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与挑战类综艺节目策划思路提要

二、竞技与挑战类综艺节目策划思路提要

(一)选定主题

竞技与挑战类节目的本质在于娱乐游戏,确定游戏主题是节目策划制作的起点。从发展趋势看,综艺游戏的主题已趋于多元化,从最早的《老大哥》或《幸存者》模式,拓展到今天的几乎“无不可秀”。现实生活充满竞争,各行各业,每个领域,人与人的竞争,人与环境的挑战无处不在。只要精心设计,从中抽象出一个游戏框架来,哪怕是“衣食住行”之类的日常琐事,都可以设计出节目。

例如:《女神的新衣》(又名《女神新装》)以“衣”为主题,由“24小时制衣+T台秀+竞拍”等环节组成;《顶级厨师》(Master Chef)以“食”为主题,由上千名应征者开始多轮角逐逐一淘汰,竞逐名厨宝座;《全能住宅改造王》《梦想改造家》等以“住”为主题,每期节目聚焦一户有住房难题的家庭,并委托设计师在有限时间里使用有限的资金为其房屋进行“爱心改造”;《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以“行”为主题,12组双人搭档参加环游世界的比赛,以其惊心动魄的全球实地冒险竞赛为主线。最后到达终点的队伍将被淘汰,最终胜利者获得百万美元大奖。2014年,深圳卫视购买版权,策划推出中国版《极速前进》,对原版节目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创新,改变了原有赛制,并在全球各版本中首创复活、踢馆、分组对抗积分赛等设置。类似主题节目还有江苏卫视播出的《前往世界的尽头》、四川卫视引进韩国模式制作的《两天一夜》等。

唯物主义认为,游戏源于生产劳动。将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场景或竞争角逐进行游戏化的加工,以戏仿的方式获取娱乐体验,这就是游戏。综艺节目也不例外,现实生活和日常生产劳动中的竞技都可以成为综艺游戏的主题。央视的《状元360》就是一档行业竞技比拼的节目。节目组会挑选一些行业内最顶尖的选手来进行核心技能竞赛,让他们比拼心智、挥洒才情、显露绝技,通过比赛决出最终的王中之王。节目涉及行业包括厨师、特警、林业工人、制衣工人、出租司机、保健按摩师、消防队员等。

(二)设计规则

竞技与挑战类节目策划的关键在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规则直接决定着故事的走向,也决定着由它产生的悬念是否吸引观众。节目的规则与体育竞赛的规则有共同之处,它不设定结果,却强烈吸引人们关注结果是什么。规则的设定或改变决定着节目自身的命运。欧美综艺常将选手安置在封闭场所进行比赛,其目的是凸显竞争,这或许具有罗马帝国角斗场式的冷漠和残酷心态。只是,在现代社会,血腥的搏斗一则不为法律所允许,二则“一个力量型的比赛是简单的”,[19]无法长久地吸引受众,相反“斗智斗勇”的比赛才是比较高层次的,更能吸引人。因此,当代竞技类节目大多将重点放在选手间的智力角斗上。而节目策划人员的任务则是创造各种各样的契机来激化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由此,观众得以看到一个个充满了阴谋与背叛的真人故事。

但是,这些钩心斗角、残酷竞争的故事未必适合中国国情。除道德观念和伦理文化的差异外,观众的欣赏喜好可能也大相径庭。有研究人员曾基于央视大型真人挑战节目《欢乐英雄》的收视率数据进行了研究。“五一特别节目”《欢乐英雄·驾驶训练营》制作精良,基本代表了当时国内真人秀的最高水平,但正是这样一档“基于比赛规则而丰富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心理冲突、并不断制造着悬念的”节目,总体收视率并不理想,而节目中的小测试环节却成为收视高点。研究者依此提出假设,认为在中国“太复杂的规则(逻辑)就不算是规则(逻辑),延续时间过长的悬念也不算是悬念,国内真人秀的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外在的’‘直接表现’的冲突”,“任何力图只在节目中充分展示内心冲突的努力,注定是不能受到中国观众欢迎的。这也就是中国真人秀节目区别于欧美真人秀节目的根本所在。”[20]或许正因为此,之后在湖南电视台的《智勇大冲关》《勇往直前》,以及江苏电视台的《爱拼才会赢》等游戏秀中,规则变得出奇简单,外在的身体竞技和运动闯关几乎成了节目的全部规则。

