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艺术价格指数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通常采用价格指数来标明或反映不同时期一组商品(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价格指数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通常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示。
艺术价格指数也称作艺术市场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艺术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或某件(类)艺术品的价格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市场指数,或许当数由苏富比拍卖公司编制的艺术市场综合指数(Art Market Index)。1985年9月,苏富比拍卖公司创办了《艺术市场公报》(Art Market Bulletin),并且定期在《艺术市场公报》上发布艺术市场综合指数,该综合指数的构成包括早期绘画、现代油画、欧洲瓷器、中国瓷器、古董家具等10个类别,以1975年为基数100进行计算(即1975=100)。
18世纪对油画价格进行测量的方法已经出现,这种“刻画天才的聪明方式”作为工具在今天形成了奢侈品回归分析的具体应用。罗杰·德·帕尔斯写到“没有什么分类比画家评级更容易了,只要划分好创作要点、色彩、肖像中的面部表情和他们画作类型,比如素描、水彩画或是油画,就行了”。[25]
[25] [英]詹姆斯·古德温主编:《国际艺术品市场》,赖靖博、裴志杰译,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目前基于拍卖价格已经建立起平均价格法、重复销售回归分析法和奢侈品回归分析法等3种艺术品价格指数测量法。平均价格法是基于一揽子艺术品类型或艺术家测算的,重复销售回归法是测算那些在市场上交易多余一次的油画,奢侈品回归分析法则是研究并定量那些影响艺术流通的隐性因素(收入、通货膨胀等)或者艺术品与其他因素(销售地、出处等)之前的依赖性。
在艺术品世界里,应用重复销售回归分析法来研究艺术品的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2002年梅建平教授和摩西教授联手公布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声称,从他们选取的不到十分之一艺术品市场份额的样本并刨除交易费(在买家与卖家之间公摊,占交易额30%)来看,自从1954年以来,艺术品收益稍高于美国标准普尔50的指数表现,但大大超过美国长期债券。这项研究还进一步表明,相比于其他投资,艺术品在高于趋势水平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时期最好,在高于趋势水平的通货膨胀和低于趋势水平的经济增长时期最差。
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威利·本加德判定当代艺术家的标准是看其有多少作品是博物馆、个人或者组织的永久藏品和其在期刊与电视上的出现率。本加德给每一个关于重要性的评价都赋予数值,并且不根据其作品来衡量。结果显示,关于重要性的评价每上升10个百分点,其作品价格就会上升8%。那些在所有媒介、所有风格中越现代,越学术化的艺术作品的升值空间越大。在最近更多的关于二级市场的研究中,维克多·金斯伯格发现,归类标准才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今天,处于前沿的研究用重复销售数据发展了这一理论。
不同于其他大类资本市场,艺术品交易呈现出离散态势,同一艺术品两次交易之间往往间隔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为连续可比的艺术品价格构建带来很大困难。现在使用最为广泛,且及时维护更新的是梅建平和摩斯共同构建的梅摩指数。指数主要基于美国艺术品交易数据,利用重复的艺术品交易,构建了1875 年以来的艺术品价格指数,为较长时期分析美国艺术品市场价格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奠定了基础。从图6-6 报告的美国梅摩艺术品价格增速与美国GDP 名义增速的数据来看,尽管有些年份艺术品表现与经济增长并不一致,但不同时间段经济增长与艺术品的总体表现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二战后美国名义GDP 保持6% ~10% 的增速,艺术品价格也维持10%~20%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为艺术品市场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撑。20 世纪70 年代虽然经济陷入滞胀,但由于通胀高企从而名义GDP 增速依旧保持较高水平,同期对应着艺术品市场价格的高位运行。20 世纪90 年代之后虽然互联网革命推动美国经济获得又一轮繁荣,但低通胀水平导致名义GDP 增速相对二战以来较低,艺术品价格增速也出现趋势性下降。金融危机以来,低增长、低通胀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常态,艺术品价格增长也呈现低位徘徊的现象。
图6-5 美国梅摩艺术品价格增速与美国GDP名义增速
数据来源:1999 年前数据来自Mei and Moses(2002),2000—2012年数据根据梅摩指数网站同比增长率计算而得,名义GDP数据来自BEA。
图6-6 美国梅摩艺术品价格指数与美国最高1%人群总收入
数据来源:美国最高1%人群收入根据美国最高1%人群收入占比乘以国民收入计算而得,美国最高1%收入占比数据来自The World Top Incomes Database,国民收入数据来自美联储圣路易斯分行。
图6-7 纯艺术品价格指数走势
来源:梅-摩艺术品指数(2002)与艺术品市场调查(2007)
国内首推雅昌艺术市场指数(AAMI),主要由综合指数、分类指数、艺术市场信心指数、艺术家个人指数等4大类指数构成。这是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推出的反映艺术市场价格走势变化和运行状况的指数体系。它以国内最大、数据最全的“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为数据统计基础,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拍卖公司和样本艺术家,利用国际通用的数学模型编制而成。
雅昌指数数据采集的样本公司是市场代表性的重要标准,合理地选取指数样本公司可以提高指数与市场的贴合度。雅昌指数之前采用的样本公司名单于2010年6月启用,近几年拍卖行业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拍卖公司的规模、稳定性、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口碑等发生了诸多变化。基于对雅昌指数参照价值的考量,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和相关论证,从拍卖公司规模、稳定性、结算情况、信誉度口碑、区域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2014年春拍开始对雅昌指数的样本公司进行调整更新,以提升雅昌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雅昌指数对样本拍卖公司的筛选完全基于指数编制和学术研究的需要,根据样本选择的原理选择代表性市场交易数据。在拍卖公司规模判定上根据拍卖公司相应品类近五年来与各年度的成交额在中国拍卖市场该品类占比进行排序,并确保入选样本拍卖公司的占比总和相加达到60%以上的比例。在拍卖公司的经营稳定性上主要考虑样本拍卖公司必须具备连续6个以上拍卖季稳定经营的态势,并且当年的相应品类成交额拍卖市场走势无明显异动。在此前提下,兼顾区域特点对“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所收录的700+家拍卖公司进行考量,适当增加区域代表性公司,以提高样本覆盖面和代表性。而在信誉度口碑方面,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通过业内调查以及专家背对背对样本拍卖公司评估进行筛选。
目前,雅昌指数已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晴雨表,艺术品收藏投资爱好者的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也是研究人员进行艺术品市场分析的主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