、疝块的大小,明确疝内容物是肠管、大网膜还是积液等,观察疝内容物回复情况,判断有无嵌顿或绞窄等并发症,可以对疝的定位、定性作出客观诊断,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充分掌握病情,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为了协助诊断早期间歇性、隐匿性的疝,超声检查时需要患者配合做增加腹压的动作,如站立、咳嗽或用力屏气等。
超声检查还有助于鉴别腹股沟区的其他软组织包块,明确或排除其他疾病。由于超声检查简单、快捷、无创、实时动态、可重复、对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所以对于怀疑腹股沟疝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都会建议首选超声检查来帮助明确诊断。
(秦茜淼)
——专家简介——
秦茜淼
秦茜淼,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浅表小器官及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在腹外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