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能养老发展经验借鉴

三、国外智能养老发展经验借鉴

在参考西方高收入国家的智能养老模式时,应当意识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技术积累方面与西方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且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有着庞大的养老需求。因此,我国较低的养老服务水平与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间的矛盾凸显,这与养老服务水平高、老年人口总数较少的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从这样的现实条件出发,应当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的养老经验。通过上述对西方高收入国家智能化养老服务模式的介绍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

(一)完善智能养老相关体制机制

来自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是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西方高收入国家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普遍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获得了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支持,德国的“高科技战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国为推动养老服务业的智能化发展,应当从国家层面出发,进一步推动智能养老产业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目前尚未针对智能养老服务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由此导致智能养老市场的发展无法可依,市场发展存在无序竞争的风险。应通过法律途径对智能养老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产品研发、产品检测、服务规范等做出一系列明确而清晰的规定,形成系统的针对智能养老产业的法律文件,让智能养老行业在法律框架内有序发展。

(2)形成行业标准。当前我国的智能养老产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这样一方面导致各个智能养老设备生产企业难以形成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导致企业的重复投入、无效投入并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导致智能养老服务行业从业者盲从国外的制造与检测标准,制造出的产品难以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在国内形成智能养老行业的通行标准,进一步实现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化,从而降低产品研发和生产成本。

(3)提供政策扶持。智能养老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具有“起步晚,底子薄”的特征,需要各级政府对其提供政策扶持。一方面政府要为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倾斜和项目扶持,推动整个产业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对从事智能养老领域研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给予税收减免、表彰奖励并给予必要的保护。同时还要积极推动有实力的智能养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鼓励相关企业“走出去”,打入国际市场并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4)建立监管制度。智能养老作为新兴产业面临市场监管弱、从业主体间无序竞争的风险,为应对此类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智能养老行业的监管体系,一方面维护智能养老设备与服务市场的运行秩序,实现智能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合法经营的中小科技企业的专利技术等正当权益,维护广大老年群体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对破坏市场秩序、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以次充好的从业者依法进行处罚,特别是严厉打击通过恶意投资套取政府补贴、生产销售山寨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二)进一步提升智能养老技术水平

我国的智能养老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智能产品与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于在该领域发展较早的国家,因而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推动该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我国智能养老技术发展的步伐,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从多方面提升智能养老技术水平。

(1)扶持相关企业、养老机构与研发机构。自主研发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要提高我国在智能养老领域的技术水平,需要该领域的多种主体发挥积极作用。首先需要对位于智能养老设备生产一线的技术企业进行政策和资金扶持,提高新型智能设备的研发能力,扩大智能养老产品和设备的产能;其次需要对养老机构进行补贴,鼓励其引入和应用智能化设备,以及对传统的养老服务流程进行智能化改进;最后需要对高校、科研院所等智能养老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发机构进行项目扶持和鼓励,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

(2)加强技术引入和国际交流。鼓励智能养老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开展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通过企业并购、成立合资企业等方式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成立海外分公司、海外总部的方式引入国外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对已经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反向开发与本土化改进,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

(3)培养该领域技术人才。人才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实现我国智能养老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智能养老领域的本土人才。首先,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智能养老和互联网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其次,鼓励在该领域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出国培养、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项目,将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理念带回国内;最后,鼓励养老服务领域的从业者接受技术培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接纳智能养老理念,习得智能设备和产品的操作、维修技能。

(三)促进智能养老技术的市场转化

智能养老服务设备要进入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的居所,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不仅需要通过研发和生产形成产品,还要通过市场和销售渠道将设备“输送”到养老机构内或老年人的床边,因此需要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化并重。智能养老产品和设备的出现不仅需要技术的成熟,更需要将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转化为有实用价值,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因而要重视智能技术的产品转化,将智能技术从实验室带到消费者的手中,在有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形成有实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产品。

(2)产品研发与销售并重。好的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不仅要在技术上“叫好”,更要在市场上“叫座”,我国智能养老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人才,也需要懂市场、懂需求的销售人才,要重视智能养老设备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的建立,扩大有实用价值的智能养老设备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竞争力。

(3)技术创新与市场接受度并重。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智能化养老设备提高“产品力”的重要条件,企业通过在智能养老设备中采用先进技术来提升产品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然而,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智能养老市场也远未成熟,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养老机构都不愿意为技术先进但售价过于昂贵的智能设备买单。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吸取日本的教训,在研发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养老产品时关注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他们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让智能养老产品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为老年人和养老机构提供兼具“技术力”和市场吸引力的“爆款”产品。

(四)提高智能设备人性化、适老化程度

以日本为代表的智能养老服务供应商在智能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视用户体验,因而日本的智能产品也以人性化著称。我国的相关企业应借鉴这一方面的经验,在智能养老设备和助老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展现人文关怀,提高智能养老设备的人性化、适老化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提升老年人使用设备的舒适度。智能养老产品,包括智能化助老设备、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学要求,产品应与老年人的身体特征、活动能力相匹配,产品发出的声音和展现的声光效果应当是温和宜人而非粗暴刺耳的,产品联结和活动部分的阻尼应调节适当,让老年人能够较为省力地使用,由此提高老年人的使用体验,提升老年人使用此类设备的舒适性。

(2)提升老年人使用设备与软件的易用性。除了智能养老产品使用的舒适性之外,产品的易用性也是合格的助老产品的重要标准。老年人因为自然的生理心理结构,导致认知能力与反应能力弱于年轻人,因而在智能设备与软件的设计中要顺应老年人的这一特点,例如交互界面的设计应简单明了,显示屏幕上的字体应足够大且足够清晰,语音提示也应清晰悦耳,APP弹出的提示应清晰自然,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来提升产品的适老性与易用性水平。

(3)注重为老年人独立生活提供助力。智能养老的发展与普及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从而在物质生活方面提高老年人自理能力与独自生活的能力。尽管在我国有许多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能得到家人、亲友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照顾,但仍有相当比例的独居老人或空巢老人无法获得外界照顾,因此在智能养老产品与服务设计中应重视智能技术在老年人独立生活方面的作用。在智能养老设备的设计中应将各种功能的实现尽量设计成“老人仅靠自己就能轻松使用”的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养老设备在服务老年人、节省人力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4)维护老年人尊严与隐私。日常生活的自主性与“独立感”能够在精神层面提高老年人的自尊,维护老年人的尊严。智能养老设备因其能部分地取代护理人员、减少护理人员等其他人员的介入,而具有保护老年人的隐私与尊严的功能。因此在智能养老设备和养老服务流程的设计中应体现为老年人隐私的保护和对老年人尊严的维护,例如在记录有老年人个人信息的设备中设置加密系统,在养老机构、智能家居的卧室、洗澡间、卫生间的设计方面应重视视觉遮蔽等保护老年人隐私、维护老年人尊严的功能。

(五)以智能技术优化护理人员工作条件

智能养老设备不仅能够便利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还能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客观来看,在养老机构中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且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乃至安危都紧密相关,且当前国内外的养老行业普遍面临着护理人员难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不愿进养老院工作的问题,因而不应忽略护理人员工作条件的改善。应当在智能养老设备和软件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使用的便利性,不仅重视智能手表、智能拐杖等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助老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还应当重视护工助力装备等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的智能产品。一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智能化技术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让他们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体验;另一方面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让老人照护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职业,吸引更多中青年人进入这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