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遗“瘘”终身
当肛门周围可以触及条索状的硬块,时不时地会伴有局部肿痛或出脓,脓液排出后肿痛减轻,脓液经常的刺激又致使肛门处皮肤瘙痒或发生湿疹。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症状?这多半就是肛瘘惹的祸。
肛瘘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开引流的后遗病变,外口在肛周皮肤表面可见,内口位于直肠,两口之间有管道相连。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主,婴幼儿发病者亦不少见,主要见于男孩。复杂的肛瘘迁延日久又常会带来排便困难、贫血、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诸多不适,继发感染时还会伴有发热。由于病变位置隐秘,肛瘘常常成为患者的难言之隐,令患者苦不堪言,婴幼儿更是有苦难言。
肛瘘看似病小,实则并不好治,多数需要依靠手术才能治愈。肛瘘的难治首当其冲是难在诊断上,只有术前准确定位瘘管和内口的位置,才能为手术的成功提供最有力的保障。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无辐射、便捷而诊断准确率高的检查手段,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肛瘘的首选检查方式,其优势在于:经体表超声采用高频率探头,图像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肛周皮下软组织的细微病灶;经直肠超声还可深入直肠内部进行检查,探头可紧贴肛管内壁、直肠黏膜直接观察相应部位的病灶,高位复杂性肛瘘也往往难逃其法眼。
值得一提的是,经直肠超声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肛瘘内口的位置和瘘管的走向,还能分辨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对肛瘘的类型进行区分,为手术提供极有价值的帮助,诊断效果可媲美磁共振。
针对小儿的肛瘘,经体表超声检查则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小儿的肛瘘多发生在2岁以内,有明确的肛周感染史。由于小儿肛门狭小,易于哭闹,其他影像检查常常难以配合完成,而超声检查便捷、准确、耗时短,故已成为小儿肛瘘的首选检查方法。
肛瘘经手术治疗后大多能治愈,关键在于早日发现,早日明确诊断,超声无疑是首选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检查早日明确肛瘘的诊断及其复杂程度,在超声检查的提示下早日接受精准的手术治疗,方可避免遗“瘘”终身。
(银浩强 徐 芳)
——专家简介——
银浩强 徐 芳
银浩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超声科博士,副主任技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分会青年委员。擅长肛肠疾病的超声诊疗。
徐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分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