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资源
海南的天气,炎热多雨,据说每年下雨的日子,有150天之多,隆冬时节,一件夹衣就过得去了,苏东坡的诗里所说的“四时皆是夏,一雨变成秋”,正是指这里。岛上农作物繁殖极易,发芽、开花、结实,一年有好几回。稻子可种三遍,红薯可栽六回;其他橡胶、椰子、奎宁、咖啡、香蕉、菠萝等特产,分布全岛,椰子林、橡胶林、槟榔林,漫山遍野,一片葱茏。环岛的海面,渔场、盐场也是星罗棋布。矿产方面,金、银、铜、铁、锡、钨、、铝、水晶,样样俱全,尤以铁砂的出产,质美量多。想不到在这块3.4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比台湾约小5%),竟是这样丰腴而美丽的小天地!
日本人对海南的情形是很清楚的,他们说:“共荣圈内,南方资源之富,未有逾于海南岛者。”因此,日本帝国主义者在1939年2月占领海南以后,曾全力进行“开发”工作,要把掠夺台湾的经验用于海南,时间是30年。他们拟了一个五年计划,投资6亿元日币,内分道路桥梁、港湾设备、矿山、农业会社、木材、水利、畜牧、水产等事业,以及各种工业、窑业、盐业、通信事业、食品加工业等项,其中以工农业和交通业为最多,占全部事业费2/3,其目的在于加强对海南资源的掠夺。这个计划,经过六年的努力(直至日本投降时止),是收到相当成效的。日本人从这里兴建起各种事业,运去了几百万吨的铁砂,运走了无数的树胶和原料。
日本投降以后,岛上全部的资材、设备,都由国民党的官僚们“接收”了。日本竭力经营的一切,在那些官僚们的手里,便完全变了样,很多橡胶园废弃了,机器生锈了,桥梁崩塌了,一切有关国民生计的事业都无人过问,陈济棠、薛岳等人的所谓“建设新海南”计划,只不过是一个荒唐的骗局。
海南岛解放的前夕,这些罪大恶极的匪犯们还大施破坏,炸毁了很多重要的桥梁、工厂和水电站;我们接下了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恢复起来是有很多困难的。
但是,人民政府是有办法的,很多工厂被破坏后工人还没有分散,他们在等待着开工;土匪肃清以后,很多企业都要慢慢地恢复起来。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打算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恢复和重建海南的工作。从目前的条件和需要出发,拟先恢复树胶、铁矿、渔、盐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