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老服务的概念由来

一、智能养老服务的概念由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以高效、快捷、低成本为特点的智能化手段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解决难题、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老龄化来袭,养老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服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之难题时,自然而然地,人们想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为此,一种不同于传统养老服务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智能养老服务迈出了开创性的步伐。

智能养老服务的概念可以追溯到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的“智能居家养老”(Smart Home Care),当时被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是指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即可享受到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11]其核心在于运用先进的管理及信息技术,把与老年人养老相关的诸多主体,例如政府、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等紧密地联系起来。2008年11月,IBM公司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概念,随即得到世界各国的共鸣与认可。智慧地球的概念包括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三个要素,指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装到各个物体,形成“物联网”;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提升人们的“智慧水平”,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2009年8月,IBM公司在其发布的《智慧城市白皮书》中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IBM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12]智慧城市的理念是IBM公司期望为世界城市发展贡献自己一分力量的执着追求。在这一倡导之下,世界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风风火火,且一系列“智慧”应运而生,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商务”“智慧港航”“智慧养老”等。

随着各类新兴科技的加速融合创新与聚变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出现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变革。智能社会将作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加速到来。很自然地,作为智能社会的重要实践形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化技术与养老服务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养老服务”走到了前台。2014年,国内第一本以“智能养老”为主题的书籍问世,该书由朱勇教授著,对包括智能养老服务在内的智能养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为中国智能养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朱勇教授主编的《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出版,在引领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至此,智能养老服务作为区别于传统养老服务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逐步被人们接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