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讯员与报纸、记者的关系

关于通讯员与报纸、记者的关系

通讯员数目的多少,以及它和报纸关系的好坏,应是工人阶级报纸的好坏的标志之一。我们的报纸,并不是像资产阶级报纸那样,是属于少数人的、是由几个人来办的报纸,而是属于多数人的、由多数人来办的报纸,这样的报纸,要有很多通讯员,才能达到群众办报的目的。离开了广大的通讯员,报纸要谈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等都是不可能的。报纸的通讯员好像人的感觉神经,动物的触角,人的舌头上的“味蕾”一样,是最敏感的一部分。我们常说,通讯员是报社的眼睛、耳朵,报社要掌握情况,就要依靠广大的深入到各阶层群众的生活中去的通讯员同志,把各种情况反映上来。如果没有了你们,报社就会变成瞎子和聋子。通讯员和报社的关系,又好像是一棵大树的根和干的关系一样,整棵树能枝繁叶茂,首先是依靠那无数细微的树根在土壤里吸收了水分、养料。通讯员就像树根,是报社的根本。

通讯员与记者的关系呢?就好比战斗时主力军与民兵的关系。主力军能取得胜利的因素很多,其中民兵协助搜集材料、站岗放哨、侦察、有事情就报告等各方面的配合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但在必要时,民兵是可以提升作为主力军的。所以有的通讯员问,是不是可以提些通讯员到报社来工作呢?当然可以。是不是可以派记者和通讯员一起采访呢?我们说,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也是应该的。办报要有广大的通讯员为基础,列宁说过:“认为只有从事文学的人(在这个字的专门意义上来说),并且只有他们胜任于顺利地参加报纸的工作,是一种误解。相反的,一个报纸能够存在与活跃,只有五个领导的和经常的撰述人之外,还需要有五千、五百个不从事文学的撰述人。”假如《南方日报》有五十个专事写稿工作的人员,那么就应该有五千人、五万人和他合作。目前报社只有两三千个通讯员,这实在是很不够的。列宁是非常重视通讯员的稿件的,譬如他发现了有通讯员的重要稿件,他会用电话约那位通讯员谈话。毛主席也是一样,他在延安的时候,很注意通讯员的文章,在他写的一部关于财政经济问题的书中,就引用了许多通讯员同志所写的文章。的确,通讯员对党报说来是很重要的,最近,我们有一位铁路上的通讯员同志反映了一些材料,我们把它一直反映到北京去了,因为这材料对推动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反过来说,报社对于通讯员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报社,通讯员也就不成其为通讯员了。而且,通讯员还是需要报社的帮助、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