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群众

面向群众

《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合并,日报停刊,晚报继续出版。此后《羊城晚报》就要成为市委领导下的一个报纸了。陶铸同志希望,这个报纸交由市委接办以后,既能体现市委领导的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又能保持报纸过去的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独特风格,使它能够真正成为一张和广大读者有密切联系,在群众中起“移风易俗、指导生活”作用的报纸。

有人觉得,晚报的花样多,副刊多,和通常所见的日报很不一样,因而怀疑它是否能够体现党的思想、政策,即是:新鲜活泼、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党的思想、政策是否可以结合得起来?这种怀疑是多余的。因为这两者不但是必须结合起来,而且过去的《羊城晚报》就是这样做了的。只不过大家脑子里有个框框:晚报不是“党报”,而且又多种多样,就以为它不能体现党的政策。其实按一般常识说来,一张报纸是否能体现党的思想和政策,并不决定于它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能说只有某一个样式的报纸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而别的样式的报纸就不可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相反,富有伟大生命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应该和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政治倾向的一致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不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吗?也不能说被称为党报的只有日报这一种,而晚报或其他什么报纸都不可以称其为党报。只要它确实能够真正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能够体现党的思想,指导工作、生活,它在实际上就起着党的报纸的作用。反之,做不到这点,名为“党报”,也不过徒具虚名而已。

有人认为:晚报不能“指导工作”,理由是晚报不能多登一些长篇报告、指示、决议之类的文件。我觉得这一理解也是片面的。第一,报告、指示、决议之类的文件,只不过是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它不应该也不能包括新闻报道工作的全部;第二,这一部分报告、指示、决议之类的东西,未必是愈详细、愈占篇幅多,其效果就愈好的。从其效果上看,应当愈简短,愈扼要,愈明了为好。所以,过去的《羊城晚报》登载的报告、指示、决议之类的东西虽然还不多(重要的还是登了的),但它依然可以从这方面以及从其他方面起指导工作的作用;在今后的《羊城晚报》中,它同样可以简单扼要地刊登市委负责同志的报告、谈话和市委的指示、决议之类,而并不会因而就失去它原来简短、多样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