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智能化的优势

三、机构养老智能化的优势

智能化对于机构养老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助益,机构养老的智能化不论与传统的机构养老模式还是社区居家养老相比,都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养老机构运作效率

将智能化技术融入机构养老服务体系中,能够进一步发挥机构养老的效率优势,显著提高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1)提高养老机构的管理效率。通过机构养老的智能化将智能化技术运用于养老机构的管理与运营中,有助于实现养老机构管理与养老服务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实现养老服务产业的管理创新。

(2)以智能化技术代替人力。智能化机构养老在微观的操作层面体现为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作为人力的有力补充乃至部分地代替人工服务,在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下,养老机构能够在不扩充甚至缩减人力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养老服务效率。

(3)以智能化设备提高服务效率。养老机构的智能化建设通过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化工具的利用,以及对养老院房间的智能化建设或改造,将指纹识别、眼球(虹膜)识别、面部识别、手势操作、体感操控等尖端技术融入日常养老服务流程中,从而实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意味着能够更为快速、及时、便捷地获取所需的资源与服务。

(二)降低养老机构运营成本

机构养老的智能化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养老机构的运营与服务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首先,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养老机构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机构内老年人全天候、自动化的有效监控与服务,从而以智能设备代替人的脑力和体力,极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在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的宏观背景下,智能化养老的实现在人力层面上有效降低了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其次,在运营成本方面,智能化机构养老让集团化、连锁化的机构养老经营模式能够实现,从而以统一、集中的经营机制降低前置投入的边际成本,摊薄养老机构的经营成本,最大程度发挥规模效应,最终在整体上降低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最后,在风险事故防控方面,机构养老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能够做到在需要精密操作的部分以智能系统代替人力,提高养老服务流程及各项服务实施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减少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效控制机构运营中的风险,在风险防控方面降低养老机构管理成本。

(三)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从机构养老的智能化发展中获益的不仅是养老机构,更是生活在各种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的智能化建设通过智能终端、监护平台、大数据云平台等智能化系统建立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围栏等综合信息库,可以对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多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对上述信息及时更新,进而改善过去的养老机构所实行的“一刀切”式的服务方式,为老人提供定制性、个性化的服务,最终实现老年人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高。

(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在养老机构中生活的老年人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需求和日常生活照料,他们还有情感慰藉与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这些主观层面的需求显然无法通过传统养老模式粗糙的“一刀切”式的服务方式来实现,而需要更为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在其精神生活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智能化机构养老以其在信息搜集传输、对需求的智能化识别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网络终端与智能设备的运用让老年人能够通过互联网便捷地获取其需要的或是感兴趣的信息,也能更便捷地为老人提供文化娱乐资源,从而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从老年人的日常浏览中更为精确地捕捉到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要,并有针对性地推送老人感兴趣的内容,提供个性化的文化娱乐服务。可见,智能化机构养老服务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天然具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