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内
我们的飞机到达嘉林机场的时候,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从低空俯瞰下来,眼底景物,显得分外玲珑清晰:这郁郁葱葱密布山间的是松柏,这回环村舍的是椰子和木瓜,这一排排的带水而立的是蕉林,这绿毯似的辽阔的田畴,不是甘蔗就是水稻的秧苗了……红河三角洲以一种明媚动人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想每一个来访的客人,都同我们一样,很快就会感觉到这里是一个富饶和美丽的地方。
嘉林离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河内,还有10公里。车子穿过一片深绿色的田野,跨过红河大铁桥,不到20分钟,就到达河内市区了。在路上,我们留心地看看周围的景物,除了看到椰子、木瓜、香蕉、甘蔗等热带植物之外,还看到红棉、苦楝、剑麻、凤凰木、龙眼等许多果木。这些东西,在广东是常见的,所以对这儿顿时失去陌生之感。不过田上长着的禾苗(开始我还以为是秧苗),已有一尺多高,这里的气候,要比珠江三角洲早上一个到两个节令。
河内是一座非常美丽动人的城市。那整齐、平直、洁净的街道,那由盘架树、榕树和一种不知名的乔木所构成的青翠茂密的林荫,那淡黄色、淡绿色的多样而又整齐舒适的房子,那万紫千红散播着幽香的小花圃,以及那在这个花园一样的美丽城市中居住着的愉快的主人……给人留下了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城内外有三个有名的湖。一个叫“还剑湖”,传说是仙人把宝剑送到世间,插到湖里去了,水面上只留下了一个剑把子,即现在可以看到的湖中的一个小宝塔。这个湖的面积虽小,但很有名,它和城里另一个名胜——独木庙一样,常常被拿来作为河内这个城市的标志。到过这里的人,更是没有不知道“还剑湖”的。另外一个叫“禅光湖”,大小和“还剑”差不多,从这名字看,大概还有一个什么神的故事在里面。这个湖没有“还剑”那样出名,但它周围的景色,却和“还剑”一样美丽。两个湖都在林荫大道的包围中,湖边长着凤凰木、槟榔、盘架树;树阴下,设有一座座的小花坛、小摆设。放工之后,可以看到人们坐在湖边的小椅子上,舒适地喝着柠檬水或椰浆。再过一个多月,就是那凤凰木开花的时节了;这种树又名红映树,开起花来,像烧红了天似的,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花光水色,将是怎样地艳丽迷人!此外,还有一个“西湖”,这个湖很大,方圆有几十里,一直伸延到城外去,比前面的两个湖,显得深博浩大得多。这个湖正在建设中,无疑地,它将把这座城市装点得更加漂亮。
河内这座城市显得这样美丽动人,当然和这个城市的主人有密切的关系。越南人民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艰苦斗争,两次从帝国主义者手中解放了这个城市。现在,他们正努力进行新的建设,为最后扫除帝国主义的压迫,为祖国的统一事业而奋斗。这个城市的人民,现在当家作主了,所以他们充满朝气,充满自豪感;所以处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新景象。这在我们说来,是特别容易体会到的。因为我们的许多大城市,也都是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长期的、黑暗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我们完全理解到当了主人翁以后,应当如何把自己的城市建设得更好、更美的那种急迫的情绪。
这里的人,是勤劳和愉快的。男人多穿淡黄或灰色的衣服,戴通帽(水松根或通草做的);女人多穿白色的高叉旗袍,拖着散发。男女都爱骑自行车。上工和放工的时候,可以看到流水似的自行车群,在街上流动着。机关干部,保持着过去的艰苦作风,生活很朴素。
河内住着越南人民敬爱的领袖胡志明主席。我们到河内的第一天,就荣幸地见到这位伟大的人物。今年是他的七十寿辰了,但是看来还不过是五十几岁的人。他的精神很好,只要和他接近,就会感到,他是一个从容朴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难怪越南人民都以亲切和敬爱的口吻称呼他“胡伯伯”。胡主席在63岁的时候,做过一首诗:“人未五旬常叹老,我今七九正康强。自供清淡精神爽,做事从容日月长。”这首诗,直到现在,仍是很贴切的。他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爽”;他的言谈、举止,尽在“从容”二字中。胡志明主席不但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据黄文欢同志说,胡主席的狱中诗就要出版了。这是一件使人兴奋的事。前几年我读过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几首诗,一直都记得。其中有两首我特别喜欢:
看书山鸟栖窗杆,
批札春花照砚池。
捷报频来劳驿马,
思公即景赠新诗。
——1947年和裴朋团
今夜元宵月正圆,
春江春水接春天。
烟波深处谈军事,
夜半归来月满船。
——1948年
单从这两首诗,就可以看到诗人的从容不迫的态度、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洋溢着这种精神的诗篇的感染力!
