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艺术组织的案例参照

五、非营利艺术组织的案例参照

欧美非营利艺术组织是艺术管理学者、专家关注的对象,对其多有引介、转述、阐释,或作为教学的案例,或作为研究的例证,或作实践的参照。

英国是博物馆的发源地,也是博物馆学的鼻祖,是世界上博物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英国博物馆的发展理念是旨在“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以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英国博物馆在博物馆学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和丰富的成果。大英博物馆通过将资源供给方式与内容、受众需求反馈与满意度、市场手段与筹款、社会动员机制等工作与公众密切结合,使得博物馆既成为实在的有形空间,又成为一个开阔的虚拟公众文化空间。英国对大英博物馆这一公共文化空间的塑造,反映了英国对国家文化建设和民族心理培育的重视与设计。

1.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名大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博物馆也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占地约13.5英亩,展览面积7万多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700万件。1753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花两万英镑收购了内科医生汉斯·斯隆(Hans Sleane,1660—1753)爵士的近7万件个人收藏,建立大英博物馆,1759年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依法而立、依法而管。1963年国会通过女王签署的《大英博物馆法》,规定了“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为“大英博物馆”的法人团体,拥有管理和控制大英博物馆的权利;也规定“大英博物馆的宗旨是立足于国际学术中心,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传播知识、教育公众”;还规定大英博物馆为非营利艺术机构,接受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的行政领导。

每届“大英博物馆理事会”由25位社会名流组成,任期为5年。其中女王任命1人,首相任命15人,英国皇家学会、皇家研究院、英国科学院和伦敦文物学会各提名一人,另外5人由博物馆理事会任命。理事会的任务不是日常管理博物馆,而是定期开会指导和控制博物馆事务,主要包括:①选择聘用博物馆馆长,并报请首相批准;②对于博物馆财政收支情况给出全面年度公报;③制定博物馆主要工作的政策和策略;④制定博物馆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⑤审查和批准博物馆馆长执行理事会政策所提出的计划;⑥检查博物馆馆长执行计划情况。理事会成员也不因此职务而享受博物馆或国家薪金,他们所承担的是无报酬工作。

大英博物馆组织架构采取理事会指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大英博物馆所有10个专业部门人员基本上由硕士以上高学历学者和专家构成,共356人。博物馆建筑发展和计划、博物馆建筑管理、安全保卫、信息服务等部门共有人员286人。从资料上看,博物馆警卫和保安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是外聘的保安公司。

大英博物馆是一座面向世界的知识宝库,大力推广研究与教育功能,不仅是一个展现历史的平台,而且更是一个“教与学的场所”。除了馆内收藏、馆藏出借,大英博物馆每年都要举行几百场讲座、研讨会,还出版大量书籍和画册。大英博物馆对文物的研究主要由馆员承担,但关键研究工作则由科学家和文物保护人员进行。大英博物馆250多年前就走上了国际化之路,不仅收藏全世界的艺术珍品,而且还与许多国家合作举办各类展览、进行各种研究。每年与英国许多城市的博物馆合作举办一系列展览,也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著名博物馆进行交流,或是互相出借展品,或是合办主题展览。

大英博物馆运行资金大部分来自英国政府,而自身的商业收入以及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方面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从1995至2000五个财政年度来看,政府资金约占70%。2002—2003财政年度政府拨款给大英博物馆约为3 700万英镑。大英博物馆还多方拓展筹资渠道,以增加运营费用。通过兴办公司的运营收入弥补经费不足,大英博物馆公司负责出版、零售、文化旅游和产品开发;发展信托基金负责接受捐助;兴办博物馆之友吸收社会资金;支持购置文物艺术品的特定外援组织。大英博物馆绝大部分展厅是免费的,但每年举办的主题展览需要观众买票参观。

图4-14 大英博物馆组织架构(据2001年资料)

2.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中心是美国国家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艺术舞台,1958年由国会签署法案决定建立,1965年在华盛顿特区奠基动工兴建,1971年对公众开放。肯尼迪中心占地面积17英亩,共有8个剧场和舞台,包括最大的场馆音乐厅、第二大场馆歌剧院、第三大剧场艾森豪威尔戏剧场,以及阶梯剧场、实验剧场、“千年舞台”等,附设咖啡厅、餐厅、礼品纪念品商店、停车场。

