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海防——鸿基

二、河内——海防——鸿基

主人约请我们到有名的鸿基煤矿去。

离开河内,车子先到海防。在到海防的路上,我们很好地领略了这一带的农村风物。出发的时候,适逢大雨倾盆。这里很久没有下雨了,这无疑是一场喜雨,它给我们增加一层快感。大约一个小时以后,雨过天晴,山川草木,给水洗过了一通。浓绿的大榕树衬托着嫩绿的蕉林,在浓荫覆盖下,是一排排整齐的用竹子编成的屋舍,盛开的木棉,红艳迫天,一切是如此的鲜明、美丽。这种情景,我想最好是介绍你看看越南的一种特有的美术品——磨漆画。这种画比油画简单,但比油画更鲜明;没有水彩画那样多样,但比水彩画细致得多。这种画是很长于表达越南那浓郁的热带风光的。当你看到这些出色的作品,你就会为那迷人的山光水色、苍翠欲滴的景物所吸引,为那诗一样的境界所陶醉了。现在,我们正是“人在画图中”呢。

车子在柏油路上疾驰着,约莫三个钟头,我们就到了这个东京湾畔的小城市——海防。这个城市整齐而美观。过去,这里是法帝国主义者掠夺越南人民资源的一个重要出口。所以从河内到海防,除了公路,还铺有铁路(桥梁是两用的)。现在这一切,都为越南人民所有。这一个帝国主义的掠夺的基地,已变成为越南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地。这里每天可以吐纳成万吨的货物,是一个设备比较齐全的良港。市内新近建立了许多工厂。我们因时间关系,只看了两个:一个是扩建了的水泥厂,因为这个厂的水泥,直接支援了广东的生产建设。我们特意拜访,带有表示感谢和慰问的意思。这个厂和广州水泥厂,又是互相订有生产竞赛合约的。两个厂的往来十分密切。我们去参观的时候,特地代表广州水泥厂向他们问好,该厂的负责人都要我们向广州水泥厂的工人问好。另一个是搪瓷厂。这是一个完全新建起来的大厂。帮助兴建这个厂的是我国上海搪瓷厂的技术人员。这个厂全部设备都是最新式的。产品多种多样,有些产品如脸盆、茶杯、瓷碟等,装饰着带有民族风格的各种图案、风景,如独木庙、还剑湖、巴亭广场等等,很是好看。在河内时,我们曾看过一些现代化的大工厂,厂里的技术人员,全部都是由越南的青年人担当,而且工作做得很熟练。在看过几个工厂后,更使人感到越南人民的勤劳、朴素和聪明了。

在海防,我们住了一晚。海防市委极为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晚餐以后,我们到海防大剧院里看海员工人和中学生的业余演出。这个演出是丰富多彩的。第一个节目是一个小型歌剧,剧的内容是描写一位参加革命的农民成了干部以后,向往城市生活,农村的妻子和孩子也不要了,后来终为农村发生的新事物所说服而转变过来的故事。有唱有说,音乐有好些和广东的近似或相同,听来十分悦耳,几个演员都演得好。还有一个节目,是由海防华侨中学学生会戏剧组演出的《改造》,这是写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情形的。

从大剧院出来后,看到入夜的海防,满街灯火;码头上、轮船上的灯光,使那平静的海面上也泛着一片银辉。

我们到越南,虽然没有机会去访问一下农村和农村中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但我们在从河内到海防,再由海防到鸿基的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农民的生活是好的,生产情绪是高的。农村的房子,有各种不同的样式,有竹木编搭成的,有用砖瓦盖起来的,但大都整齐洁净。农民多穿着赭石色的衣服,男女上下装跟广东农民的差不多。布的质地和颜色,跟薯莨布相似,不吸热,不易脏,朴素大方,经济、实用、美观,倒是很值得我们仿行的。

红河三角洲和我们的雷州半岛、海南岛的天气差不多。所以亚热带或热带的植物,也很相似。我们上述地区所产的,这儿都可见到。而且这里雨量充沛,河流交错,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比雷州、海南地区还好,所以生产潜力还要大得多。

离开海防,大约两小时左右,我们就到鸿基港。这一段60多公里的行程,却过了三次河(其中有一次,轮船要走上20分钟,过的叫白腾江,应该说是过“海”)。这个港口的所在地,就是风景绝美的夏龙湾(这个地方,留在后面再加介绍)。鸿基港和附近的锦普港,有条铁路牵连着,都可停泊万吨以上的巨轮,这两个港口主要是把鸿基区的煤运出去。这里的装卸工作,全部是机械化的。鸿基港约有3万居民,有完备的煤矿工人疗养院。

从鸿基到矿区,有汽车路可通。我们在细雨迷蒙中,开车前往,沿路奇山嶙峋,风景幽异,车子飞行在青山绿水间,有说不尽的快感。我们广东有个有名的“七星岩”,这里是几十个几百个“七星岩”呢!这里附近的土地,都是黑乌乌的,这是山上冲下来的煤沙。有谁把它们捏成一团团,就可以当煤球用。向前驰去,山上飞下来的煤尘,在车子上的雨拨两旁,形成厚的一层黑膜;如果在晴天,这里的煤尘一定是到处飞扬的。大约走上20多公里,我们便到了——名字好像叫做麋鹿坡矿区的山脚;车子盘旋而上,约莫爬了半个钟头,才到山顶。这里离地面有八百多米。到顶以后,便可以看到这个厚达十多丈的连绵起伏的露天大煤矿。这些“黑色的金子”,在雨水中闪着荧荧的光泽,真太令人开心了!这里产的是无烟煤,质量还是较好的,火力强度为每吨含7500卡路里。据说这样的煤层,绵延达120公里,煤的埋藏量在一百亿吨以上。麋鹿坡矿区有男女矿工四千多人。他们在这里愉快地生活着,积极地工作着;在过去,他们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不消说,曾经有过一段悲惨的历史。现在这页悲惨的历史,成了这些工人的活教材,他们对比今天的生活,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矿山的主人,所以他们的干劲特别大,天天都在创造新的采煤纪录。

矿工们鼓掌欢呼表示欢迎我们。我们的负责同志也殷勤地向他们问好。

在归程中,我们往山下望去,通过一层蒙蒙的烟雨,可以看到水上的千重万叠的山峰。这样奇异的景色,在以往,只有资本家才能享受,工人们是无心领略的。现在,它却像一幅铺在地上的美丽的山水画,为所有矿工工余之暇所欣赏了。

和我国抚顺一样,这里也有各种各样的煤制工艺品。当地党委送了一个精致的狮子给我们的负责同志,留作纪念。我在山顶上带回了几块煤,给孩子们做标本,这也是我的一种习惯。

我们怀着非常感激的心情,离开了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