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制作的《奔跑吧,兄弟》借助各种道具,将游戏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如指压板运动、水池弹簧座椅、按照特定顺序吃桌上的饭、到国外市场买正确的东西吃、撕名牌、在特定环境找搭档等。这些游戏的规则并不复杂,但着重考察明星们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实力,游戏之间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令国内类似节目的游戏策划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如“指压板”游戏考验的是队员的身体灵活度及心理素质,在火烧眉毛的情况下,需要队员沉着冷静地完成任务。“撕名牌”游戏规则比较多变,总体来说就是要保护自己背后的名牌,还要抢夺别组成员的名牌,是速度与体力的挑战。“弹射椅”是原版游戏中的高人气大型道具,由回答问题完成任务的队员,决定其他队友的命运,稍有差错就会导致队友被高高弹起,非常惊险。这项游戏中,体能优势基本不再起作用,脑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视听节目可能是最民族化的文化产品,竞技与挑战类节目在不同文化中注定要有不同的规则。欧美表现“真实性、窥私性和激烈的竞争性”的经典规则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文化,因此,本土化的创新改造势在必行。2019年,由北京电视台、灿星制作联合出品的《了不起的长城》,由刘烨、阮经天、杨超越、黄明昊、杨迪、周深、沈南等明星作为“长城砖员”加盟。“砖员”们不仅要参与挑战、探访,还会体验穿越、寻宝、考古、密室逃脱等不同任务,节目中的游戏逻辑缜密、环环相扣,且蕴含大量长城相关知识,嘉宾如果不牢牢记住知识点,面临的就是任务失败和随之而来的惩罚。在《了不起的长城》中,“砖员”们遇到的脑力与体力挑战都来自于历史悠久的长城。可以说,所有挑战都围绕“长城及其周边的一切”来进行设计,与其他户外真人秀节目不同的是,节目更多的难度在于完成任务、解谜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考验。

(三)改版创新

竞技与挑战类节目正进入类型化制作时代。类型是惯例与经验的系统。之所以出现某种类型,是因为某种形式已经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产品必然引起更多仿效,成为惯例;同时,观众根据大量类似的经验,养成一种期待,随着期待的增强,最后转变为规则。在《幸存者》大行其道之后,《胆战心惊》《夺宝奇兵》等相似却又不同的后继者便不断出现。同样,《学徒》成功之后,便又有了《学徒·家政女皇》《迎合老板》等类似节目。在国内,江苏台的《最强大脑》虽源于德国节目创意,但被国内制作人发展为一个系列,每年一季,后演化为《燃烧吧大脑》素人脑力竞技,在强调脑力角逐的基础上,内容不断求异,道具逐季翻新,给人不同的感受。对节目形态中那些客观存在并容易模仿的要素及规则,进行多元组合,便能成为一个新的节目。但类型化制作绝不等于原样“克隆”,只有不断错位策划,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跟上受众不断变化的口味。

即便是作为经典节目形态的《幸存者》,其在基本版式基础上的创新也不曾停止。第一季成功后,第二季的16位参争者明显都比第一季更年轻漂亮。到了第三季,节目把翻新出在游戏规则上:比赛进行一段时间后,让两个部落的部分人员抽签互换,这对参赛者来说可是致命的,可能完全打破两个部落内部刚刚形成的小同盟。这季中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参观一家专门治疗儿童艾滋病的医院,幸存者与这家医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为小儿艾滋病基金会拉赞助。从这季开始,多数参赛者每季末都会在易趣网拍卖节目中的个人物品,进行慈善义捐。第五季的新看点是第一次拍摄了重聚大团圆特别节目。第六季的新看点则是把16名男女按性别分组,打出“性别牌”。接下来的第七季更没有让观众失望,游戏出现了《幸存者》史上最大的一次规则调整:失败者复活,即让之前已经淘汰的6位选手复活,组成第3个部落,和原有的两个部落竞争。第八季也是《幸存者》史上的经典,因为这次是“全明星版”,节目让以前一些受观众喜爱的选手再次回来参加比赛,同时这次比赛的选手改为18人,也首次由分2组改为分3组。第九季的看点则是出现了两位女同性恋参赛者,节目中的性别大战因而此起彼伏。

在国内,优秀的竞技游戏创意可谓凤毛麟角,综艺节目题材撞车、低层次拷贝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而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在国际业界,节目版式的跨国交易司空见惯。在原创能力相对低下的当下,国内媒体机构模仿和引进欧美的节目版式无可厚非。但是,善于在改造加工的过程中求新、求变,乃是节目市场不变的存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