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分级护理的现状与困境
在养老服务中,护理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为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中表现得尤为重要。由于身体机能与心理状况的老化程度不同,老年人希望智能平台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因此,构建智能养老服务平台,首先要详细了解不同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在护理服务中,分级护理至关重要,分级护理有利于机构和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细致舒心的护理服务。如果没有分级护理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和个人无法做到有备而来,难以开展针对性强的个性服务,养老护理服务难免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
(一)老年人分级护理的现状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接近2.5亿,其中失能老人的人数超过4000万,老年人照料需求巨大,分类护理服务更是势在必行。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特别是失能老人群体,国家正在积极推动老年护理服务分级化,以精准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需求。2019年8月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指出,国家卫健委已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有关工作的通知》,计划对老年人开展分级需求评估,提供精细化的养老护理服务。
(二)老年人分级护理的困境
虽然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老年人分类服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在短时间内惠及较大范围内的老年群体,针对老年人的专属评估和分级服务依旧非常缺乏。
1.分级护理限于医疗机构,范围太窄
目前,在医院范围内,医生会对老年人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一个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一般按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四种不同级别的护理提供服务。在医院范围外,暂时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综合评估和分级护理服务。这种仅限于医疗机构的分级护理服务范围太窄,绝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内,这些分级护理空白急需填补。此外,医院内的评估和分级服务主要围绕诊疗展开,为诊疗服务。对老年人来说,开展量血压、测脉搏等医疗服务固然重要,但喂饭、换衣、洗澡、陪聊等生活照料同样重要,但这些生活照料往往没有纳入分级护理之内。
2.分级护理缺乏专属性,范围太广
即使在医院内开展的分级护理评估与服务,也并非只专门针对老年群体,而是针对各年龄段病人。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不管是在身体机能上,还是心理承受能力上,都与其他年龄段群体不同。老年人的情况更为复杂、差异性更大,存在身体活动不便、记忆力减退、失能或半失能、失智或半失智等多种情况。因此,如果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分级评估与护理服务,就会导致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甚至发生服务与需求错位的现象。
链接:国外养老护理评估经验
对老年人进行养老护理评估并进行分级护理是提供精准养老服务的基础,然而我国养老护理评估体系才起步不久,还不够完善。国外养老评估护理起步较早,在评估机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工具、分级护理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可供我国参考学习的经验。
美国起步时间非常早,早在1987年便开始在养老机构中采用interRAI照顾评估系统对入住的老年人进行安全和健康需求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interRAI照顾评估系统是一种聚焦式筛分工具,能够对老年人的机体功能、健康、社会支持以及服务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环节进行评估。其核心内容为最小限数集(MDS),MDS是一个全面评估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工具,评估范围涵盖了认知功能、行为及情绪状态、营养与进食、生活质量、排泄、临床处理、感染控制、照顾精神状态等诸多方面,不仅能准确发现护理中的问题,也能准确预估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1]
英国主要采用“Easy Care”来评估老年人的健康与各方面能力状况。“Easy Care”评估的内容涵盖生理、精神、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包括三大部分,49个核心问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行为、心理情绪、沟通、活动、营养、大小便、用药情况、其他特殊问题等方面。“Easy Care”由一系列评估量表构成,在已有老年健康综合评估(CGA)量表基础上发展出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HRQ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Older American Resource and Services(OARS)量表等,其评估测量结果可作为英国国家医疗保险支付费用的重要参考依据。[2]
德国老年人的护理评定主要由健康保险医事服务处(MDK)承担,MDK主要从“移动、认知与联系能力、行为与心理问题、自我照顾能力、疾病与治疗情况下所需要的照护、日常生活安排与社会接触”六个维度来评估老年人各方面的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把护理分为“微小、显著、严重、最严重、特别需要”五种不同的需求等级。各护理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护理时间与收费标准,但基础照护、精神心理照护、运动与康复等基本照护内容是每一个级别都必须涵盖的内容。[3]
日本对老年人的护理评估称之为介护分级认定,主要依据全国统一的“要介护认定调查表”进行分级评定,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基础评估和特别项目评估三个方面。“要介护认定调查表”由67个反映身心障碍程度的项目和12个与医疗有关的项目组成,测量评估结果是确定老年人照护分级的重要依据,不单纯以身体指标作为等级划分的依据,而是综合参考护理时间和强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