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智能陪护
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数将达到14.5亿人,届时全国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数约为1.33亿户。按“空巢家庭”比例为60%估计,“空巢家庭”户数约为0.8亿户。空巢家庭的老人对陪护、日常照料、医疗护理的需求增多,而对老人的陪伴、照料是一项艰巨的费时费力的任务,这就急需智能机器人来替代或弥补子女缺位时的部分照料工作。
目前,机器人在家政服务方面应用较多,比如清洁机器人,可是在老年人陪护市场还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虽然出现了具备一定功能的陪伴机器人,但在快速感应老人情绪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的能力较差,环境适应性、独立自主性不够,学习能力和容错能力缺乏,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共同作用。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多功能化、技术高度集成的养老服务机器人,有望替代现有的一些具有定位、一键呼救、语音通话、健康监测、运动检测功能的简单产品,而成为智能养老设备行业中的发展重点和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产品。作为全球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养老机器人市场。
为了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2016年,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见附件3),其中,2020年的具体规划目标之一为:“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确定的十大标志性产品之一是“智能护理机器人”,其特性为“面向老人照护需求,具有智能感知识别、自主移动等能力,与用户进行交流,辅助老人进行家务劳动,提供多样性的护理服务”。可以预见,机器人将在智能陪护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链接:
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养老服务机器人——家乐,在第九届军博会上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家乐外表可爱,能听懂并执行主人的召唤,还具有陪伴聊天、提醒吃药、移动跟踪、资料汇总记录、子女一键接通预设呼叫、人脸识别等功能。比如:老人半夜要上厕所,只要说一声“我要上厕所”,家乐就会主动把灯打开,避免老人在黑夜中摸索受伤;家乐根据汇总的健康数据记录,如果觉得老人有异常,就会第一时间用微信通知子女,并直播老人当前状态。实践证明家乐能为老年人带来贴心陪伴、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替子女排忧解难、让老人提升晚年生活质量,是解决空巢老人陪伴和健康安全问题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