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将助力智能养老服务
沿袭多年的“护理员+老年人”体力劳动型养老服务模式因其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低而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急需通过创新,构建“信息+智能平台+老年人”的服务模式,以缓解人力资源短缺、设施设备不足的困难,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便捷化需求。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这标志着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其“总体思路”中明文规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其重点任务之一是“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要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发展适用于智能健康养老终端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大容量、微型化供能技术,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和轻量操作系统”。无论是“总体思路”的实现,还是“重点任务”的完成,都是以科技创新为前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GPS定位等信息技术会越来越先进,有了这些技术,可以通过跨终端的数据互联,连通民政、医院、消防等部门,关联老人、家属、社区、养老机构、服务供应商等多种角色,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管理闭环,实现老人与子女、医护人员、服务机构、社区之间的信息交互,老人的健康、安全及日常生活都得以有效监控,求助呼叫、走失定位、跌倒告警、远程监护、健康监测、视频通话、居家安防等服务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和普及。随着这些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养老服务将与老年旅游、老年金融、老年地产等产业融合,会促进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生活服务、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发展,还会使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将不是梦想。
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来临,5G网络因为超高连接速率、超大容量、超高密度和超低时延等特性,让老人与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更方便、更通畅、更快速,再借助智能设备给老人提供睡眠监测、亲情关怀、一键呼叫、健康管理等服务,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及时性、广泛性将大幅提升。5G技术应用后,独居老人可以通过“可视化终端”的呼叫和视频通话功能与家属、服务平台远程联系,服务人员可利用高端的便携式的医疗设备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服务过程中自动生成可视化健康档案和数据报表,并及时反馈给服务平台。可以预见,5G时代智能养老服务将迎来全新的变革,5G网络与智能养老完美融合,通过科技赋能养老,老人们将得到更好的照护,养老服务会变得更智能、更贴心。