还有一首是在1950年9月17日越南人民军全歼东溪法守军后作的:
携杖登山观阵地,
万重山拥万重云。
义兵壮气吞牛斗,
誓灭豺狼侵略军。
现在读来,仍会使人觉得热血沸腾,胜利在望。
在河内,我们参观了一个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个馆的内容很丰富,布局很得体,是经过一番心思的。这个馆,从30年前越南党—印支共产党的诞生前后的情况,到1931年的义静苏维埃运动;1935至1939年组成民主战线反帝的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半公开活动;北山和南圻起义,1941年越盟战线成立,建立部队进行武装斗争;1945年9月20日党领导全民起义,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46年12月,发动了全面、全民的抗战,经过了九年的抗战,1954年5月的奠边府大捷以及越南北部完全解放后,党领导越南人民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为祖国神圣国土的统一而斗争等情况,有了一个系统的、明确的叙述,使每一个参观的人,都受到一番很好的教育。我们因时间关系,不能一一细看,所以集中参观了在越南党的诞生到奠边府战斗胜利这一阶段。
在参观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个方面:一,帝国主义对越南人民的掠夺和压迫,是非常凶狠和残暴的。这些豺狼(法、日帝国主义)对越南人民的正义反抗,不但武装镇压,而且用尽了各种惨无人道的血腥手段。法帝国主义对越南人民,凌辱烧杀还不算,对越南爱国志士的尸首,还要论斤论两地卖给死者的家属。我们看到那些被吊死的、被杀死的尸体和那些挂在树上、竹棚上的支离破碎的人头、手、脚的照片……立即想起日本帝国主义者过去在我国屠杀我国人民所留下来的如“这是第一千个”之类的照片,不觉为之血流暗涌,咬牙切齿。当然,从这些图片中,我们还可以想到,越南南部的人民;更远一点的,可以想到阿尔及利亚、非洲、拉丁美洲以及许多在帝国主义的屠刀下的灾难深重的受压迫的人民。一切帝国主义都是残暴的吃人的野兽,一切被压迫被侵略的民族,必须和帝国主义作拼死的斗争,把这些野兽们赶走!——这一真理,从这个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就看得非常清楚。二,由于帝国主义的残酷的压迫,越南人民的斗争是非常艰苦同时又是非常英勇的。在许多革命烈士的革命事迹中,如印支共产党书记陈富、黎鸿峰、阮文渠,河内印支共产党支部创始人吴家寺,义静苏维埃运动领导人阮文色,中央委员黄文树,南圻起义领导人阮氏明开、何辉集、潘登流等同志,都是先后被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逮捕杀害的。在胡志明主席领导抗日救国运动实况的一个陈列室中,各种图片表明了胡主席在一个极端荒凉冷漠的小山洞——高平北波洞中住了四年。在一个陈列许多烈士遗墨的陈列室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烈士的签题、文章和诗歌。这些东西,表现出这些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如潘西湖的《狱中悼先烈》说:“世事回头已一空,江山垂泪泣英雄。万民奴隶强权下,八股文章醉梦中。长此百年甘唾骂,不知何日出牢笼?诸君未必无心血,试把斯文看一通。”阮诚的绝命诗:“一事无成鬓已斑,此生何面见江山!补天无力谈天易,济世非才避世难。时局不惊云变幻,人情只恐水波澜。无穷天地开双眼,再十年来试一看。”这些在敌人的脚牢头架的禁闭下写出来的诗篇,写得如此沉痛悲愤,至今读来仍使人深受感动。也是因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残酷压迫,越南人民的反抗斗争就如燎原的烽火似地蔓延起来。在越南党和胡志明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越南人民坚决以革命的武装去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人民、军队和党都在革命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经受了坚强的考验。从博物馆中清楚地看出,越南人民的胜利,是经过一条漫长的艰苦的道路的,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得来的,每一个参观的人都能认识这一点,每一个年青的接班人,都可从中领会这一点,从而很好地珍惜这一革命的果实,很好地为祖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一切。三,革命历史博物馆给我另一深刻印象的是越中人民的深厚的革命友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也给越南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大革命策源地的广州和越南人民的革命也很有一些关系。越南人民和劳动党的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在中国大革命时,在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住过,其后他又和我国的革命者在一道坐过牢,受过中国军阀的迫害;越南革命先烈潘佩珠(巢南),过去对革命还不是很了解的,就是在大革命时到了广州,才开始了思想转变;有个烈士李白重,他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学生,1927年回越,1931年在西贡英勇牺牲了。在越南党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长期斗争中,越中人民的精神和血肉,都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的。革命友谊是无比深厚的!
我们到越南之后,丝毫没有陌生之感,大家的心里都觉得“好像在家里一样”。这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是密切地联系着的。这里的自然风物、生活习惯,和我们的家乡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兄弟般的革命情谊,我们是兄弟,是战友,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所以我们彼此见面,就会感觉到一种革命家庭中的温暖。前面谈到,我们到河内的第一天(3月10日),当晚受到越南最高负责同志的盛待。那天晚上,我们还看了少先队员们为我们表演的歌舞。节目紧凑精彩,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其中还有一群华侨学生,有两个华侨女学生表演的新疆舞,完全够得上国内文工团的水平。从这群孩子们的生活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华侨在这里生活得愉快活泼,越中人民相处得很好。曾听人说,诗是表现感情的最好形式,感情激动的时候,人就容易做诗。同行的珠岗、侯甸同志,是以诗见称的,新旧诗都写得好。珠岗同志有“百草园中春色满,胡翁矍铄道风亲”句,这“百草园”就是主席府的所在地。侯甸同志那天晚上和我都破例地醉了,因有“良夜酒从尊长醉,华堂曲听少年歌”句。当然,这也是表达了我要表达的意思的。
第二天晚上,我们在河内市委的热情招待下,在河内大剧院看越南歌舞团的演出。这个歌舞团才从在奥地利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归来。表演的节目,都富有民族的传统特色,也有很多新的创造。舞蹈如蝴蝶舞,优美极了!歌唱如歌唱家新仁的民歌,动听极了!最是感人心魄的,是那独弦琴。声音悠扬回荡,余音袅袅,大有绕梁三日之概。这个琴的构造很特别,只一条弦,上面扣上一个像葫芦一样的东西,一按一弹,就能发出悠扬宛转的音韵。它有点像吉他,但发音比吉他铿锵,只是声音有点近乎沉郁,比较适宜表达抒情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