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尊重新闻规律

一、必须要尊重新闻规律

无论视频新闻的选题策划,还是语态创新,都需要充分尊重和把握新闻规律。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新闻规律代表了可信性和传播效果。从新闻规律的角度看,通行的新闻节目选题标准主要包括:真实性、新鲜性、时宜性、典型性和独家性。

(一)真实性

策划不是无中生有,必须以真实存在的事实为依据,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也不例外。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通过策划,使新闻事实更加生动、感人,而不是制造“事实”,杜撰新闻。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2007年7月8日曾播出过一条名为“纸做的包子”的调查性报道。后经有关部门调查,其实是该栏目记者在没有发现有人制作、出售肉馅内掺纸的包子的情况下,为了谋取所谓业绩,人为“策划”、炮制的所谓“新闻”。化名“胡月”的该记者冒充建筑工地负责人,对制作早餐的商贩谎称需要定购大量包子,要求为其加工制作。后携带秘拍设备、纸箱和自己购买的面粉、肉馅等,以喂狗为由,要求加工人员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入肉馅,制作了20余个“纸箱馅包子”。通过后期制作,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生产出一条虚假新闻。“纸做的包子”严重损害了相关行业商品的声誉,涉事人员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

(二)新鲜性

电视新闻选题策划要重点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是新闻的核心价值之一。它所强调的是新信息、新观念。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不仅是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内容要新

记者要善于在新事物或新问题刚刚露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就以对其发展趋势的判断,紧密跟踪,相机报道。例如优秀人武部干部大学生军官向军华的典型报道,大的背景是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部希望更多大学生到部队工作,而当时社会上很多适龄青年对军队并不了解,大学生参军更是一桩“稀罕事”。正是因为把握了这一新动向,选题策划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2.角度要新

角度是记者以新闻嗅觉,挖掘、表现事物的新闻价值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选取报道角度的新颖,可以避免公式化、模式化现象。大家对各种交易会揭幕的报道已司空见惯,浙江电视台记者在桐乡县采访秋季商品交易会时,没有满足于对开幕剪彩的一般性报道,而是从“不登大雅之堂”的粪桶畅销揭示了市场变化。

3.立意要新

立意是记者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挖掘和认识。新闻不是自然主义地披露社会现象,而是蕴藏了记者的主观倾向、思想感情,因此,立意往往透射出新闻主题。《择业与创业》(内蒙古台)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把“就业”这个陈旧而又热门的话题摆在观众面前。记者在待业青年登记就业的现场点评,强烈地体现了记者的立意——启发观众去重新思考择业观念,正确选择人生的道路。立意的独特性和思辨色彩来自于记者对客观事物的宏观把握和认识高度。

(三)时宜性

在重大新闻的报道上,缺乏时效性的新闻媒体不仅会失去市场,而且会失去媒体的权威和信誉。可以说,时效性是电视新闻选题策划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也要看到,新闻策划同样讲究时宜性原则。所谓时宜性,是指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予以报道的时机同新闻在传播后引起受众接触兴趣和产生社会效果的相关性。及时选择受众最迫切关注的新闻,在最适宜的时机进行报道,是充分显示新闻价值和取得应有最大社会效果的保证。因此,中国新闻界又称之为“宣传火候”。这是进行选题策划时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四)典型性

典型性是针对新闻的内涵而言的。如何在大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是衡量电视媒体新闻采集和加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典型性也可以理解为开掘性,它强调的是,媒体在确定一个新闻选题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个新闻是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是否体现着事物的某种本质特征,是否包含有价值的、能够进一步开掘的信息。2020年4月,全国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复工复产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反映复工复产的新闻在这一时期就具有典型性。基础建设开工情况对于体现全国复工复产情况又具有典型性。央视新闻采制报道《“挖掘机指数”显示出中国经济加速回暖》,以挖掘机的工作数据直接反映基础建设开工率,可谓用典型数据体现典型趋势。而从“挖掘机指数”这个小侧面,又看到了中国工业领域对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反映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样具有典型性。

(五)独家性

新闻选题策划有“周期性”“季节性”的规律,但也要注意到,“独家性”才是对一个媒体新闻策划的更高要求。强调独家性,是说新闻不仅要追求新鲜、时效和典型,还要独家。要用第一手的采访、第一手的报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里说的独家性,还包括对新闻事件解释的独家性,也就是说解读是独家的,是与众不同的。独家性和权威性息息相关,它同时也是一种话语权利。话语权是一种命名的权利,它包括第一时间说话(报道)和第一时间解释(评论)的权利。媒体竞争的核心是命名权的争夺。媒体一旦掌握了这种权利,将有效地建立公信力和媒体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