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节目的基本类型

四、广播节目的基本类型

我国现行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没有对节目类型的限定。因此,为了对广播节目的类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依据目前节目的表现方式、播出性质以及制作方式,进行多角度的分类。董旸编著的《广播节目策划与制作》提出,按节目表现方式分为新闻节目、谈话节目、戏剧节目、娱乐节目、音乐节目、对象性节目、广告节目、信息服务类节目和网络广播节目;同时,依据播出性质分为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和商业性节目。[12]

声音媒介发展的历史经验耐人寻味——在广播鼎盛时期出现过多种节目形态,诸如“广播播报(News casting)”“广播表演(News acting)”等,在我国还有独具特色的“广播大会”“广播体操”,但媒体发展的历史表明,“音乐+新闻+谈话”的节目形态是广播最基本也是最具生命力的节目形态。[13]

音乐节目是广播最初的节目类型。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每天播出音乐、谈话、新闻三类节目,其创办者工程师康拉德自己介绍唱片,播送新闻。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随着调频广播的兴起,一度受到电视冲击的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对文化事务与古典音乐喜爱的人们成为调频广播最重要的受众群体。无论是60年代的美国,还是90年代的中国,音乐和娱乐始终是最重要的广播节目。

新闻节目的兴起与战争和危机传播紧密相连。二战时期,广播是世界各国人民获知战事的最重要的媒介。后来,随着流动装备的发展和磁带录音机的使用,电台新闻报道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战场、从轰炸机和作战中心都可直接发回报道,重大战事的即时播报是电台在竞争中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此外,每每危机时刻,广播播报重要新闻的功能都异常突出。比如,1998年抗洪期间,广播除了及时通报最新汛情之外,还担负着现场动员的作用;在汶川地震之时,广播凭借其特殊优势,成为关键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谈话节目是一类较为古老的广播节目。广播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谈话节目,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他使广播成了当时美国人最信赖的伙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广播媒介是一种“危机媒介”,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危机时刻不可替代的地位。

基于传统广播电台拓展转型而来音频新媒体,继承和延续了上述节目类型的一贯优势,特别是新闻资讯类节目。但随着平台形式多样化,行业格局不断扩大,音频和视频、文字一同组成内容服务矩阵,成为真正的融媒体。当前,商业互联网音频媒体的运营重点集中在赢利模式清晰的一些领域,包括音频节目、有声读物、音频直播、网络电台等,内容涵盖二次元、教育培训、健康养生、历史、旅游等多个方面。以喜马拉雅为例,其庞大的在线音频资源共包括有声读物、儿童、人文、音乐、相声评书、教育培训等22个类别,合计305个子类,同时聚合了传统广播电台的多种节目资源。

考虑到不同的垂直领域各有不同的形态特点,本章将主要立足不同节目类型的个性化特征,从近年业界的实践探索出发,着重探讨音乐节目、新闻节目、谈话节目和广播剧等节目形态及其策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