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结

小 结

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我国城市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均不理想,无论是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还是机构养老服务,都存在不足之处,难以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智能终端设备、移动定位及传感器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养老服务”成为可能。

智能养老服务的概念是从“智能居家养老”发展转化而来的,其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概念一脉相承,可以说,智能养老服务就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具体体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智能养老服务可以适用于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不同的场域,从而发展出智能居家养老、智能社区养老及智能机构养老的概念,三者均是智能化与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是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变革与转型。智能养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将逐步丰富和深化,然而均体现技术性、智能化、交互性、多样性、综合性、有效性、产业化、一体化、绿色环保及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老年人提供人人都能享用、人人都满意的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本质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注释】

[1]郑世宝.物联网与智慧养老[J].电视技术,2014,38(22):24.

[2]张映芹,张瑞芳.农村智能养老模式探索[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9):46.

[3]孙艳玲,付际强.成都市智慧养老现状及发展建议[J].四川劳动保障,2016(S1):138-140.

[4]许万增,王行刚,等.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1-73.

[5]冯芷艳.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3(1):1.

[6]李国杰.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648.

[7]陈康,郑伟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5):1338.

[8]罗晓慧.浅谈云计算的发展[J].电子世界,2019(8):104.

[9]陈全,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9):2562.

[10]黄勇.智慧养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2.

[11]左美云.智慧养老:内涵与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

[12]杜忠潮,张永民.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28-32.

[13]朱勇.智能养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2.

[14]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2014(10):48-50.

[15]郑世宝.物联网与智慧养老[J].电视技术,2014,38(22):24-27.

[16]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1):64-69.

[17]向运华,姚虹.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智慧养老的地方实践与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9(6):110-114.

[18]吴玉霞,沃宁璐.我国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解析:以长三角城市为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6,28(3):59-63+76.

[19]朱庆华,白玫.智慧养老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6(9):63-65.

[20]沈嘉璐.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研究[J].学术评论,2015(3):126-133.

[21]张玉琼.构建失能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社会网络为视角[J].老龄科学研究,2015,3(6):48-57.

[22]齐建勇.智慧养老模式探索[J].中国公共安全,2015(22):68-70.

[23]黄勇.智慧养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27.

[24]申悦,柴彦威,马修军.人本导向的智慧社区的概念、模式与架构[J].现代城市研究,2014(10):13-24.

[25]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1):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