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讯员的修养问题

关于通讯员的修养问题

这是一个老问题,还是这么几点老意见:

第一,通讯员首先要有正确的、坚定的立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国家的事情,要以主人翁的态度,事事都“与我有关”,只要与人民的利益有关的事,就要加以注意。一个通讯员,看见有违背政策法令、不负责任,或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提出批评、揭露,不能沉默。立场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站稳立场,就不会动摇,眼睛也亮了许多,看问题也会清楚。我们许多通讯员同志,不是都能站稳立场的,比如有人对一些坏现象,为了情面的关系,为了某些个人的顾虑,便把它放过去了,而不能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和这些不良现象作坚决的斗争。我们出身都不一样,家庭成分也各不同,要学会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要经常注意克服一些旧的不正确的看问题的方法。

第二,通讯员要坚持真理,要有热情。坚持真理在我们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从过去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下解放过来的。民主作风还不是一下可以养成,所以压制民主、压制批评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但是为了坚持真理,我们将不怕一切,即使一时受了委屈,也不要退缩,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民主斗争。为了发扬民主,中共中央委员会曾经公布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给我们以最大的支持。

第三,要经常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去看问题。一提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些人便感到莫大的困难,想起这样多的一本本厚厚的书,便觉得比翻大山还要苦。当然,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比如扫地,大概是容易的,但大家都会,用不着我们来开学习班,如果复杂一些的劳动——写出一条好新闻,就不见得容易了。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不是难到不可捉摸的程度,问题在我们的决心和耐心,经常学,经常用,慢慢地就会体会到这些学问的精神实质,并且把它发挥。这三年来,你们其实已经学到了不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了,比如你们今天为什么要做《南方日报》的通讯员呢?这是因为你们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个“为人民服务”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列主义,这在过去是没有的,过去旧社会旧思想的想法是“人民为我服务”。可见,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非一件难事。中国有句话叫做“行行出状元”,意谓哪一种工作都会有模范,这大概是对的,但必须加上一句:必须“行行懂马列”。一个好的通讯员绝不能离开这一门学问。

第四,要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有些同志问,新闻有没有一定的格式,我说,写新闻没有一定的格式,事情适合于怎样写就怎样写,不要老一套。关于怎样写作,如何写得集中、生动、简练有力等等,别人谈得很多了,大家也可以买些有关语文的书来看,我这里不必再讲。如果还要问我,作为一个编者,对报上的稿子,有些什么意见呢?意见是很多的,很多人都说我们的报纸不够生动、活泼,这可以说是一个集中的正确的意见,比如形容词的用法问题,就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很多同志,喜欢套用各种不适当的形容词,如“伟大的”“光荣的”随便乱用,什么事情都说“大张旗鼓”,说到“天空”,一定是“蔚蓝色的”,一“感动”必定是“流出泪来”……很多不合实际情况的、不妥当的词句,都被硬用上去了,这个必须注意,写新闻要就事论事,要真实恰当地表现才好。有本《苏联地理》,上面写着苏联很多沙漠已经变成了树林,平原也种上了防护林,“一望无际”“遥远的天边”这些词句已经要变成历史的东西了。可见一个词儿也不能滥用乱用。要好好学习。

我们要多学习人民的语言,这是很要紧的,苏联有位教育家加里宁说:“要用母亲的语言去写作。”因为那是活的语言,要比我们的许多“学生腔”好得多。大家都是深入群众中,生活在群众中,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这一点要比我们报社内的许多编辑、记者都强,大家的语言应该比我们都要丰富,消息要比我们写得生动。

怎样才叫做写得好呢?如果从技术上说,加里宁不止一次地说,要写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即是写出一件事情的真实面貌,使人一看,如同感到它的声、色、香、味。好比中国的旧小说里,描写一个人下楼,往往写得好像可以听见下楼的脚步声音一样,这样也就真能把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了——扯得太远了,这还是让大家一面做一面学吧。

做一个通讯员,如果真的是积极努力的,又与报社密切联系,政治敏感性、写作能力,都会提高得很快的。通讯工作是困难的,但也是极为重要的。希望同志们努力。

(本文系1952年12月某日在《南方日报》通讯员学习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