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老服务的特征及本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养老服务的内容将不断扩充,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使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逐步丰富和深化,但无论如何,其所备具的基本特征与本质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一)智能养老服务的特征
智能养老服务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
智能养老服务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集网络、通信、智能等技术于一体,靠技术的运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与传统的纯粹依托人工进行服务的方式截然不同,是养老服务跨时代的革命与创新。只要是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都是智能养老服务的必备要素。
2.智能化
智能养老服务采用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当下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借助于各种智能化设备,例如血糖血压监控器、自助式综合体检机、地面传感器、智能床垫、智能鞋等,实时监测老年人的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智能化地识别老年人的需求,智能化地提供老年人所需的服务。在智能养老服务的整个流程方面,无不体现着智能化的特征。
3.交互性
智能养老服务的主体涉及多个方面,既有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智能养老服务的需求方,又有以商家、社区、医院、社会组织等为主体的智能养老服务的供应方,还有以政府、养老机构等为主体的智能养老服务的管理方。在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下,三方的交互是单向的、延时的,在现代智能养老服务模式下,三方均可通过智能养老服务的平台或系统进行智能化的联结,实现实时性的交互,使得各方的需求均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响应及满足,实现多方合作与共赢。
4.多样性
智能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是多样的,这既表现在服务老年群体类型方面,也表现在提供的服务类型方面。在服务老年群体类型方面,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兴趣爱好的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其所需的养老服务,体现出服务群体的多样性。在提供的服务类型方面,智能养老服务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照料与安全方面的服务,还能为老年人提供康健与精神方面的服务,体现出服务的多样性。
5.综合性
智能养老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养老服务的提供,还涉及围绕服务所形成的一系列支撑系统。例如,智能养老产品的研发与使用、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的开发与运营、智能养老服务的管理与评价等。因此,智能养老服务不仅仅是提供服务,还包括服务提供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系统。
6.有效性
智能养老服务是个性化的服务,也是即时性的高质量服务,因此是有效的。智能养老服务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掌握老年人的状况并提供精准服务。无论什么类型的老年人,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务,都能通过智能养老进行识别并提供,因此可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实现养老服务的私人定制,与传统养老模式中的“千篇一律”完全不同。此外,先进技术的使用,各主体之间的交互具有即时性,效率更高,服务人员的劳动压力与强度相应减小,养老服务的质量也有很大提升。
7.产业化
传统养老服务产业多局限于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比较单一。智能养老服务产业不仅立足于传统产业,而且围绕老年人的需求,向各个领域进行拓展。老年地产、老年旅游、老年金融、老年康健等项目层出不穷,智能养老产业链基本形成且正朝着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
8.一体化
智能养老服务能够有效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即时联通相关主体,实现养老服务的一体化。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中,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地交流与沟通,政府各部门之间也存在各自为政、信息壁垒等问题。智能养老服务通过数据收集、处理等技术,能够充分挖掘相关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实现资源的一体化。通过服务平台或系统,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老人等主体间的交互性增强,力量实现整合,服务的提供更加便捷,监督更加公开、透明,从而把各主体更好地联结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养老服务事业,实现相关主体的一体化。
9.绿色环保
智能养老服务通过为老年人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提供绿色环保的服务及产品,从而体现智能养老服务的绿色环保。一方面,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结合,打破了建筑的传统设计范式,为老年人提供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低成本、无污染、舒适的养老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先进的产品和服务,节能减排,提高效率,共创绿色环保智能养老。
10.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智能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技术的运用,人在智能养老服务中处于中枢地位,既能够在服务的提供中以老年人为本,把老年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又能够在服务管理中提供人性化的设施与设备,实施科学、人性化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最大化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能把老年人当作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充分实现老年人的价值,体现对老年人的尊重。因此,智慧养老服务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二)智能养老服务的本质
智能养老服务的本质是对传统养老服务的变革,就是以老年人为中心,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方便、灵活、低成本的养老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养老服务需求,使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具体而言,智能养老服务实现了养老服务从“C2C”(个人对个人)到“B2C”(机构对个人)再到“G2C”(团体对个人)的转变。[25]
“C2C”(Consumer To Consumer)服务主要表现为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点对点”类型。即老年人在家里养老,聘请专门的保姆或者护工为其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该服务的优点主要在于能够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缺点在于成本高,对保姆或者护工的要求高,护理难度大,双方往往存在相处困难的问题。该种服务模式常常仅适合于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退休老人选用。
“B2G”(Business To Group)服务主要表现为机构养老服务,属于“机构对个人”类型。即老年人付费后集中居住到养老机构,由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该服务的优点主要在于减轻了老年人子女的负担,规模经营降低了一定的成本,缺点在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类型单一,难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且服务半径有限,难以满足不同区域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该种服务模式属于社会化养老方式,比起“C2C”服务模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样局限于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且对服务质量要求不高的老年人选用。
“G2C”(Group To Consumer)服务主要表现为智能养老服务,属于“团体对个人”的类型。即通过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各方面的资源集合起来,准确把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便捷、低成本的服务。该服务模式集合了“C2C”与“B2G”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有效解决了养老服务资源不足、养老服务效率低下及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是未来养老服务的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