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奇袭贾薛镇

五、奇袭贾薛镇

劳军大会开过后,英雄庆功大会又开过了。二连和三连被派出去打游击。传达任务的时候,大家都不高兴,几个班长咕嚷着:

“老子又算降了一级,不当主力当民兵!”

“去球!叫咱们反对游击习气,又叫咱们打游击,有了游击习气上级要负责!”

战斗英雄杨彪不服气问道:“是不是我们不行,不让我们打大仗?”

指导员晚上点名时,针对大家的意见解释说:“第一,我们初步整了军,让未整完的部队留着休整;第二,掩护地方工作开展;第三,解决财政困难;第四,上级看得起我们,说我们动作快,能完成任务;第五……”

这许多点数大家都记不清,反正又没有人再提什么意见了,只有油桶,在解散以后,还在那里吹着。

“这是完全正确的!”油桶说话的腔调,跟首长的腔调一模一样。“正规战必须要有游击战争的配合。”

“好牛皮!你就会说!”连长笑裂了嘴,夸奖他。

现在,已是夜晚了,上弦的月亮发出清光,被雨水湿润了的泥土发出一股新鲜的气味。世界并没有沉睡,它们都在注视着我们呢:树木在月光下变成了黑色的巨人,他们拉起手来,似乎要将我们围住,道路也显得崎岖不平了,好像专为夜行人设下了陷阱。

队伍往前开动,我们静悄悄地一个跟着一个走着。没有吵闹,只在跑步时,才可以听到一些低沉的脚步声,和刺刀与茶碗敲碰着有节拍的音响,在远处村子那边,间或传来一阵急迫的狗吠声。

这样的生活,大家都很习惯了,两个老王最会利用休息的时间,躲在一个角落里吸烟叶子,油桶最爱在这样漫漫的长夜里,编造他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湖区的夜色,有它的一番特别风味:萤火虫成群结队地在河流上游荡,星辉万点,挺像一条长长的银河;路旁两边的金银花,浓香阵阵,沁人心脾。这光景,最易使人产生童年的遐想。

走了70多里路,东方已经发白。但是,前面的情况不明,副营长决定:封锁消息,宿营。

上午八点钟左右,侦察员回来报告说:“离此八里路的贾薛镇,住有两个保安中队和一个乡公所,百把人。”连长听到这个消息,跳起来说:“好呀!吃豆腐去!”副营长一面调查周围敌人的情况,一面叫指导员通知各班,召开“诸葛亮会”。

吃罢早饭,各排班长、战斗英雄都来连部参加讨论了,关于怎样打的问题,最后一致同意奇袭,具体办法再由各班回去想。

大白天,队伍出发了。假如你的眼睛不大好,你就可以看到一小队“国军”从村子里走出来,原来那个嘴里含着纸烟,穿着美式军服,摇头晃脑的家伙,就是油桶,他化装当“班长”,连长装个“副官”,南方老王和杨富益都给“副官”当小兵,装扮起来,比前几天扭秧歌时像得多啦,只是连长感到有些别扭,他问小儿子说:“你看,像不像国民党做官的?”“走路要慢一些,架子要大一些,多说两句‘混蛋’。”小儿子教导他说。

一小队“国军”在前头走,一大队解放军在后面跟,相距约莫三四里。

“国军”进到街的东头,碉堡内有人大声喝道:

“哪里的?”

“……”

“哪里的?哪部分?我们要开枪了!”碉堡内传出一阵慌乱的机枪声。

“五十二师!”这边答。

“砰!砰!”迎头打来了两枪。

但是,进街的队伍镇静地走着,油桶嘴里的烟卷吐着烟花,骂道:

“说是五十二师,你他妈也打?你们这些混蛋!”

“是国军,自己人,谁要乱开枪?”

“国军”叫骂着开到了碉堡面前,保安队也渐渐知道误会,赶紧出来迎接。

“好,我们在前方和奸匪拼,你们在后方捣乱,我们来运粮,你们又开枪打,这些混蛋!等一会旅部长官来了,才该你们倒霉!”新来的副官训了一番,又问:“你们队长在哪里?”

“报告,下官就是……”中队长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

“我是三三旅旅部的,队伍今天下午就从这里过,你们有多少人?先给我集合,快!我有话要说。”

“报告长官,西头还有个中队,镇公所在里头。”

“好,先把这里的集合,我讲完话再到那里去。”

保安队集合在土地庙内,两个“国军”守住门口,“副官”将中队长叫出来,通讯员很快就下了他的枪。

“不要怕!”副官低声说。“不杀你,好好地带我到镇公所。”

中队长吓得像个泥人,带着他们往街心走。

这时,后面掩蔽着的解放军已经跑步进来,将屋子里的敌人解决了。

当副官他们进入镇公所的时候,镇长正在那里计算军粮。

“这是……上面的长……长官。”中队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就是镇长。”

“不说废话了!”连长和通讯员的枪都对着镇长。“你的全部人枪都交出来!”

“我的都交了。”中队长说。

“一切照办……照办。”镇长慌得发抖。

在缴镇公所的枪的同时,后续部队猛扑街的西头,那个中队又全被解决了。

“战斗”结束后,大家笑断了肠子,油桶走到镇公所的电话机旁边,拿起听筒叫道:“喂!喂!你是哪里呀?南京县政府吗?汉口县政府?我是班长,给我的小儿子送来十斤腊肉,五双草鞋!”

“去你妈的!你这个假‘班长’撤职了。”

通讯员打他。

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贾薛镇,人们又给这“奇迹”添上许多神话,有人说,喜鹊这几天叫得特别厉害,又有人说,那天观音庙三次出了一条签——叫“弄假成真”。下午,一长列的俘虏跟着我们离开贾薛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