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发问题与注意事项
策划案是策划项目有步骤、有效地实施的保证,是节目内容的书面安排,可以理解为“说明书”。写作者要写清楚“说什么”,即节目的选题(话题),具体的内容等,以及“怎么说”,即操作路径、现场设计、资料选用、嘉宾选择、主要观点、主持人话语设计、道具的使用等。在策划案写作实践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要避免简单模仿。策划案应建立在严格调研、对事实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初学者通常会借鉴比较成熟的策划案写作套路,但正所谓“戏演三遍无人看”,简单模仿是无法真正获得成功的。节目策划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时间、地域、政策、市场等)一旦发生变化,节目设计就必须随之而变。因此,无论是策划案的哪个部分,都不能直接搬用。策划案写作要处理好“守旧”与创新的关系,依托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牢牢把握节目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坚持传统优势,又要敢于谋求新的选题、新的内容、新的形式。
二要避免重点不清。节目策划案的撰写没有绝对的标准和绝对准确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必须进行灵活的处理。有时,某些要点需要进行强化撰写和阐述,而另一些情况下,某些要点可以简单带过,甚至省略不写。上文总结的13条策划案内容,不可能也无须在一篇策划案中统统体现出来,这就要求策划案写作者把握好第一读者的需求和喜好,突出重点、亮点、痛点、卖点,活学活用,灵活处置。
三要避免可行性差。好的策划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可操作性包括内外两个含义:内部的要求是指选题策划要从自身的实力出发,有多大力量做多大的事情,结合自身的人财物条件,去选择可行的选题。外部的要求非常复杂,包括政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策划方案的制订不能闭门造车,它应该由经验比较丰富的记者或编导完成。在策划初期,就要充分考虑上述各种环境的限制,否则即使节目完成制作,也有被“枪毙”的危险。《焦点访谈》的经验是,可行性要从三个层面论证,一是政策层面,二是业务层面,三是社会层面。[21]一般来说,经验丰富的资深业者能在策划时比较准确地预测方案是否可行,避免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以及情况改变导致停拍。
四要避免缺乏弹性。面对一些不可控因素较多的情况,应有多套应变方案。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麻烦,以便在一套方案行不通时依然有后备方案可以继续推进。否则,摄制组在现场停工待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当前节目市场竞争激烈,需求水平和结构不断更新,外部环境变化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一个最适当的策划,也会因市场环境、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不得不调整。这主要归结于策划流程不是一个单向的决策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环流状的决策流程。从最初的调研到最后的效果评估,针对市场和受众反应的变化,要能够及时调整和修正。因此,策划案应保留必要的弹性和灵活度。
【注释】
[1]谭天、覃晴:《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现代传播》2016年第2期。
[2]肖俊:《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策略》,《今传媒》2018年第12期。
[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第71页。
[4]王卉:《〈舞蹈风暴〉的技术创新及其传播策略》,《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第22期。
[5]朱羽君、雷蔚真:《电视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09页。
[6]梁建增、孙克文:《解析东方时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7页。
[7]杰夫·豪:《众包:群体力量驱动商业未来》(第二版),牛文静译,中信出版社,2011,序言。
[8]阎安、李安:《城市台“小而美”模式的探索》,《视听界》2017年第3期。
[9]杨谩:《网络空间中迷的文本创作及其意涵》,《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10]谭天、覃晴:《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现代传播》2016年第2期。
[11]李宏:《广播,看似贫穷实乃富足的媒介》,《中国广播》2014年第10期。
[12]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秩序》,中信出版社,2016,第8页。
[13]Grosz,E.“Bodie-cities”,in Colomina,B.(ed.),Sexuality&Space,Princeton,N.J.: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4]熊忠辉:《社会关系重构下媒体融合的未来》,《视听界》2015年第1期。
[15]卢钊凯:《用IP打通全媒体产业链条——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中国电视》2014年第12期。
[16]谭天:《以升级促转型——城市广播电视发展的战略思考》,《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7期。
[17]凯文·凯利:《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刘仲涛、康欣叶、侯煜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第66页。
[18]熊忠辉:《大视频时代节目产业的重组与调整》,《视听界》2014年第5期。
[19]周笑:《视听节目策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59页。
[20]谭天:《电视节目策划实务》(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第152页。
[21]梁建增:《焦点访谈——从理念到运作》,学习出版社,1998,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