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特点与优劣

一、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特点与优劣

机构养老的智能化,其重要意义在于拓展了传统机构养老的优势,并弥补了该养老模式固有的不足,因而本节首先对传统的机构养老模式进行分析,考察该养老模式的特点、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传统机构养老的特点

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机构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模式主要体现为老年人离开原本生活的家庭,进入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以养老机构为度过晚年、接受养老服务的场所。与居家养老模式相对应地,传统的机构养老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养老机构为场域。养老机构顾名思义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专门机构,包括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等。以养老机构为养老服务实现场域,老年人统一在养老机构内享受晚年生活、接受养老服务,服务方式与流程受养老机构规章制度约束是机构养老的显著特征。

(2)由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与居家养老不同,在机构养老模式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群体不再是老人的配偶、子女或其他亲友,也不是老年人所在社区的社区管理者、志愿者或社工,而是养老机构聘请的养老护理员、医护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接受过系统培训,依照行业规范与所在机构的工作章程为老年人提供系统化的养老服务。

(3)以养老产业为依托。与居家养老相比,机构养老的行业特征更为突出。当前的机构养老模式是养老产业建立与发展的产物,其以养老产业为依托,通过整合养老产品与服务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从而为老年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进而完成社会目标或实现盈利。

(二)传统机构养老的优势

机构养老相对于居家养老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具有规范的规章制度与养老服务流程。绝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不论是非营利的福利机构还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民营养老院,相对于居家养老都更具专业性。这些机构一般都具有一套完整、规范的规章制度与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养老服务流程,以维持整个养老机构的有序运转,并有一定能力抵御各种可能出现的行业风险,最终使老年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秩序的生活,这些都是居家养老所不具备的。

(2)具有较高的服务效率。传统的机构养老模式具有较居家养老更高的服务效率,一方面,机构养老意味着在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场所的地理范围内集中供养老人,养老服务资源高度集中,这种养老资源的集约化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相对完善的制度安排与服务流程能够实现养老服务的规范化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并降低服务成本。可见,机构养老相对于居家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高效、及时的服务,具有比较突出的效率优势。

(3)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与居家养老相比,选择机构养老在客观上能够减轻年轻人照顾老年人的压力,缓解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此外,机构养老的集中供养模式使得老年人能够在养老机构中与同辈群体交流沟通。因为年龄相仿,老年人相互之间几乎不存在“代沟”,而是会有相似的成长经历以及共同的历史回忆,很容易让彼此找到共同话题并产生共鸣,形成相似的见解乃至成为知心朋友。在同龄人群体中,老年人也更容易找到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或者与好友一同发展新的兴趣爱好,这一切都有助于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此外,许多养老机构都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娱乐设施与设备,例如棋牌室、活动室,读书室甚至老年培训班,以满足老年人日常文化娱乐活动需要。与在家中养老相比,养老机构中更加完备的设施不仅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而且还帮助老年人愉悦身心,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传统机构养老的不足

机构养老相对于居家养老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养老资源日趋紧张。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宏观背景下,养老机构普遍呈现出养老服务资源紧张的趋势。许多养老院特别是公办养老院的床位高度紧张,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高品质养老机构稀缺的现实问题。养老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比较严重,位于中心城区的公办养老院往往床位紧张,而地理位置相对较偏的民办养老院的入住率则较低,呈现出“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并存的现象。[12]养老资源紧张的问题在规模较小、养老服务能力较弱的基层养老院表现得更为明显,基层养老院普遍存在服务条件有限、医疗资源缺乏、就医不方便、护理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因而此类养老院在床位配比较低的同时空床率却很高。

(2)专业人才缺乏与流失。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专业人才缺乏与流失问题在养老机构中普遍存在。从整个行业来看,在养老机构从事老年人护理与服务工作往往被视为“脏活”“累活”,难以吸引到年轻力壮的中青年群体进入这一行业。从养老机构本身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许多机构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能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提高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工作能力强、业务素养高的专业人才的流失,从而加剧了养老机构特别是基层、民营养老院的运营与生存困境。

(3)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成本高。在过去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养老院普遍被调查对象视为“有钱的老人才去得起的地方”,这一观念反映了在养老机构享受养老服务是一件“门槛”较高的事情,想要进入养老院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此外,养老资源紧张的整体环境在无形中进一步推高了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许多家庭普遍存在“资源向下流动”的现象,老年人倾向于将自己积累的财富拿出来供子女、孙辈读书、就业、结婚、买房,留给自己的养老钱相对较少,从另一个侧面增大了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