(1)艺术宗旨

为确保成功运作,肯尼迪中心制定的宗旨是:约翰·F·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是全国表演艺术中心和总统实用纪念馆,应做到:①体现、激励和传播表演艺术中固有的自由、创造、表达价值——提供梦想、探险和超越的机会;②组织和创作反映美国多样文化生活的最高水准的节目,以认同和哺育美国的国际遗产;③最大限度地鼓励、培养和发展表演艺术观众;④无条件地欢迎、珍视、支持和尊重艺术工作者、资助者、顾客、来访者、雇员和志愿者;⑤为表演艺术的节目和管理制定演出标准。对这个宗旨,法案有更为明确、宏阔的阐述:①肯尼迪中心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因此,肩负着支持、推介和制作最高品质的美国艺术的特殊责任;②肯尼迪中心必须凸显艺术是美国的灵魂,展现出国家的精神,向世界和下一代传达自身的文化;③肯尼迪中心有责任展示来自其他国家的表演艺术,作为有多种文化组成的国家,我们需要珍视、欣赏和保护这些资源;④由于我们代表和服务如此广袤多样的国家以及地方社区,我们的节目尽管必须具有多样性、组合性、广泛性,但必须永远具备优秀品质;⑤我们必须是表演艺术的创造者和激励者,中心应该洋溢着创造性活动;⑥艺术教育是肯尼迪中心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肩负着在全国范围内帮助学校把艺术有机融入教学课程的特殊责任,并要为儿童和成年人提供艺术教育的经历。

(2)组织架构

“法案”规定肯尼迪中心实行委员会管理体制,在史密森研究院(联邦政府资助的一个文化艺术机构)下成立一个办事机构——“约翰·F·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由约翰·F·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董事会对“中心”进行管理。董事会由政府官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负责人、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员代表以及36名普通委员组成,约计50—60人,均为美国公民,由总统任命,任期6年,大多数为兼职,不领取报酬。董事会设有众多委员会,包括:总统艺术顾问委员会、表演艺术国家委员会、艺术国际委员会、华盛顿艺术委员会、社区咨询委员会、肯尼迪中心义工委员会、肯尼迪中心基金委员会。参与人数达500多人,充分兼顾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代表性和积极性。董事会对肯尼迪中心的运营负有法律责任,根据章程制定主要运营政策,聘用和解雇职员领导人,监督财务。同时,董事会成员还担负很多非法律责任,如,作为筹资活动的带头人,为中心捐赠和募集资金,积极参与中心的活动,发挥“啦啦队”的作用。

董事会高级官员包括主席、总裁、财政总管、秘书长、法律总顾问、助理秘书长等9名。为实现宗旨制定的目标,在董事会和董事会主席的领导下,总裁全面组织员工实施工作计划,同时也设有执行副总裁和副总裁,执行副总裁略高于副总裁。“中心”现有雇员350多人,总裁直接分管13个部门中的8个部门:节目部、教育部、事业开发部、市场推广部、艺术策划部、财务部、机构事务部和国家交响乐团,执行副总裁分管制作部、人力资源部、信息开发中心、资本项目部、设施安全管理部等5个部门。其中教育(40人)、事业开发(筹资,50人)、市场推广、信息开发(20人)等部门人员较多,其他部门一般为10多人。

(3)节目与活动

肯尼迪中心是美国最忙碌的表演艺术中心,艺术季从9月1日开始,到第二年8月31日止,每年举办3 000多场演出,观众人数达200多万,此外,通过网络观看中心节目和参加活动的人数每年有600多万。肯尼迪中心每年举行的“肯尼迪中心荣誉奖”“肯尼迪中心马克·吐温奖”和“比利·泰勒肯尼迪中心爵士乐演奏全国公共广播现场转播”等活动,通过媒体转播后,收看人数达2千万。

肯尼迪中心的艺术计划极为丰富,涵括舞蹈、芭蕾、歌剧、戏剧、音乐(下分国家交响乐团、室内乐、爵士乐等系列)、教育、艺术节、青年及家庭节目、宴会及晚会、艺术颁奖、千年舞台、演出之外、其他,以及艺术伙伴机构节目等板块和系列。

舞蹈板块每个演出季组织约12家舞蹈团(主要是现代舞),各演出3天至一周,也举办一些舞蹈艺术工作坊活动。芭蕾板块每季组织约8家舞团,各演出5—6天,同时安排访演团举办有关公开排练等活动。戏剧板块每季邀请15家左右的剧团,演出音乐剧和话剧等,各团演出时间一天至三周不等,同时也举办相应的艺术交流活动。佛特斯室内乐音乐会系列每季举办约12个团的演出,各团演出1场。爵士乐板块每季组织10个左右乐队演出,每队演出1场。艺术节板块包括“开门艺术节”“序幕艺术节”,纪念庆祝艺术家的专项艺术节,如“莎士比亚在华盛顿”为主题的艺术节。

