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色降临的时候
我们记者团一行6人,是在7月底到达鲁西南前线的。
在想象中,歼灭蒋军九个半旅的大战场,它一定是炮火连天,烽烟四起的了,但是,在大白天,给人的印象却并不如此。
在广漠的绿野里,在平直的大路上,以及在树林荫蔽下的大小村庄内,看不见大量军队的行动和军需品的忙碌运输,听不到轰隆的大炮声,紧密的机步枪声或人喧马啸声,连担架粮秣之类的战时勤务工作,也不多见。反之,有时还只看到一辆辆的牛车,拖着二三十斤重的大西瓜、黄梨、红枣,赶着上市,偶尔也遇到成群的农民,不过他们是到黄河岸边去修堤抢险的。要不是天空中不断地传来“嗡—嗡”的敌机声,及火线传来稀落的爆破声,使人还不知道这是个大战场呢!我们寻找刘邓前线司令部时,从门口走过去了还不知道,因为那里还看不出一些战时指挥部的样子。
真是那么令人难以想象的,一切都似乎在沉睡着,和激烈的战斗状态比较起来,这简直就是死一般的静寂了。
蒋军的美式机,整天地在空际回旋,说为寻找目标,不如说是漫无目的地云游吧,在这个青葱的世界里,原野与村庄,大路与河流,都和平常一样,能找到什么特征呢?它们常在大路上扫射行人,在小集镇上扔弹,这是对无辜的平民散布仇恨的种子,不是什么战斗。
可是,当夜色降临的时候,一切,都像突然变化了!
无数的人,无数的马,无数的车辆,无数的行列……从村庄上,从丛林中,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看哪!到处跃动着人流!到处跃动着人流!像潮水泛滥似的,漫浸着整个黑夜的原野。在平静的世界里,忽然出现了千军万马,这是一种不可捉摸的艺术,是战争史上的一种奇迹。
我曾在一个晚上,选择一个靠近路旁的小高墩,过细地检阅了一下这支突然出现的队伍。最引我注意的,是拖着榴弹炮的十轮卡、吉普车和弹药车组成的车炮大队,当他们从队伍中穿过去时,银白的电炬,交相辉映,把原野都照亮了。战士们总是笑着迎接它们,他们身上的机枪、步枪、刺刀,在灯光下看起来,和高粱秆子一样,密密丛丛地树立着,他们还笑车子走得慢,大声喊着“加油!”成百成千的大车队,是在队伍的后面走的,马蹄声外,还夹杂着太行的翻身小调,这是赶大车的同志唱出来的。还有,那成千成万的参战民工,他们也跟队伍一样有次序地前进着,他们有的抬着担架,有的抬着刚从羊山集缴来的胜利品,在星光下,还可以看到他们一个个穿着白色的单衣,哼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左手随着整齐的步伐有节拍地摆动着。
整个大平原都活跃起来了!整齐的步伐像在黑夜里歌唱。
我们的部队就是这样的迅速运动着,愚蠢的敌人还蒙在鼓里呢。我们全部过了黄河,敌人还以为我们只有万把人,想不到我们一下赶到了郓城、定陶,将守敌55师等部全部消灭了,我们到了钜野一带,敌人66师还以为我们在定陶,结果又被我全部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