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融媒体平台的构建
所谓融媒体,是指利用融合传播平台,把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既是一种媒体形态,也是相应的运作模式。融媒体概念的提出,源于我国媒体融合在实践层面已步入深度融合阶段。
近十多年间,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体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上正逐步实现共融共通,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开始出现。互联网化是传统广电创新发展的动力,亦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广电建网始于CNN,它于1995年8月30日率先“上网”。在这个广阔而开放的平台上,广电媒体设站办台,将多种媒体形态聚为一体;视频网站、互联网电台、社交电视、移动直播、视频博客等视听媒体新形态不断涌现。从建设门户网站开始,如1996年开通的“央视国际”网站、“凤凰网”等,广电的功能拓展和形态升级成为重要趋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广电融媒体平台存在不同的主导模式。
(一)专业音视频网站模式
专业音视频网站不同于传统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的综合模式,它主打网络视听业务,是一种以提供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在内的视听内容在线播出和下载为主要功能的流媒体网站。以视听节目为主打的融媒体平台,大多脱胎于传统的广电媒体。例如,“东方宽频”是国内省级广电最早在互联网上尝试内容传播和商务运作的网站之一,于2003年9月开始正式经营,是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旗下的融媒体业务。
2009年以后,专业音视频网站进入商业视频网站和网络电视台竞相发展阶段。根据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网络广播电视台实行“牌照制”,对提出申请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投入资金、技术能力等做出硬性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台拥有新闻资讯的采访制作权,是集采编播于一体的网络化广电媒体。中国大陆拥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的机构有近600家,而截至2012年底,仅有19家广播电视机构(均为中央和省级媒体)和1家城市联合网台CUTV获得了网络广播电视台运营牌照。可以认为,网络广播电视台是对此前互联网视听服务的规范化和平台的升级,但当前能够独立获得牌照、实现规范运营的城市网络广播电视台还没有出现。不过,未获牌照,并以“网络广播电视”名义建站播出的城市台却不少,如“杭州网络广播电视”“绍兴网络广播电视”等。在内容建设层面,大部分网台已搭建起“母体版权视听节目+图文资讯+UGC+自制内容”的融媒体结构。
(二)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模式
随着宽带、4G技术大规模商用,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广电媒体开始通过手机电视、无线WAP、CMMB、移动客户端等技术形态接入互联网,使客户享受移动状态下的网络视听服务。移动端的视听新媒体业务经历了从手机广播电视到App产品的发展。中央电视台通过“央视新闻”“央视影音”“央视体育”“央视悦动”等App产品,建设手机流媒体电视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开展以手机为接收终端的包括直播、轮播、点播在内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以及信息推送、视频分享等移动增值服务。城市台方面,扬州文广的“扬帆”、苏州广电的“看苏州”、常州广电的“常州手机台”等都是较具特色的App产品。移动互联、碎片化传播使得受众养成多屏互动、快速阅读收看的习惯。据国内调查显示,重度网络家庭用户往往也是高水平的电视收视家庭用户,是两屏媒体使用的活跃家庭。2015年,广电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中普遍增加音视频功能,提供节目直播、点播、回听(看)服务。比如苏州广电旗下“名城苏州网”微信公众号,可随时点播本地新闻及网络端的原创节目。
手机已成为网络视听节目的“第一终端”。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7.73亿,较2018年底增长1.25亿,占网民整体的85.6%。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使用时长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移动端广告收入在各视频网站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正加速与“移动场景”融合。(三)传统广电与商业互联网媒体融合模式
随着商业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网络视听业务,国内形成了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为代表的视频网站集群,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代表的短视频集群。相关互联网平台还包括哔哩哔哩、西瓜视频、PP视频等,以及专注音频业务的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唱吧等。传统广电媒体与商业音视频网站各具优势,合作共赢成为重要趋势。这种合作可以是技术合作、营销合作,也可以是节目版权合作。例如,建设初期,“东方宽频”就与人民网合作建设、维护、运营人民宽频频道;同时与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PPStream、PPTV、Openv等早期视频网站合作。而传统广电推出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现象级节目及热门剧集,都有相对固定的商业视频网站合作伙伴。
在节目策划、生产与传播方面,传统广电与商业互联网媒体的合作正步入“台+网+端”多方融合阶段。例如,《从地球出发》是2019年底由江苏卫视、爱奇艺、抖音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天文科幻科普节目。围绕这档节目,江苏卫视联合爱奇艺、字节跳动这两家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平台,一台、一网、多端,三方合力,不仅让节目在全媒体传播上得到强有力的提升,也借助台网各方的协作联动,推出了多元化的新媒体产品,扩大了节目的社会影响。
在广电融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同时,包括转型后的报业集团、通讯社、商业互联网站、社交媒体等在内的新的视听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加速入场,形成了一些具有典型融媒体特点的平台模式。在媒介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传统广电已迎来整体形态的优化与革新,其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随之调整。但应该看到,国内广电融媒体平台建设还存在不少欠缺。“尤其是在融合性方面表现不足,平台之间从内容生产到营销,从机制联动到互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和割裂,真正形成良性联动效应的媒体融合平台并不多。”“融合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实际上影响了整个融媒体发展的进程以及深度和广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