表4-5 肯尼迪中心部门及人员设置

艺术教育板块是肯尼迪中心艺术计划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版块下设针对教育机构、成人、学生、家庭和艺术管理人员的众多活动内容。活动举办场所有在机构内部的,也有赴其他机构和其他地区的,还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举办的。青年及家庭节目板块每季组织约20台演出,主要根据观众的兴趣,形式不一,有戏剧、音乐会、舞蹈,也有木偶等。有的节目只登台一天,有的会连续三周上演。演出之外板块每季组织安排约30项活动,主要内容是向公众开放的公开排练、后台参观、艺术讨论、大师课、专家讲座、与艺术家交谈以及共进午餐等。宴会及晚会板块主要是结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典礼举办大型的筹资聚会。千年舞台板块的表演形式及内容多种多样,主要特点是每晚6:00至7:00免费演出。此项计划旨在向更多族裔普及艺术,提高中心的亲和度。为了使更多的各地观众了解肯尼迪中心和接触表演艺术,中心每天还通过互联网转播“千年舞台”上的节目。从2002年4月开始,“千年舞台”和美国民间生活中心联手,每年4月至11月在国会图书馆外的广场上每月举办一次露天音乐会,介绍各地区有特点的表演艺术。其他节目板块主要是组织安排艺术想象力所能想象得出的前卫探索性演出,以及最边远地区、最传统形式的演出,这完全不同于一般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

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出是肯尼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交响乐团自1987年成为肯尼迪中心的下属艺术机构,它拥有自己的董事会,在与肯尼迪中心密切协作的基础上,自主安排艺术计划,但它的营销、筹资以及其他经营管理工作多由肯尼迪中心承担和指导。国家交响乐团每个艺术季除在中心音乐厅演奏一百多场音乐会之外,也委约创作音乐作品,其中一些作品获得了普利策奖。乐团每年还前往其他州进行大量演出活动并举办交响乐、室内乐、独奏音乐会以及大师课等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

肯尼迪中心肩负着全国艺术教育领导机构的责任,大力支持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重视培育青年艺术家。为保证美国戏剧创作的长久活力,1985年捐助成立了“肯尼迪中心美国话剧创作基金”和奖励在戏剧创作方面显现卓越前途的剧作家。通过委约创作和共同制作积极扶持舞蹈、音乐和儿童节目作品。为了鼓励、赏识和赞美大学里最优秀戏剧节目,举办“肯尼迪中心美国大学艺术节”。还制定媒体转播、巡演和外出计划。这些活动使得全美和全球上百万的观众受到艺术的熏陶。为普及艺术,每年安排数百场的免费演出。除了前面所述“开门艺术节”提供免费节目,中心每晚在“千年舞台”上推出各种免费表演,同时通过自己的网站向外转播。结合感恩节、圣诞节和元旦,每年11月至12月期间,举办“在肯尼迪中心过节”的活动,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每天有免费音乐会供大家欣赏。

近年来,肯尼迪中心大力扩展面向青年、教师和家庭的艺术教育节目,全国每年有700多万观众参与由中心发起的演出、讲座、展示、公开排练、音乐舞蹈常驻演出、大师课、青年演员和乐手比赛、后台参观以及教师艺术坊等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全国各社区的典范,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在提供愉悦经历的同时,提高了青年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创造力,激发了新颖的思考能力。为实现服务于最广泛的观众的宗旨目标,肯尼迪中心还为学生、老年残疾者、军人以及其他低收入人群提供优惠票价。中心近年来改建的音乐厅和歌剧院已成为全国方便残疾人公共场馆的样板。

(4)筹资与财务

从最初开始,肯尼迪中心就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公共/个人合作关系,每年得到联邦政府资助,用以支付建筑的维护费和运营费。然而中心艺术节目以及教育和演出活动所需费用,几乎完全依靠票房收入和个人、公司及民营基金会的捐赠来支撑。

2004年“中心”全年收入总预算1.3亿美元。其中,政府拨款2 410万,占总额的16%;筹资4 680万,占总额的32%;票款收入4 920万,占总额的34%;其他经营收入2 640万,占总额的18%。在2004年年度活动声明中反映的运营收支细目是,营运总收入达到1.07亿美元,捐赠总额5 100万,计约总收入1.58亿美元,总支出1.45亿美元。实际数据比预算数据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说明,“中心”在筹集资金和市场营销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关于联邦资金的支出方向,“法案”中有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给“中心”的专项拨款,只允许“支付用于大楼服务和剧院维修上的联邦花费”,不允许用于“演出艺术制作与表演艺术管理的人员,演出、排练、公关、筹资、售票、教育等事项的直接开销”。

由于非营利机构也需要经营,经营的业绩会直接影响机构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非营利机构的财务管理与营利机构的财务管理同等重要。“中心”要求从总裁到部门负责人都要关注财务情况,要成为财务专家,要对实施项目的成本了如指掌,要对“票房收入”和“筹资金额”提出明确的增长目标。“中心”的财务计划围绕机构目标的实现而制定,当财务计划无法支持机构目标实现时,就及时调整、改变策略和阶段目标,但是实现机构最终目标的方向永远不能发生变化。宴会及晚会板块主要是结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典礼举办大型的筹资聚会,还有每年举办春季筹资聚会,以及为支持国家交响乐团的筹资舞会。近年来,肯尼迪中心于美国独立日之际在中心建筑的顶楼平台举办以烧烤和焰火观赏为形式的筹资活动,效果特别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