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生平年表

王匡生平年表

1917年8月24日

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虎门南栅乡西头村。

1925年9月

在海南栅乡启明小学(南栅小学的前称)读书。

1931年9月

到东莞县立中学入读初一。

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

进入陕西中共中央青委主办的“云阳青训班”学习。

1938年1月至6月

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月至1940年12月

在延安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教育科任科员。

1940年9月1日

在延安与田蔚结婚。

1940年12月至1942年7月

在延安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任张闻天、艾思奇秘书。

1943年9月至1944年11月

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

以随军记者身份随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从延安到中原解放区。

1945年3月至1946年6月

任中原军区襄南分区宣传科科长、中共南京办事处秘书兼新华社南京分社采访主任。

1947年7月至12月

以新华社前线特派记者身份任刘邓野战军前线报道委员。

1947年12月至1949年3月

任新华社江汉分社社长兼武汉分社特派记者。

1949年10月21日

任广州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新闻出版处副处长。

1950年1月至1952年7月

任新华社华南总分社社长。

1952年7月至1955年6月

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兼南方日报社社长。

1955年6月至1956年6月

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宣传部部长。

1956年6月至1958年8月

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1956年7月10日至23日

出席中共广东省第一次党代会,当选为省委常委。

1957年10月1日

参与创办的《羊城晚报》创刊。

1958年4月

在广州珠岛广东省委招待所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959年1月中旬

随陶铸到虎门调研,考察整社工作,并在调研期间陪同陶铸接见在虎门参加教改和生产劳动的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

1961年12月

组织整理出版《杜国庠文集》,并为文集写跋《写在〈杜国庠文集〉后面》,收录在《长明斋诗文丛录》一书。

1961年12月7日至14日

出席中共广东省第二次党代会,当选为候补书记、省委常委。

1962年6月至1966年10月

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宣传部部长。

1964年12月

个人文集《过门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6年7月

被下放到韶关新丰县农场劳动。

1972年

被任命为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副组长。

1977年4月

叶剑英元帅八十寿辰,王匡作诗,齐燕铭书写,王子野篆书刻于竹制笔筒之上作为“寿礼”。诗曰:“近功垂宇宙,远望好文章。屡挽狂澜倒,重扶治国纲。琴心舒剑胆,磊落见肝肠。愿祝南山寿,千秋日月长。”

1977年5月

任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1977年8月

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

1978年7月20日

赴香港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第一社长。

1982年9月

当选中共十二大代表。

1983年6月

当选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3年8月

被任命为国务院港澳办公室顾问、党组成员。

1985年

受曾志委托主持整理编辑《陶铸文集》。

1987年2月

当选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7年8月

由习仲勋同志作序的《陶铸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诗纪之:天磨人妒两相因,文武才华聚一身。到底文章憎命达,上苍偏负有心人。(《参与〈陶铸文集〉编后》)

1988年3月

当选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0年4月

个人通讯选集《王匡通讯选》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1994年1月

诗文选集《长明斋诗文丛录》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1997年11月10日

出席由东莞市政府举办的“王匡捐赠书画展”活动。

2003年12月14日

在广州病逝。

2009年12月

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集团、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新中国60年百名杰出出版人物”评选活动中当选为“新中国60年杰出出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